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津津
摘 ?要:長期以來,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似乎都呈現出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學生看一遍頗有深意的文章,然后由老師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劃分文章層次、分析文章內容和表達思想,這幾乎成了一種固定的套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被老師牽引,沒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閱讀只能看到最淺層的東西。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本文提出一些方法,可重點分析文章中的一些精詞雅句、結構設置,由教師創設情境,帶領學生去深刻體悟文章思想,旨在探究能夠提高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以期能夠打破傳統固有的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快節奏、淺閱讀的時代已經到來,在諸多手機軟件上,每天可以鋪天蓋地地接收到各種信息,這些信息文章簡短,版面精美,內容五花八門,對學習任務繁重、緊張的中學生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但長此以往,學生便只會閱讀這樣寥寥數語的短文,且這些文字大多沒有什么營養價值,學生難免會產生浮躁的心態,對一些較長的文章和經典的文學作品反而失去了興趣,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去讀、去思考。如此下去,不僅會讓學生形成不好的閱讀習慣,難以培養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而且會逐漸忽視文學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這種現狀,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度閱讀,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材選取的文章、詩詞大都是經典之作,其包含的意蘊豐富深遠,以初中生的身心發展和人生閱歷來說,都較難以理解體會,因此便容易出現學生只能讀到表層內容的現象。那么教師如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幫助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呢?
一、嘗試換位思考,體驗情境代入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實用性很強,但是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處在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學生看著大段的黑白文字覺得很乏味,即便耐著性子心去讀,可閱讀之后的感悟很少,只讀到了表層的東西。究其原因,就是初中生受年齡的局限,閱歷少,不能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表達。這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對于文章內容不理解,對于作者情感內容的表達不理解,勢必影響到學生對于文章主旨的了解。對此,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手法,幫助學生嘗試換位思考,體驗情景帶入,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作者創作的角度解析文章內容,從而體會文中的深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表達了對父親濃厚深沉的懷念之情,但大部分學生年級小,并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生離死別,家庭成長環境與作者也大不相同,因此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設置問題情境,逐步引導學生:“文章寫道:‘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對于人物的描寫,大家所見過的,一般是描述人物哪方面的特征?”學生大都會回答是面部特征或是性格特征。教師再設置問題:“那么為什么這篇文章中作者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呢?你們如果思念父母,最思念父母的什么呢?”由此引發學生親身的體驗和感受,與作者更有共鳴,也更容易分析文章,因為父親在貧困潦倒時為謀生而不斷奔走謀求工作,送作者去北京上學,為作者買桔子等等過程中,作者都遠遠地望著父親的背影,因此作者最難以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
隨著學校設施的不斷完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擁有了更多可以選擇和發揮的教學空間,因此老師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性教學,來完善情境教學。例如在學習《社戲》這一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一段的內容作簡要了解,然后再結合課本中對于社戲的描述,讓學生進行簡要的思考,分析文章內容等等。通過這種情景教學的方式,加快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進程,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分析結構設置,體會其中玄機
由于語文深度閱讀需要的時間較長,有時一個課時不夠,那就只能將其分段進行,但這樣會破壞學生對文章思路的整體把握,難以體會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內涵。要把握文章思路,一般要從文章的結構入手,抓住一些關鍵的結構語,即體現作者思路、關聯文章內容的言語,比如過渡句。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一艘航船的話,那么結構語就猶如導航燈,作者思路猶如航線。因此,抓住結構語對把握文章思路至關重要。
例如,《桃花源記》這篇游記主要是以“我”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以“見桃源”“知桃源”“游桃源”“離桃源”“覓桃源”為故事發展主線,講述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故事發展的主線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把握文章結構,分析文章內容。
總之,深度閱讀能夠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收獲,是一種真正的閱讀,但其教學實施起來還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和學生去積極地克服。深度閱讀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層次研讀,調動自己的情感去體會作者和文章的深意,而且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深度閱讀能力,結合學情和自身的經驗總結,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關秀姝.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深度閱讀[J].語文教學之友,2016(02):13-14.
[2]周音美.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法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