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 要:糧食安全以及糧食總量的管理,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和人民發展的重點問題。而這就需要糧食部門做好糧食檢驗和儲量質量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次分別從建立健全科學的儲糧標準與要求,建立完善的糧食入庫機制,開展定期檢驗以及建立完善的綠色化儲糧體系等方面入手進行分析,探究如何做好糧食檢驗和儲量質量管理工作。
關鍵詞:糧食檢驗;儲糧質量監管
1、引言
糧食問題一直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糧食安全戰略也一直是國家發展提出的重點戰略。新時期,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給糧食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指導和方向。其中在糧食工作中,糧食質量的檢驗和儲存管理一直是一項重點,對于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糧食質檢和儲存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本次就對此進行簡單分析,提出如何做好糧食檢驗與儲量質量監管工作,保證糧食安全。
2、建立健全科學的儲糧標準與要求
因為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等戰略的提出,給糧食檢驗和儲糧質量監管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對于儲糧來說,需要建立新的標準和要求,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糧食工作要求。在過去的糧食流通工作中,工作人員更重視糧食的數量,到了新時期,需要及時扭轉這種看法,關注量是儲存和流通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比如生蟲、發霉、返潮等,對此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測工作,重點監測水分、雜志、容重等方面。在過去的工作中,檢驗人員更多的是關注檢查糧食的等級和水分等是否滿足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檢查。長此以往會導致檢驗人員形成慣性,只關注糧食檢驗的幾點內容,不能進行全面檢測,無法保證糧食的質量水平,進而在儲存過程中出現變質、生蟲、返潮等問題,影響糧食的儲存和銷售,甚至帶來陳化和積壓問題。
所以,糧食部門需要建立科學的儲糧標準與要求,形成現代化和科學化的儲糧管理標準,對糧食儲存和檢驗進行規范和界定,全面、嚴格和準確的進行糧食檢驗工作。同時,糧食部門需要充分和及時的掌握糧食品質的實時變化,進行糧食的管控,并實施科學有效的儲糧手段,對不同類型的糧食采取不同的儲存措施,提升儲糧工作質量,盡量延緩糧食的陳化問題,保證糧食的品質。
3、建立完善的糧食入庫機制,開展定期檢驗
對于糧食的儲存管理,除了在儲存過程中進行科學管理之外,糧食部門還需要在糧食入庫之時就進行嚴格的檢驗工作,控制好糧食的入庫機制,進行嚴格的限制,保證入庫的糧食的質量都符合儲存要求和標準。在這里,糧食部門需要現制定科學的糧食品質標準和要求,列明可以儲存入庫的糧食的要求,并按照這個要求對糧食進行品質分類,然后分析糧食存在的生蟲、發霉、返潮等問題的存在。糧食部門在征收糧食的過程中,就需要進行嚴格的檢驗,遵守相關法律規定,避免為不合格和劣勢的糧食開具合格證明,進入糧庫中。糧食部門需要開展系統化的糧食入庫檢驗工作,因為糧食很容易受到溫度、水分等的影響,所以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過氧化值、黏度與脂肪酸值等指標的測試工作,根據最終結果對糧食進行分級。最后根據分級結果確定不同級別糧食的儲存要求和儲存狀態。
另外,糧食部門還要開展定期檢驗工作,以此保證糧食在入庫之后的質量標準始終符合要求,以及及時發現糧食出現的質變問題,采取及時的措施進行控制。或者糧食部門可以選擇隨機抽取的方式,對糧食進行突擊檢查,查看是否存在質量方面的問題以及儲存程序不合格的問題。在糧食入庫之后,本身的狀況和儲存狀態會出現變動,所以需要定期和隨機開展糧食檢驗工作,目的是了解糧食品質以及霉變情況,掌握糧食儲量的變化,方便及時調整儲存環境,避免出現更多的霉變問題。對于隨機抽查,主要是考慮氣候突變或者儲存環境出現較大變化時,需要進行檢查,比如夏季,糧庫地區出現陰雨天氣,有可能會導致糧食出現霉變,因此需要進行抽查,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再加上我國本身氣候條件復雜,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所以需要隨機抽查糧食的儲存情況,做好糧食檢驗工作。通過這些系統化的行為,保證糧食的質量,確保糧食儲存的安全水平。
4、建立健全綠色化儲糧體系
在糧食種植過程中,出現病蟲害的可能十分大,而一些病蟲害的危害性比較嚴重,一旦發生可能給糧食帶來毀滅性危機,導致減產、品質下降等問題。而對于病蟲害的發生,種植人員很多時候都是利用農藥進行防治和控制,所以可能帶來農藥殘留問題。同時在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糧食的產量和生長速度,很多農戶也選擇農藥的使用促進糧食的生長效率,而這也可能帶來農藥殘留問題。另外還有重金屬殘留問題等的發生,給糧食的品質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對于出現霉變的糧食,可能是由于儲存過程中對于水分和溫度以及空氣質量的控制不到位導致的,出現霉變的糧食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直接危害。所以需要重視糧食衛生指標的檢測,而這就要建立綠色化儲糧體系。
糧食部門和企業需要加強對低溫儲存方法的推廣和應用,盡量避免蟲害的發生,保證糧食的科學儲存和發展。糧食部門需要加強對糧食綠色水平的檢測,尤其是農藥殘留的檢測,保證糧食的綠色水平,保證質量安全。另外,對于糧食部門來說,進行糧食的質量管理,直接展示出他們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也可以展示出部門和企業的競爭優勢,而隨著糧食儲存量的增加和儲存時間的延長,其品質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基于此,糧食檢驗人員需要加強學習,提升檢驗能力和管理水平,積極主動地深入探索避免糧食品質陳化劣變等問題的合理措施,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糧食損失,在此基礎上確保糧儲質量監管的質量與效率,促進糧食儲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不斷提升。
5、結語
糧食問題是關系到民生的根本問題。在當前社會,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增加,對于糧食的品質需求也提升,需要糧食部門更好地做好糧食儲存工作。而在糧食入庫和儲存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出現生蟲、霉變、返潮等問題。因此,本次提出要重視糧食檢驗工作,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積極利用先進的檢驗技術,提升糧食檢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保證糧食的安全管理,進而保證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洪爽.新時期背景下如何做好糧食檢驗與儲糧質量監管工作[J].食品安全導刊,2019,(03):63.
[2] 何娜.新時期背景下如何做好糧食檢驗與儲糧質量監管工作[J].食品安全導刊,2018,(15):103.
[3] 吳慶生,劉弘婕,寧波.新時期背景下如何做好糧食檢驗與儲糧質量監管工作[J].現代食品,2018,(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