趙冰
高校社團是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共同相聚組成的團體,是高校學生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對大學生的興趣培養、專業積累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在闡述藝術類專業社團功能的基礎上,分析高校藝術類專業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通過校企合作開拓藝術類專業社團發展的路徑。
高校專業社團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校園文化的開展、第二課堂的建設以及校園的學風建設。尤其是藝術類專業社團的發展,對課堂講授的知識形成了必要的補充,增加了學生實踐體驗的過程,讓學生更加能做到知行合一,將課堂所學應用于實踐。
1 藝術類專業社團的功能
1.1 增強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
專業技能是大學生在校期間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也是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所必須的能力。藝術類專業社團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指導教師的幫助,補充課堂內容,擴展專業知識的學習范圍,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多一些實踐鍛煉的機會。例如,話劇社通過定期的培訓和活動,不僅可以讓表演專業的學生在排練戲劇和上臺表演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演技,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劇本創作、導演、舞美、燈光、音效等幕后的創作過程綜合素質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素養、身體與心理素質和職業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素質的總和。高校藝術類專業社團通過指導教師的悉心培養以及優秀成員的榜樣示范作用,提高了社團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在開展專業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了社團成員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
1.2 對接企業崗位,提高就業質量
對高校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其目的都是為了給社會輸送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高校藝術類專業社團正是抓住了高校文化發展的機遇,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對接企業崗位的平臺。藝術類專業社團通過和企業對接,將企業引入到課堂,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企業需要,為企業量身定制人才,同時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企業進行參觀、實訓,了解企業文化和崗位職能。比如,將芳霖設計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引入專業社團做指導教師,給社團成員定期培訓和授課,同時帶領社團成員進行項目的實地考察,參與項目的實際設計過程,此外社團成員還能有機會到企業進行參觀和實習,親身感受到企業文化和氛圍,為自己今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1.3 促進第二課堂建設,豐富大賽經歷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發揮好藝術類專業社團的作用,可以促進高校第二社團的建設。專業社團開展的專業類比賽或者活動也屬于第二課堂建設的一部分。比如藝術類專業社團開展的手繪大賽、書法大賽、空間構造大賽等,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促進學校的第二課堂建設。
此外,藝術類專業社團還能豐富學生的大賽經歷。指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賽帶練,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比賽,比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這些比賽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聞,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水平。
1.4 發揮示范作用,促進學風建設
藝術類專業社團的成員通常是在專業學習上比較積極上進,學習上認真刻苦,通過社團成員的成長和進步,能夠對其他學生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專業社團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藝術類專業社團的學習氛圍相對輕松,學生可以在社團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專業興趣,培養認真的學習態度,養成踏實學習的良好習慣,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形成良好的學風。
2 藝術類專業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幾年,藝術類專業社團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高校和院系的重視,合作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但不可否認的是,藝術類專業社團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
2.1 專業指導有限,職業生涯規劃較差
指導教師是社團的基本配置,然而,很多專業社團的指導教師都是學校指定的,這些老師在沒有課時費和額外補助的情況下,部分指導教師因為工作繁忙,對社團成員的幫助較少。多數指導教師很難有固定的時間給社團成員進行輔導,輔導時間不固定、輔導頻次過少,都是藝術類專業社團存在的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是幫助大學生從“學生”過渡到“職場人”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應該在大學期間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認識自己所處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正確地進行擇業、就業和創業。然而,目前藝術類專業社團的功能還比較局限,不能擴展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上,極少將企業引進,以行業為背景開展具有職業導向的活動。
2.2 資源配置匱乏,社團物質基礎薄弱
目前,多數專業社團都是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的,學校很少為藝術類專業社團提供專用的活動場地,成員開展活動,只能臨時找老師審批場地,此外,專業類社團的學習設備也不能得到保證,很少有院系為專業社團配備固定使用的電腦、網絡或書寫以及繪制用的工具。
2.3 活動質量良莠不齊,社團文化建設不足
由于部分專業社團的指導教師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并且很多社團由于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導致了活動舉辦次數少、活動效果差、活動形式單一。
個別藝術類專業社團成立的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衍生不出精品活動,因此缺乏社團文化建設。一些藝術類專業社團雖然開展了活動,但是活動質量不高,導致流失了很多社團成員,這對社團未來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3 基于校企合作的藝術類專業社團發展路徑
3.1 引進企業人才,拓寬社團發展途徑
指導教師是專業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企合作,將企業中有經驗、有能力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聘請到社團作為社團的指導教師或導師團成員,實行“雙導師制”。以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的社團為例,“視覺傳達圖案設計聯盟”的指導教師聘請的是鯨藝教育的創始人——遲同斌,是國內著名平面設計師、設計講師,在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遲同斌老師通過給學生培訓,教授社團學生AI設計等知識,結合“尖荷行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認真研習專業技能。企業導師能有效地指出學生設計過程中的問題所在,通過講授也讓學生感受到了企業的職業環境和氛圍。
3.2 利用企業資源,完善社團資源配置
將企業引入高校,同時能借助企業的聲望、資金、設備和人才,加強社團的資源配置。
校企合作后,企業和學??梢怨餐囵B人才,一方面是學校本身就是重要的育人場所,另一方面可以為企業定制人才。因此,企業可以為社團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建立專項獎學金制度,或贊助社團活動,使專業社團的活動質量更高、效果更好。
例如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喔厲無人機社團”,是由一群無人機愛好者組成的社團,該社團由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資助,在學院有固定的活動室,大疆企業也派了2名企業人員入駐學校,為學生講課,更出資安裝了20余臺電腦、4個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在活動室供學生使用。無人機社團近兩年開展了“無人機科普知識進課堂”“最美校園——無人機航拍”等活動,參加了2018年遼寧省科技活動周,并未學院拍攝了宣傳片。
3.3 加大校企互動,提升社團專業水平
企業可以通過入駐學校專業社團提升自身知名度,更可以通過企業導師培養適合自己企業的人才,挖掘有潛力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或畢業后進入企業工作。另一方面,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吸收了專家和技術人才對社團成員進行培訓,還能借助企業提供的資金和設備,完善社團的資源配置。以藝術與傳媒學院的JKT樂隊為例,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邀請該樂隊為設計師協會的年度盛會進行主持和表演,豐富了企業的文化生活,同時也讓社團走進企業,加深合作。
綜上所述,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并在合作中開展專業類的活動,可以提升高校專業類社團的活動水平以及社團成員的專業技能,對社團發展的可持續性有極大地推動。
(作者單位:沈陽市第四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