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晗 張澤仁



摘 要:汽車分時租賃作為互聯網背景下產生的新型交通出行方式,其定價會影響出行者的選擇行為進而影響資源的利用效率。該文從計費方式和費率兩個方面描述汽車分時租賃的定價形式。通過對比汽車分時租賃與“網約車”、出租車等小汽車出行方式的定價差異,分析其在客運交通體系中的功能與定位。并進一步以上海新能源汽車租賃系統EVCARD為對象,對其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EVCARD時長費率從0.5元/分鐘提高至0.6元/分鐘,在短期內會影響用戶的出行行為,但長期來看,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用戶能逐漸適應并接受價格的變化;當時長費率低于1.5元/分鐘時,汽車分時租賃相比“網約車”、出租車和私家車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關鍵詞:汽車分時租賃;定價;價格彈性
1 城市客運交通系統定價形式
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的交通方式一般包括: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方式;私家車個體機動化出行方式;常規公交、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以及出租車、“網約車”、汽車分時租賃等個性化出行方式。其中,常規公交、軌道交通、出租車、“網約車”、汽車分時租賃具有公共交通服務的性質,這類城市客運交通服務方式的定價既要考慮運營企業的營利性,又要兼顧其社會有效供給。目前,分時租賃電動汽車作為綠色環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已經成為分時租賃服務的主要車型。合理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定價可以引導居民的出行方式選擇,提升運營效益和服務的可持續性,提高出行分擔率和道路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促進綠色交通發展。交通服務的定價形式有很多種,本章主要從計費方式對交通服務的定價形式進行分析闡述。一般可以將交通服務的計費方式分為:單一計費、計程計費(里程計費與分區計費)、計時計費(時長計費與分時段計費)、混合計費、特殊計費等五種,見表1。
①單一計費是指不管出行距離的遠近,全程統一支付相同的費用。這種計費方式操作簡單、售票速度快、人力成本和設備成本都較低,而且乘客使用方便,是一種最簡單的計費方式[1]。但單一計費在規模較大的網絡中,無法同時兼顧長途和短途乘客的需求,可能導致交通票價與交通服務價值相背,企業較難獲利。故單一計費方式一般適用于運營線路較短的常規公交線路和社區巴士等。
②計程計費包括里程計費和分區計費兩種形式[2]。里程計費按照乘車距離計費,其票價一般為費率與里程之積加上起步費。里程計費盡管準確,但對計費系統的設備要求比較高,一般適用于長距離的常規公交線路和軌道交通系統,一些城市的出租車服務也采用里程計費的方式。分區計費是指將運營區域劃分成若干個小區,根據所乘坐的區間段個數計費。若用戶在同一區內出行,則支付該區的票價,一旦越區則需支付跨區費用。這種計費方式符合經濟學邊際成本遞減的原理,在保證公交企業成本回收的同時,又能讓長距離出行的用戶為服務進行合理支付。這種計費方式較單一計費方式更精確,但較里程計費粗糙,越區的短途出行用戶所支付的費用可能高于同一區間內同乘距的用戶所支付的費用。相比里程計費方式,分區計費方式操作簡單。分區計費一般在常規公交系統較為常見,適用于分區明顯,跨區出行不頻繁的城市,較多出現于歐洲國家[3]。
③計時計費方式包括時長計費和分時段計費方式[4]。時長計費是指按照使用該交通服務的時間進行計費的方式,其票價一般為費率與時長之積,這種計費方式產生的出行成本與該種出行方式的速度和道路交通狀態緊密相關。一般在交通擁堵時的出行成本較高,在交通暢通時,同等出行距離的成本會降低。這種計費方式常見于租賃服務系統,系統根據用戶租賃物品的時長進行收費,通過時長計費的方式限制物品的無效占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如交通系統中的汽車分時租賃服務。分時段計費是指對于同一交通服務在一天不同時間段內,采取不同的計價策略。不同出行時段收費不同,同一用戶的出行特征也會存在不同,其需求彈性也有所不同。這種計費方式能夠緩解高峰期的交通壓力,也可增加平峰期的系統運量,從而緩解道路交通壓力,提高交通運輸服務的運能和利用效率。與分區計費類似,這種計費方式對系統設備的要求較高,一般適用于早晚高峰明顯且需要進行交通管控的城市。
④混合計費是指同時采用兩種或以上的計費方式進行計費的形式。如里程與時長混合計費方式。混合計費方式常見于“網約車”、出租車和汽車分時租賃系統。
⑤特殊計費區別于一般的計費方式,是一種對滿足某一條件的用戶采取的優惠計費方式。如往返計費、包夜計費、按日計費、按周計費、按月計費、按年計費等。其票制形式包括往返票、日票、周票、月票、年票等[5]。往返計費是指用戶從出發點到達目的地后,又在規定時限內返回,按一次出行進行統一收費的計費方式。包夜計費是指在夜間時段內,用戶僅需支付一次費用就可在有效期內不限時長和次數使用該種交通服務的計費方式。按日計費指按照24小時或者整天計費,用戶購買日票(或包日套餐),在24小時內或者當天內有效,在此期間用戶可以重復使用該交通服務。按日計費主要針對在異地短期旅游或出差的人員或者短期內需要集中出行的用戶。按月或按年計費。是指在一個月或多個月甚至一年的有效時間內,不限出行時長和出行次數隨時可以使用該交通服務的計費方式。按月或按年計費面向的用戶一般是長期高頻出行的用戶。
2 汽車分時租賃定價形式
汽車分時租賃是使用9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利用移動互聯網、全球定位等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自助式車輛預定、車輛取還、費用結算為主要方式的汽車租賃服務。本章主要從我國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的計費類型和費率兩個方面分析汽車分時租賃汽車的定價形式。根據典型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的定價,估算用戶的出行成本,并與“網約車”、出租車、私家車等小汽車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進行對比,說明不同定價形式影響交通服務的出行成本,從而決定該種服務在交通系統中的功能和定位。
2.1 汽車分時租賃計費類型與費率
區別于傳統的租車方式只支持按天或按月計費,汽車分時租賃一般采用計時計費或混合計費方式。分時租賃企業采用的計時計費方式包括時長計費和分時段計費。企業一般按照用戶從取車到還車的用時進行收費,并以分鐘為單位核算出行費用,費率一般從0.3~1.3元/分鐘不等,如EVCARD、微公交等分時租賃企業。還有一些企業如車紛享、盼達等,以1h為最小計時單位。一些企業采用分時段計費的模式,如途歌,對白天和夜間時段出行的用戶收取不同費用。混合計費方式同時按照使用時長和出行里程進行收費。里程計費一般以一公里為基本單位,費率從0.25~2元/km不等,時間費率從0.3~1.3元/分鐘不等。我國現有的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的收費方式均考慮時長因素,大多數采用混合計費模式,如綠狗租車、途歌、Car2go、Car2share、Go Fun、一度用車、嗨車、易開租車、車紛享等。大多數企業除以上基礎的計費方式外,還提供特殊計費方式的輔助計費服務,如包夜計費(夜租)、按日計費(整日租)等,見表2。
2 . 2汽車分時租賃 、 “ 網約車 ” 、 出租車、私家車出行成本對比
以在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企業EVCARD為例,將其在上海地區的定價形式與“網約車”(滴滴出行)和出租車的定價形式進行對比,并對比它們與私家車的出行成本差異。
上海EVCARD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其計費方式是時長計費,費率主要有兩種:典型車型奇瑞EQ收費為每分鐘0.6元,榮威ERX5收費每分鐘1.3元。上海出租車采用混合計費的方式,起步價一般為14元,每公里按照3元進行收費,每分鐘按照0.5元進行收費。上海滴滴快車的計費方式與出租車類似,采用混合計費方式,每公里按照1.6元進行收費,每分鐘按照0.5元進行收費,如果單次出行超過20 km,還需要增加一定的長途費用。
如果以30 km/h的速度進行估算,出租車單位公里的出行成本約為4元,滴滴快車單位公里的出行成本為3.5元,分時租賃單位公里的出行成本分別1.2元(費率為0.6元/min的車型)和2.6元(費率為1.3元/min的車型)。
相比而言,私家車的用車成本不僅包括使用成本(燃油等)還包含購置、保險、維修保養和停車費等固定成本。以一輛15萬元的私家車為例,若車輛預計使用10年,其用車成本測算依據見表3。
將四種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折算成單位公里的成本并進行對比分析見圖1。
可以看到,當私家車年出行里程達到0.85萬公里時,私家車的單位里程成本開始低于出租車出行成本;當年出行里程達到1.0萬公里時,私家車的單位成本開始低于“網約車”快車的出行成本;當年出行里程達到1.5萬公里時,私家車的單位成本開始低于分時租賃汽車(1.3元/min費率)的出行成本。根據上海市第五次綜合交通調查數據[9],上海全市小客車平均每車每日行駛里程為31.9 km(年行駛里程約為1.2萬公里),在這個里程范圍內,汽車分時租賃的出行成本明顯低于其它幾種方式的出行成本。當用戶的年行駛里程達到1.2萬公里時,若汽車分時租賃的單位里程出行費用達到3元/km(即時長費率為1.5元/min),此時汽車分時租賃的費用和私家車的出行費用相當。
由此看來,目前分時租賃是四種出行方式中性價比較高的出行方式,分時租賃汽車的使用成本遠低于私家車、“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出行成本。這使得分時租賃能夠以其經濟性和靈活便利性彌補長距離機動化出行費用高的弊端,同時補充公交服務的盲區,滿足部分用戶個體機動化出行的需求,彌補客運交通系統的不足,見圖2。
3 ?汽車分時租賃價格彈性分析——以上海EVCARD為例
3.1 基本介紹
汽車分時租賃的定價決定用戶使用該種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從而影響用戶的使用需求。本章通過分析上海EVCARD調價案例,計算EVCARD需求價格彈性,研究價格對汽車分時租賃用戶需求的影響。
EVCARD起源于上海,采用時長計費的形式。2017年4月1日起,EVCARD上海地區所有車型(滬牌車)的價格發生調整,在分時租賃基礎租金基礎上,增加0.1元/分鐘的城市服務費,普通車型的費用由原來0.5元/分鐘增加至0.6元/分鐘。
3.2 需求價格彈性分析
經濟學的需求定理[10]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將使其需求量減少。需求價格彈性則衡量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如果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很大,則說明這種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任何一種物品的需求價格彈性都衡量當這種物品價格上升時,消費者減少購買該物品的意愿的強烈程度。需求價格彈性的一般定義式如下:
其中,Ed表示需求價格彈性,?Q/Q表示需求量的變化百分比,?P/P表示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以調價前一周5個工作日的日平均訂單量和日平均收入為基準,對比調價后各天與基準值的比例,圖3和圖4分別表示調價前后日訂單與訂單日收入變化。
從短期影響來看,調價后的清明節假日中有效訂單數受調價的影響不明顯,但在清明節結束后的第一周訂單量顯著下降;調價后周末的訂單數下降并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升高。計算可得工作日EVCARD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為-0.715,非工作日EVCARD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為0.004,工作日EVCARD的需求量隨著價格的增加而降低,而非工作日EVCARD的需求量隨著價格的增加反而出現了小幅上升。與訂單變化不同,調價后單日有效收入持續上漲,調價后一周(除清明節外)的訂單總收入相比調價前一周的訂單總收入同比增幅達到10.1%。表4是2017年3月25日~3月31日與4月5日至4月11日各一周的調價影響指標匯總。
從長期影響來看,全市的日均訂單在第四周恢復與調價前訂單相同的水平。全市日訂單收入從調價開始一直處于增長,兩月內增幅約為30%。表5是2017年3月25日~3月31日與4月25日~4月30日(調價后第四周)各一周的調價影響指標匯總。
總體來看,汽車分時租賃價格調整會影響用戶的需求,從而影響運營企業的收益。如果分時租賃汽車價格調的過高,居民因為收入水平限制難以選擇分時租賃汽車出行,會造成固定成本與運力浪費,降低汽車分時租賃在交通系統中的競爭力;若分時租賃汽車價格調的過低,低于服務的價值,盡管會誘增用戶需求,但企業收益低于成本,長此以往運營難以為繼。基于Lichtenstei[11]等人的研究理論,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幅度與品牌忠誠度、參考價格水平的高低、價格的不確定性呈正相關。EVCARD在上海市汽車分時租賃市場中占據的份額較大,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相對較高,且和私家車、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相比,EVCARD具有較明顯的價格優勢。因此從長期來看,當EVCARD費率從0.5元/分鐘上漲到0.6元/分鐘時,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用戶能夠很快接受這種價格的變化。根據第二章的相關分析,目前上海市居民平均年行駛里程約為1.2萬公里,當EVCARD費率低于1.5元/分鐘,它相對私家車、出租車和“網約車”仍然具有價格優勢。
4 結 語
本文從計費方式和費率兩個方面對比了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的定價形式的優劣并分析了各自的適用范圍。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的計費方式主要包括:單一計費、計程計費(里程計費與分區計費)、計時計費(時長計費與分時段計費)、混合計費、特殊計費等類型。本文發現我國汽車分時租賃企業采取的主要定價方式是以時長計費為基礎,以里程計費為輔的混合計費類型。分時租賃的定價與“網約車”、出租車等小汽車出行方式的定價存在差異。總體來說,分時租賃的定價使得目前采用分時租賃出行的成本明顯低于其它小汽車出行方式。分時租賃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個體機動化出行方式,由于其經濟性和靈活便利性,它能夠彌補長距離機動化出行費用高的弊端,同時補充公交服務的盲區,滿足部分用戶個體機動化出行的需求,彌補交通系統的不足。分時租賃汽車定價會影響用戶的需求,本文最后以上海EVCARD為例,對汽車分時租賃系統的價格彈性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EVCARD時長費率從0.5元/分鐘提高至0.6元/分鐘,在短期內用戶的出行需求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EVCARD長期需求價格彈性較小。調價后,EVCARD的出行成本仍然遠低于其它小汽車出行方式,仍然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故在調價后的一段時間內,用戶適應并逐漸接受了價格的變化。
作者簡介:楊晗(1983.08—),男,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