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文一
摘 要:金融危機給企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存在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本文主要從金融危機概論到對企業發展具體影響來探討這個問題。
關鍵詞:金融危機;企業經濟發展;影響
金融危機造成的后果非常可怕,且不能完全預防。在金融危機來臨時,企業經濟發展會受到沖擊,盡可能減少損失在危機中求機遇是企業需要達成的。
一、金融危機的概述
金融危機是指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對很多國家的經濟造成損害現象,具體的表現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等。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嚴重的金融危機會使經濟變得蕭條、公司大幅度裁員、消費低迷、生產過剩等,進而會影響到國家的政治經濟的穩定性,給國家政治經濟帶來不可估摸的損失[1]。在1929年,美國曾經爆發過嚴重的經濟危機,那時候幾乎只是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的受到波及,但到了1998年經濟危機、2008年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開始在短時間內可以影響到非常多的國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問題。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在不斷加深,將各個國家的市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各個國家之間直接間接的合作貿易往來,都加快了金融危機的擴散范圍,進而在本國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金融危機最開始爆發在金融行業,金融經濟不具備實際的生產力,主要是以證券發售、外匯交易、風險投資等資本轉換來獲得收益,金融經濟扮演著資金分配、貨幣流動的主要角色,通過資金在市場的流通來獲得利潤的增長。企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和金融經濟建立聯系,利用金融手段融資、投資是企業擴大規模增長利潤的有效方式,也能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完善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因此,金融經濟與企業經濟建立了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關系,兩者相互融合可以促進國家市場的發展和進步,但是一旦金融行業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也會迅速的波及的企業經濟,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加強風險的把控,積極尋求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是企業經濟必須做到的[2]。
二、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加深,金融經濟與企業經濟密不可分的關系,當發生了金融危機后會迅速波及到各個國家和各個行業,對企業經濟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產生的影響既有消極的影響也有積極的影響,簡單概括消極影響會讓企業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經濟蒙受損失;積極影響則有利于各行內重新洗牌,淘汰一些不正規、投機取巧的企業,也給了一些企業迎難而上的機會,在危機中求發展。所以金融危機對企業的經濟發展不能一言以蔽之,應該以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一)金融危機給企業經濟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
首先是金融市場的疲軟使企業的融資受到影響。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來自銀行,銀行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發生金融危機后,銀行迅速受到影響,表現出銀根緊縮的狀態,具體表現為企業貸款困難,不能進行融資。企業在銀行碰壁之后,又回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企業缺乏資金,會給產品的市場推廣、新產品的研發、企業的品牌宣傳帶來影響;進而企業為了減少開支、節約成本,員工的薪資福利會受到影響,也會大幅度裁員,保證公司的效益。而隨著金融危機的擴大和加深,銀行為求自保,會采取進一步的措施,提高企業融資的標準和成本,降低企業融資的金額,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企業融資變得更加困難,加重企業的經濟負擔,使經濟蒙受巨大的損失[3]。
其次,企業的外貿業務受到影響。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呈現疲軟的狀態,對于我國以出口為主的外貿企業影響非常大,人們的消費力降低了,接到的訂單變少,還會影響到出口的價格,本來我國因為勞動力相對便宜,出口商品價格就非常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價格甚至會降到更低以刺激消費,但企業的利潤肯定會大打折扣。而且由于金融危機爆發,很多國家都會采取應對措施,例如對進口貿易實施貿易保護,鼓勵消費本國商品,刺激生產,保證本國市場的復蘇和發展,降低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這些措施也會進一步加劇出口貿易型企業的經濟損失,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甚至很多挺不多危機而直接破產。另外,很多的加工貿易企業除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外,國內生產經營的成本也在不斷的上升,但生產技術又比不上發達國家,經濟結構還存在問題,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內部這種問題的影響,直接制約了企業經濟的發展。
再次,消費力降低影響企業的生產更新速度。金融危機的不斷擴大和加深,使得原材料上漲,尤其是一些依賴于進口的原材料,進而生產成本上漲,產品價格上漲;而消費者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薪資福利縮水甚至可能被裁員,再加上物價飛漲,消費者的購買力大大的降低了,并且人們開始控制消費欲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也開始降低對很對新產品的關注。消費者的一系列反應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新產品的研發速度,產品滯銷生產力下降嚴重阻礙了企業生存和未來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又與員工薪資福利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在金融危機爆發期間生產消費這個惡性循環,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遏制,只會讓經濟越來越蕭條。
再則,金融危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金融危機的沖擊,讓進口國家的經濟增長受到制約,貨幣危機、信貸危機頻發,信貸關系緊張導致出口企業的資金流通減少,進而擴大企業的資金需求,而這時候進口國再采取措施實行經濟管制,并注入資金幫助本國市場重建,勢必會導致出口企業資金鏈斷裂,進口國貨幣貶值,嚴重影響出口國的經濟效益。另外進口國經濟增長緩慢,導致合同毀約率上升,經濟風險擴大等等因素,這些都會增加企業尤其是外貿型企業的經營風險。
最后,金融危機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金融危機已經成為全球化的經濟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跟國際市場已經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系,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大,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的金融市場,其具體表現為貨幣貶值、產品成本增加、物價上漲。而國家干預經濟應對金融危機,實施宏觀調控手段必然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再加上很多原材料上漲,采購成本上漲,一些企業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無法應對一系列的成本上漲,企業只能不斷的鎖少生產規模,一些中小型企業甚至挺不過金融危機直接宣布倒閉。
(二)金融危機給企業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首先,國際市場的潛藏商機能夠提高競爭力,金融危機中也潛藏著發展的機遇,全球性額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歐美國際市場的運營商會面臨比較的資金壓力,很多會考慮通過壓縮成本來抵御金融危機,而我國的產品具有價格低、技術質量差距小的優勢,抓著這個優勢就非常有可能成為國際市場新興的運營商,推動企業未來的發展。
其次,行業之間的并購加劇。金融危機使得各行各業重新洗牌,一些平時只注重銷售、投機取巧、不建設企業內部管理和風險預警的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只會面臨淘汰的境遇,而強大的企業則會通過金融危機進行行業并購。
再次,行業內部重新洗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一些企業會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轉而向利用新興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發展,這樣的轉變有利于企業對于技術需求的增加,重新洗牌行業內的企業發展模式。
最后,國家干預經濟,出臺政策幫扶經濟發展。國家各種扶持政策,轉變經濟的疲軟狀態,刺激消費增加生產,這些舉措可以給一些中小企業帶來發展的機遇。
三、企業經濟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的舉措
(一)企業需要建立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
企業要建立能夠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不能自身先亂了陣腳。在金融危機面前,要意識到這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危機可以幫助企業轉型,促進技術的研發,整合產業鏈,創建產生,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往長遠看是有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的。
(二)加強資金的利用和管理。
企業會出現融資困難、資金鏈斷裂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之一。所以,企業要作為對應金融危機的準備,就必須要嚴防資金鏈斷裂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企業要嚴格把控現金流,對每個月的應收款和庫存都要進行核查,如果出現現金流負的情況,及時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其次,把資金的重點放在應收、庫存和固定資產采購上,企業也要調整銷售方面的策略,盡量不要負債銷售,最好現款現結。在庫存方面盡量做到不要壓庫存,加大庫存的處理速度,減輕庫存壓力。
(三)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內部管理水平
當金融危機來臨時,轉變企業的經營模式,減緩擴張的步調,轉變生產方式,加強技術研發,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是非常不錯的應對措施。企業要重視技術研發,所謂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提高整個企業技術水平也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一種方式。而且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外,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非常重要,采取先進的管理模式,不斷改進和創新增加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視角去看待,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金融危機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了嚴峻的考驗,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整個市場經濟會出現物價上漲、產品成本上漲、出口貿易受阻等等問題,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資金緊張、融資困難、產品滯銷等等情況,但同時企業也得到了重新構架管理的機會、增加國際競爭的機遇、轉型技術研發的機會等等。因此企業要建立信心應對金融危機,開拓創新發展生產。
參考文獻:
[1]陳嵐.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06):122.
[2]張婷婷,金環.金融危機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8(24):105.
[3]趙博.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