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員工在企業改革發展中是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群體,是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否能快速成長是企業健康穩步發展的關鍵。要想青年員工能快速成長,則必須加強對青年員工的培訓。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公司在青年員工培訓上的創新做法,重點抓好青年員工入職六年內的培訓工作,實施青年員工培訓“一個六年計劃”和“三步走”戰略,將青年員工不同時期的培訓計劃、內容、方式和員工成長各階段有機結合,為同類企業的青年員工培訓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青年員工;培訓體系;構建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建設步伐的逐漸加快,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涌現,加之近年來新招聘的員工均是重點大學的學生,他們學歷層次高,有朝氣、思維活躍且具有創新力,但對于企業來說,他們還需要進一步培訓才能滿足崗位要求,這給企業各項工作增加了新的難題,也提出了全新的課題。因此,為了適應公司發展、跟上企業改革節奏、滿足實際崗位工作需求、提升青年員工技能水平、儲備公司人才隊伍、鋪就員工晉升通道,構建行之有效的青年員工培訓體系不僅勢在必行,而且非常必要。
一、青年員工培訓現狀及需求分析
通過對公司青年員工面對面的實地調研及問卷調查,對于公司的培訓現狀普遍反映以下幾個問題:(1)入職后,雖然給青年員工指定了師傅,但師傅業務水平、教學態度參差不齊,業務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學,培訓流于形式。(2)入職2-3年后,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業務交流受限于班組內部,沒有更大的交流平臺。(3)4年后,業務技能、協調能力等各方面已經有了長足提高,但沒有施展才華的空間。
二、青年員工培訓體系的構建和實施
多年來,公司一直高度重視青年員工培訓工作。為切實做好青年員工培訓工作,公司在不斷總結、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了以需求為導向,扎實開展青年員工培訓“一個六年計劃”和“三步走”戰略,分階段培訓,分階段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1、“抱著走階段”(入職前2年)-青年員工適應期。入職前兩年對青年員工成長尤其重要,如何開好頭、起好步,對于員工和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這一情況,為充分發揮技術、技能骨干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員工的技術、技能培養,有效促進青年員工迅速適應崗位需要,公司團委聯合人力資源部開展了“導師帶徒”常態工作,為青工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公司要求所屬各單位及時建立由首席專家、勞動模范、高級技師等技術骨干組成的“導師備選庫”,保證專業、工種、班組、崗位的全面覆蓋,增強了導師的可選性、針對性和專業性;要求各單位依據“師徒同班、同崗工作、雙向選擇、自由結合”的原則,在新錄用人員定崗后30日內為其選配師父,簽訂導師帶徒協議書,并由公司團委和人力資源部進行審核確認,保證了師徒結對的高質量。
在導師帶徒協議書中,明確規定了師徒的義務和責任。要求師傅根據崗位要求,結合徒弟的學歷層次、專業、技能水平等情況,量體裁衣、科學合理地制定為期2年的內容全面、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培養目標和培訓計劃,使2年的培訓內容有的放矢。
師徒所在基層班組和部門單位堅持每月對徒弟進行一次技能水平考試,公司團委每季度會同人力資源部采取現場資料查證和對徒弟現場考試的方式,對師徒培訓計劃落實情況以及培訓效果進行考核評價;并將考評結果和師父“帶徒津貼”及帶徒資格掛鉤,對于一個季度考核不合格的停發師父三個月“帶徒津貼”,對于連續兩個季度考核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師父帶徒資格;同時對不虛心學技術、道德品質較差的徒弟經多方教育無效的,予以處罰。
2、“扶著走階段”(入職第3-4年)-青年員工積累期。本階段,青年員工基本適應了企業的工作、生活環境,且有了一定的業務技能知識,為在青年員工中營造“學技能、比技術、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深化技術培訓的廣度和深度,擴大青年員工交流的平臺,公司定期開辦青年員工技能培訓大“講堂”,加強業務交流。
為了提高青年員工的業務水平,培養他們勤于動腦的習慣,公司各專業部門根據各自工作中的技術重點,統一擬定一批課題,由青年員工從中自由選擇題目,并報送所在班組班長審核同意后,圍繞所選課題,深入開展學習研究,并撰寫論文,最后在“大講堂”上以論文答辯的形式完成所選課題的論述答辯。
每期講堂結束后,安排專人進行總結,分析發布者發布內容的優、缺點,并提出改進措施。同時,開展論文評比工作,對優秀課題、論文進行表彰,同時向各電力雜志、網站投稿,爭取發表和獲獎,為員工后續的技能、技術評定奠定了基礎。
3、“放手走階段”(入職第5-6年)-青年員工成長期。本階段,青年員工各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提高和積累,能夠獨擋一面,為了鼓勵青年員工立足崗位、創新創效,公司成立了青年 員工科技攻關小組,積極開展發明創造,申請專利,解決工作的實際問題和難題。
青年科技攻關小組以公司團委為主要管理單位,各基層團組織或基層班組為具體實施單位,優秀青年集體和優秀青年個人,特別是“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示范崗”集體,結合所在集體中青年的特點和工作實際,發動青年立足本職崗位,分析查找技術、管理、安全、營銷、服務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選定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效項目,明確項目目標、工作內容、初步計劃和預期效果等,按要求認真填報《青年創新創效項目申報表》,上報公司團委備案。
三、培訓實施效果評估
經過幾年的實踐,通過綜合座談和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到青年員工普遍對公司的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感到滿意,認為公司很好的為青年員工制定了合理、科學的培訓計劃,在青年員工從入企時的職場小白成功平穩過渡到業務骨干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前期的實踐情況來看,青年員工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強化了過程管控,導師帶徒、青年員工技術講堂、青年科技攻關小組三個階段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有部署有考核,實現了閉環管理;二是豐富了培訓內容,通過師傅傳授、青年講堂“論道”、科技攻關等多種方式,改變了以往單調的培訓模式,從單一學習理論變成有理論、有交流、有實踐的培訓模式;三是建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競爭機制,增加了員工壓力,以壓力促動力,在公司內部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了青年員工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提高了獨立思考能力和業務技能;四是近年來,青年員工撰寫的二十多篇結合工作實際的優秀論文已經被核心期刊錄用,十多項小發明創造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解決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難題,并為個人職稱評定增加了砝碼,打造了一支競爭意識強、業務水平高的青年軍,為公司儲備了人才。
在導師帶徒、青年員工大講堂、青年科技攻關實施過程中,青年員工開闊了視野、完善了知識結構,不斷積累、沉淀,在不同舞臺展現著青年員工的風采,涌現出了一批年紀輕、技術硬、各方面綜合素質過硬的員工。根據青年員工日常表現的信息臺賬和日常考核結果,公司已將部分表現出色的同志安排到了更適合的崗位,為他們鋪就了更好的發展之路、更廣闊的晉升通道。
參考文獻
[1] 安鴻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2] 董克用,朱勇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3] 趙克寧.創新入職培訓模式促進青年員工成才[J].繼續教育,2013.(07).
[4] 晏離.電力企業基層青年員工創新培訓形式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12(21):16-17.
[5] 歐陽艷梅.基于電力企業職工培訓體系建設和模式創新的分析[J].電源技術應用,2013(09):369-370.
[6] 尹晶蕾.電力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J].人力資源管理,2012(12):73-73.
作者簡介:范偉,女,漢族,安徽滁州人,工作單位:國網馬鞍山供電公司,大學本科,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