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滿意
摘 要: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發展的產物,盡管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危害,但不能就此否認互聯網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在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中,互聯網同樣具有雙面性,對此,文章從轉變意識形態教育模式、強化意識形態正面引導、多種措施并舉、完善體系機制四個方面對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主流意識形態是社會大眾普遍認同的意識形態,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重要內容,其涵蓋的內容較為廣泛。在高校教育工作中,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技術在推動高校教育發展的同時,也給高校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困擾,突出表現在互聯網中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各種觀點交織其中,紛繁復雜,容易對大學生造成誤導,給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造成阻礙,比如充斥在網絡中的享樂主義對大學生的侵蝕。有鑒于此,如何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去除互聯網的不利影響是當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因此本文對此展開了研究。
一、創新教育思路,轉變意識形態教育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對其意識形態影響的元素也隨之增多,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此種背景下已然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需求,因此創新教育思路,轉變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模式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要求。在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過程中,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轉變思路,運用新理念、新方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教育和教學觀念上,要避免以往的為教學而教學,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應當適當延伸,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鞏固課堂教學成效;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實施上,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構建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具有現代特色的教育模式,以順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發展趨勢。對此,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課堂教學提升主流意識教育成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多種平臺向學生講授與主流意識形態相關的知識,可以借助時事、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與主流意識形態培養內容聯系在一起,以此加深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感知與理解,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其次,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課堂開展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實踐教育。進行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的提升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并在社會實踐中良好體現,由于互聯網中的內容參差不齊,在教師引導下借助互聯網中的各種內容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培養提供實踐的機會,以從實踐中獲取知識,促進大學生認知能力提升。
二、立足學生本位,強化意識形態正面引導
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完成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建設[1],而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傳播內容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的難度,因此面對新形勢,需要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從學生出發,強化正面引導。
首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通過課程建設加強對大學生的啟發和引導。理論指導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是培養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根本保障,也是引導大學生形成主流意識的關鍵,因此高校應該注重理論課程建設。在此基礎上,從大學生關注的焦點出發,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將理論內容與社會熱點、難點等問題結合起來,在提升解惑釋疑能力的同時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主義觀點,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其次,要從大學生思想根源出發,對其進行正面引導,以提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教育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把握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和思想特征、思想變化趨勢等內容,以此做到以大學生為本位開展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的教育工作[2]。要分析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并分析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做到有的放矢,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對應的方法和措施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實現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正確引導和有效引導。
三、多種措施并舉,全面占領思想教育高地
高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陣地,也是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形成的重要場所,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地位受到動搖,在此背景下,要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網絡現有的特性,迅速而有力的進行積極引導,塑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形成互聯網+思維,從而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多種措施進一步鞏固高校思想教育主陣地。
首先,要繼續發揮高校廣播、??蟮葌鹘y媒介的優勢,強化傳統媒介的主流意識形態宣傳功能,進一步鞏固高校思想教育的地位。在新時代,傳統媒介要主動關注網絡焦點問題,主動關注大學生群體關注的網絡事件,用生動活潑、大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闡釋思想精髓。
其次,要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平臺,壓縮網絡環境中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沖擊。高校要充分重視網絡的作用,強化高校網絡教育,建立有較高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校園網站,進一步提升校園輿論引導能力??梢岳煤矛F有的校園網站,通過校園網站宣傳有益于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的人和事,也可以打造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的網絡課堂;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新媒體,進一步強化高校網絡思想建設的地位;要重視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在高校思想建設中的作用,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搜集、整理與主流意識形態相關的熱點問題。在此基礎上,利用主流意識形態層面的理論知識對相應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3],制作成圖文并茂的新媒體宣傳內容,并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中面向大學生群體進行傳播,以此使抽象的主流意識形態形象化,鞏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培養成效。
在運用網站和新媒體的同時,要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深度融合,傳統媒體可以從新媒體中搜索素材,并借鑒新媒體語言生動活潑的特點,而新媒體也可借鑒傳統媒體的優勢,以此讓不同渠道的信息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達到更好地傳播效果,增強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成效。
四、完善體系機制,鞏固主流意識培養成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被顛覆,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也面臨越來越多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因此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并不能脫離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也并不是通過簡單的幾堂課程便能實現的,需要根據現代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完善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體系和機制,如此才能滿足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需要[4]。
首先,要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滲透到高校的教學體系、學科體系、管理體系之中,使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成為高校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并與各類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構建各學科協同的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新格局。
其次,要建立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評價體系。要根據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以學生為本位確立主流意識教育評價體系整體規劃,逐步形成適應時代發展、滿足大學生成長需要的評價標準。對于主流意識教育評價,要避免傳統的僅靠書面成績進行評價的模式,要注重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以此助力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鞏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成效[5]。
總 結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既給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一定挑戰,但同時也創造了機遇,在高校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要通過各種措施弱化互聯網帶來的挑戰,準確把握互聯網帶來的機遇,通過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在互聯網+時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從傳統的教育與管理思路中走出來,積極轉變思路,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發展需求,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聶立清,王雨峰. 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傳播的實現[J]. 思想教育研究,2019(02):110-113.
[2] 馬福運,楊曉倩. “90后”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現狀研究——基于河南省10所高校的調查[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15-118.
[3] 孫芳芳. 論“三位一體”視角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4):120.
[4] 許陽,許春玲. 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153-154+165.
[5] 王國仙. 試論說理引導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8(08):60-61.
“本文系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互聯網+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