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欣
摘 要: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實施的重要方向。鄉村景觀作為美麗鄉村的一大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前,鄉村景觀設計逐漸由單一保護向自然環境、地域人文特色等綜合元素過渡。設計中也存在著自然環境利用不充分、文化遺產挖掘保護深度不足、旅游區域規劃不合理等問題。未來,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結合,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結合,便捷性與人性化的景觀設計將成為美麗鄉村背景下下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
引 言
隨著我國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重大戰略的提出,鄉村建設從最初發展單純經濟脫貧階段逐漸過渡到注重生態價值和生態環境的階段,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和原始自然風貌的原則上因地制宜的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環境成為鄉村建設的一種趨勢。鄉村景觀作為田園風光景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何將鄉村景觀更好地融入周圍環境,在不影響原有居民生活的同時提升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體驗成為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本文將對美麗鄉村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發展現狀進行總結,并對鄉村景觀設計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1.美麗鄉村建設背景及鄉村景觀設計的內涵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每一個鄉村除了有鄉村共有的房屋、田野、院落或者漁、牧等水池、草地、樹林等大多數傳統鄉村都具有的共有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還具有獨特而厚重的鄉土文化。這些鄉土文化承載著鄉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具有傳承性和發展性,是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寶貴財富。鄉村景觀作為物質基礎,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價值。在物質層面上,鄉村景觀必須和周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符,例如重慶市金橋鎮尚古村落鄉村景觀設計以及張家界市土家族鄉村景觀設計,都將原有房屋、建筑、院落等作為鄉村景觀融入到美麗鄉村景觀建設中,通過對原有生態環境的修復、人文歷史景觀的傳承保護以及對鄉土元素進行提煉加工等方法,在不顯突兀的同時突出了當地建筑特點和村落特色[1]。
2.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現狀
2.1基于自然地理環境的風景園林融入式景觀設計
鄉村景觀作為一種兼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的景觀,在設計中加入園林元素或直接將其融入到園林設計中,設計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風景園林景觀,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自然情懷,帶給人們更舒適的自然的體驗[2]。目前鄉村景觀在園林設計方面發展上主要存在經濟效益和自然環境沖突、文化景觀缺失、生產生活方式改變等問題,在考慮道路修建、功能區規劃過程中,除了當前主張的方便性、實用性原則以外,部分鄉村景觀對原有風貌保護不夠,者主要與設計者是否足夠了解當地生活習慣和本土規劃特點有關。
2.2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開發
當前,物質和非物質的傳統文化遺產逐漸得到鄉村景觀設計者的重視,人文景觀中常常包含著一個村落或多個村落形成的村民聚居地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文化符號。在鄉村景觀設計中,這些文化符號逐漸被融入其中。例如,在鄉村公路設計中,設計者會考慮因地制宜融入剪紙、嗩吶等傳統元素[3];不少鄉村宗廟祠堂在景觀設計改造中被保留和維護。但目前,對鄉村文化中的敘事性元素、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還存在不足,如何合理的利用這些元素,在保護的同時提升其在鄉村景觀中的價值進一步推動鄉村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景觀設計中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
2.3基于鄉村旅游的功能性鄉村景觀設計
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措施,目前已在各地發展。而當前的鄉村景觀設計必然考慮到兼具鄉村旅游的功能性和實用性。游客在前往鄉村觀光的同時,伴隨著衣、食、住、行,這是當前鄉村景觀設計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不破壞原有的鄉村景觀的同時,一方面,當前設計鄉村景觀時設計者合理考慮鄉村與城鎮的位置布局,做好區域過度,從而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生活[4]。另一方面合理運用民宿、客棧等元素,同時滿足鄉村景觀打造和游客的需求。
3.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3.1更加注重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相統一
注重自然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環境統一是當今和未來一段時間鄉村景觀設計應追求的一大目標。鄉村景觀的一大部分是村民居住景觀,在設計中要考慮生態環境的統一性和生活環境的宜居性。要在充分了解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利用當地竹林、蘆葦蕩、草甸等原生態植物融入鄉村景觀的設計當中,在環保的同時,注重道路規劃、村民活動中心等布局建設,有效實現其生態保護和生活舒適。
3.2進一步加強本土文化的敘事性挖掘
每一個村落都有其獨特的歷史遺產,如寧夏的羊皮筏子、四川萬源地區的馬氏家族墓地、宗廟祠堂等。每個地區也有經過長期發展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然而,近些年在鄉村景觀設計中,存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現象[5]。在設計鄉村景觀過程中,要充分調查當地風俗習慣和地域文化特色,聯合文物保護等專業部門,在充分保護當地文化遺傳的同時,將文化故事、文化背景、文化記憶進行記錄和發揚,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鄉村景觀。
3.3在保護自然人文生態的前提下合理開發休閑旅游資源
全域旅游是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之一。未來,鄉村景觀作為全域旅游鄉土觀光的重要組成部分[6],應得到設計者充分的重視。發展全域旅游,鄉村景觀設計前要充分調查當地地質地貌、地理環境、房屋院落分布、村鎮整體布局,注意道路景觀、院落景觀、自然景觀等的協調統一,在尊重當地農耕原有風貌的條件下在作物種類、院落周邊結構、道路景觀植物方面適當的調整,如部分地區發展的五彩稻田、萬畝油菜花田等。同時,發展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也要考慮到其便捷性和環境統一性,如道路導向標志與樹木、山石等景觀相結合、供電設施的隱藏、觀景平臺位置和建設使用材料的地域化等。
4.總結
在美麗鄉村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從單純的經濟效益為主逐漸過渡為生態人文環境相結合的多元設計為主。既往鄉村景觀設計存在對地方景觀保護不夠,地域文化發掘不夠等特點,在新的設計理念下,進一步加強本土文化發掘,因地制宜的建設生態人文為一體的鄉村景觀必將成為下一階段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相信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吳楊梅,吳曼穎,程淑珍,等.張家界市土家族鄉村景觀設計研究[J].現代園藝,2020,4(1):174-176
[2] 林義波.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3):60-61
[3] 秦小迪,劉麗麗.地域文化元素在鄉村公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園林與景觀設計,2020,344(17):111-112
[4] 蘇越.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溫州錢庫鎮鄉村景觀規劃設計[J].科技經濟導刊,2020,2(12):89,92
[5] 杜浩源.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4):270-271
[6] 王坤.基于旅游視角的鄉村景觀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