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強
摘 ?要:當下,新課程改革正在進行著不斷的發(fā)展,各學科教師都需要跟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道德與法治是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自然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讓多樣、新興、科學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好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基于此,本人將談一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為社會提供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因此,在社會進行著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自然需要隨之進行一定的改革,教師的教學策略也應該隨之進行一定的更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深入探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根據要求更新的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而學生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下,成為能夠促進社會進一步發(fā)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一、注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教學內容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思維剛剛發(fā)展,不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學習的動力全都來自于自身的興趣。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向學生展示多樣的內容,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
如,在教授“多元文化 多樣魅力”這一課內容時,筆者考慮到本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多種多樣的文化,使學生能夠體會多種文化的魅力,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就應用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備課階段,筆者會利用網絡搜集與多種多樣的文化相關的視頻,將其放在課件中。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筆者搜集的視頻資源。視頻所展現(xiàn)的內容十分的生動、形象,學生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直觀地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產生學習的興趣。在視頻展示完后,筆者便對學生進行了具體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因為視頻的觀看,學生能夠認真地聽筆者的課堂講解,使得筆者的教學變得十分順利。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巧妙地應用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多樣的視頻,豐富了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進行了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二、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道德與法治課本上的知識本身就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使學生因生活元素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就十分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如,在教授“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就會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排過隊嗎?”學生紛紛表示排過。于是,筆者便對學生說:“那么,你們覺得那些隨便插隊的人的行為好嗎?”學生紛紛表示不好。筆者接著對學生說:“請結合你們的實際生活經驗,談一談隨便插隊的行為將會帶來哪些不好的后果?”學生根據筆者的問題,紛紛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了說隨便插隊的行為帶來的不好的后果。在學生說完后,筆者便將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滲透給了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了本節(jié)所涉及的道德與法治知識。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引入了生活元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了,使得教師的教學也變得更有效率了。
三、注重課堂互動,讓課堂氛圍更好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注重課堂互動,以此提升課堂氛圍。
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就十分注重課堂互動。如,在教授“學會反思”這一節(jié)內容時,筆者便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使學生能夠進行一定的反思。因為可以與同齡人進行一定的交流,所以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小組交流,使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再比如,在教授“應對自然災害”這一節(jié)內容時,筆者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多種多樣的自然災害情境,讓學生想出多種多樣的辦法應對筆者所營造的自然災害情境,從而實現(xiàn)了筆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得更高了。總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課堂互動,讓課堂氛圍能夠變得更好,使教師的教學效率能夠更高。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自然需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效果,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實施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彭玉斌.道德與法治問題導向式研究性學習——以“愛在家人間”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11).
[2]施春花.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