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注重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聽、說、讀、寫、譯的全面發(fā)展中,聽的重要性首當其沖,所以應該加強聽力訓練。教師應從學生認知能力、學習動機、學習內(nèi)容等因素出發(fā),在思想上重視聽力教學,心理上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行動上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方法上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動機;語法;詞匯;知識;訓練;能力;水平
一、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注重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聽、說、讀、寫、譯的全面發(fā)展中,聽的重要性首當其沖。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聽力理解是獲得語言信息和感受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口頭或日常交際的技能。但實際教學中,聽力訓練一直是教學中的弱點,學生對聽力訓練不感興趣,懼怕聽力測試。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是擺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測試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但要研究聽力教學,而且要研究聽力測試。
二、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初中英語的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主要有語言技能、知識、情感、策略和文化五個方面。其中,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它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以及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中聽力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語教學首先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
三、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許多教師不能夠正確理解聽力訓練和測試的關系。在進行聽力訓練時僅僅將聽力材料播放兩遍,做一些選擇題,再核對一下答案,便草草結(jié)束。
(2)教學方式單一。機械性反復操練無益于提高學生聽力能力,反而會造成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師生缺乏情感交流。也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焦慮情緒,挫傷了其學習積極性,更影響考試成績。
四、影響學生聽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1、學習動機。動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首先,學習動機使學習者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習,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其次,學習動機使學習者積極主動并持之以恒地尋求有關的信息。
2、聽力實踐較少。學以致用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如何讓學生自發(fā)的融入聽和說的交流是提高聽力實踐的關鍵,而現(xiàn)在很多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
3、語言知識。(1)對語音方面的特點、規(guī)律掌握不好。在英語連貫的發(fā)音過程中,往往由于弱讀、同化、連讀、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關系,會發(fā)生音變,使學生在聽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講話或錄音時感到困難,因而錯誤理解句意,如: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tomorrow? 誤聽為 Would you mind my come in tomorrow? (2)語法方面存在不足。由于語法知識欠缺,學生在聽力中測試中經(jīng)常出錯,抓不住關鍵詞,抓不住材料中心,不能分辨內(nèi)容的主次,因而錯誤理解句意。
4、理解能力。聽力理解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表層理解能力是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對語音的辯識能力,對時間、日期、價格、號碼的短時記憶能力及對簡單句子的理解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第二層次的理解是對所聽材料進行簡單的推理和歸納,如推理對話時間、地點、場合及講話人的身份、關系等,還要了解對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
5、背景知識。背景知識指聽力材料中人物場景、主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認識和對主題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為聽者提供判斷、推理、猜測等依據(jù)。在聽力過程中,要激活學生儲存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從而正確理解和記憶所聽的內(nèi)容??梢娤嚓P背景知識能影響聽力理解中的預測和推斷。如果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會給聽力理解造成障礙。
五、對聽力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聽、說、讀、寫并進,強化聽說領先地位。聽、說、讀、寫既是教學目的,又是教學的手段。作為教學手段,四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從認知角度講,聽是第一位的,是基礎,聽說領先是語言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張正東教授說過:“聽是學習外語的尖兵,如不先練聽,學說外語是難以設想的。聽對四種技能的訓練都有作用,而主要是訓練聽力?!痹诮虒W和訓練中,既要聽、說、讀、寫并進,又要聽力先行,培養(yǎng)學生聽取整個詞組、句子、語段即要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加大聽力訓練力度,提高學生英語水平。1.教師要堅持用英語授課,讓學生多聽英語,寓聽力教學于說、讀、寫之中。教材的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即是很好的聽力材料,同每個單元還設有專項聽力訓練,這都是訓練聽力的好素材。2.利用學生喜愛英文歌曲的現(xiàn)象,將英文歌曲用于聽力教學。在初二上聽力課時,筆者嘗試將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引入課堂,一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讓他們自然學習語言,提高聽力。還可通過歌曲內(nèi)容復習已學知識,為學習新的語言材料作鋪墊,可謂一舉多得。
(三)注重聽力材料的選擇?,F(xiàn)行初中英語教科書,語言地道、文筆優(yōu)美,內(nèi)容涉及到中外傳統(tǒng)文化和風俗習慣,世界范圍內(nèi)的各種知識、日常生活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視野。所以聽力材料的選材要與教科書內(nèi)容接軌。這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一種補充和延伸,減少聽力訓練中的盲目性,控制聽力理解難度,樹立學生的成功感。
(四)重視聽力技能訓練。1.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由于英語語音中存在弱讀、失去爆破、連讀等現(xiàn)象,學生在聽時會產(chǎn)生一些困難。如果學生要將轉(zhuǎn)瞬即逝的語流轉(zhuǎn)換成中文理解,將影響聽力的正常進行,更不利于聽力的提高。因此,老師要盡量地用英語解釋,輔以圖片、體態(tài)語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習慣,擺脫母語的干擾。2.培養(yǎng)捕捉信息的能力。通過訓練,幫助學生捕捉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邊聽邊記,并對所聽信息進行適當?shù)木幋a,培養(yǎng)學生聽信息的習慣。要抓住主要信息,舍棄一些次要信息,以免影響對整篇的主要情節(jié)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培養(yǎng)短時記憶力,正確分配注意力。
(五)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語法知識。讓學生廣泛閱讀各種題材文章,積累詞匯量,如《21世紀英文報·中學生版》,《學生雙語報》,《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就是很好的材料來源。
掌握語法知識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基礎。在平時聽力教學和其它教學中,讓學生多做聽寫的練習,由詞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積累大量的詞匯對學生有百利而無一害。
(六)優(yōu)化心理環(huán)境,減少情緒障礙。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在聽力語篇中遇到聽不懂的詞句不要著急,因為這是正?,F(xiàn)象。其次,根據(jù)語篇信息冗余度原理,沒有聽懂的這部分信息有可能在語篇的其它地方再次出現(xiàn),即使不出現(xiàn),也可通過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測;再次,根據(jù)語篇結(jié)構(gòu)潛勢,沒聽懂的部分,有可能并不影響整個語篇的理解,只起一些輔助作用。若能認識這幾點,聽者就會真正地樹立起心理優(yōu)勢。
六、結(jié)束語
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積極而平和的對待。同時它是一個整體系統(tǒng)的過程,涉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動機、學習內(nèi)容等諸多因素,教師只要在思想上重視聽力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在教法上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聽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皮亞杰:《生物學與知識》,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71年版。
[2]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張正東,陳治安,李力:《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