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佳
摘 要:我國上市公司執行資產減值政策對于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具有較大的作用。通過計提資產減值,上市公司資產的水分和泡沫被消化掉,企業資產的質量得以提高,這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保障,也能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關鍵詞: ?上市公司; 資產減值
一、執行資產減值會計中的問題分析
1.計提存在隨意性。關于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規定不夠明確,企業具體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彈性較大,給上市公司留下很大的可選擇空間。有些上市公司就利用這種自行確定的權利,濫用會計估計,采用變更計提比例等方法實施盈余管理:對總額較大的賬齡段計提相對較低比例的壞賬準備,而對總額較小的賬齡段計提比例相對較高,這樣使所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相對實際應提數要小,從而虛增會計利潤。我國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終了檢查各項資產,合理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但對于定期的具體規定沒有說明,使企業在具體操作時有一定的隨意性,企業之間缺乏可比性。
2.轉回存在人為操縱性。減值轉回是某些企業操縱利潤的常用手段。一般來說,利用減值沖回操縱利潤的方法不外乎有兩種:一是當預計當年將會出現大幅虧損時,在當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下一年度沖回,從而做出下一年度扭虧為盈的財務報表;二是選擇某一年份超大額計提減值準備,其后幾年分次緩慢沖回,制造出利潤穩步攀升的假象。我國的相關會計規范所提到的因素簡單,約束力和可操作性較欠缺。
3.上市公司更傾向于利用流動資產減值準備來進行盈余管理。計提減值本意是為了提高企業資產的質量, 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 因為制度的設計不完善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提供了理想的合法空間,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確成了上市公司操縱盈余的手段。現行資產減值準則只是限制了非流動資產減值準備的轉回,雖然減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調節利潤的空間,但并沒有完全抑制住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行為,上市公司利用流動資產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所以,現行資產減值準則還是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條件。
二、執行資產減值會計中的問題應對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準則本身、上市公司和外部監管三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完善我國資產減值會計準則
1.加強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資產減值確認。內部控制制度,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它對內強化管理,對外滿足社會需要。加強內部控制不僅可以規范企業計提減值準備的行為,還可以對會計信息的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證,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從而為企業順利實施新資產減值準則提供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2.完善市場價格體系,改進資產減值的計量。完善我國的信息價格體系即發展和完善證券市場、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等,充分利用國家各級物價、工商管理以及獨立誠信的相關中介機構等所掌握的市場動態價格信息。減少減值計量過程中人為操作利潤的可能性,有力保障新資產減值準則實施的外部環境,為企業資產減值的計量提供客觀依據。
3.健全法規加強監督,明確減值信息的披露。為了公允地反映企業資產狀況,應加快制定強化信息披露的準則,使企業在披露減值準備時有章可循。盡量做到不同企業對減值信息的披露口徑一致,內容統一。由于表內披露的有限性,不能完全滿足投資者、債券人等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長的要求,也不能從根本上揭示資產減值與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之間的關系,因此,加強資產減值相關信息的表外披露,即對于非財務數據的披露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建議應該保留《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這樣使企業對資產減值的信息披露更加全面,而且報表使用者也能夠清楚的了解到企業計提減值的全過程。
(二)加強我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實務管理工作
1.加強資產減值會計的內部控制。加強資產減值會計的內部控制,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為企業正確執行資產減值政策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由于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在實際應用中難度較大,公司需改進其計提減值準備的內部條件,必須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比例和金額進行測算、審計和審批,制定出嚴格的工作流程,在不同的部門之間進行合理的分工,做到職責分明,使企業提供的資產減值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可靠,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利用企業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2.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素質。會計人員自己也必須加強學習,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轉變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認識,正確理解資產減值會計政策,并能夠在實務中進行恰當的應用,充分地發揮理論對于實踐的指導功能。而且,我們注重從道德對會計人員進行約束,禁止濫用資產減值會計政策的行為,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三)加強外部監管力度
1.加強外部審計力度。內部審計監督固然重要,但由于內部審計獨立性較弱,加強外部注冊會計師審計就顯得尤為必要。審計是防止企業會計造假的一道防線,明確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實施審計計劃,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被審計單位的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披露的充分性、合理性進行評價。減值準備計提、披露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審計策略,加強審計在資產減值方面的監督力量。
2.加強懲罰力度。監督部門應對企業經常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財務檢查,加大對相關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對于資產減值準備披露不足的企業,不僅要責令其對相關會計信息進行充分、詳細地補充披露,還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主體的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同時,證監會應當連同財政部門、審計署等各方監督力量一起,給予違規的被審計單位的相關責任人,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在審計過程中違法的注冊會計師以嚴厲懲處,對于涉及金額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提高法規的嚴肅性與震懾力,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降低投資風險。
綜上所述,正確地對資產計提減值以使其更接近真實的市場價值是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研究的焦點。現行資產減值準則雖然比以前進步了很多,但仍存在確認、計量、披露等準則本身問題;再加上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外部監管力度不足等問題等資產減值會計在執行中存在隨意性。上市公司應改變單一的業績評價指標,完善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內控制度,加強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和道德建設及外部審計監督制度,加大懲罰力度,以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的盈余管理行為,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 陳濤.資產減值會計計量問題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碩士論文,2012(6):56-58.
[2] 劉安.國有石油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研究[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0):32-34.
[3] 梁杰.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執行[J],經營與管理,2010(10):193-194.
[4] 鄧亞萍,鄧敬萍.我國航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實施現狀及分析[J]現代商業雜志,2013(8):18-20.
[5] 齊延艷.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