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荷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全面推行,國家與社會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肩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剛接觸小學語文的學生而言,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方便理解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有效的感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在教學目標、課堂參與、軟件操作以及課后反思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網絡的靈活應用,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準確把握教學方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課程需要有清晰而且便于學生讀懂的學習目標和成功標準,制定和教學目的相一致的教學策略,而且要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內容掌握互動時機,明確自己的課堂教學的目標。這樣,教師才能真正知道學習是否正在發生,教學是否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影響,產生了什么影響,以及該如何規劃下一步的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教師可以廣泛搜取語文知識的圖片與講解的范例,準確地確立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向。目標的確立是學生與教師建立起良性的互動關系的前提,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互動,只有雙方理解了對方的意圖,才能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將學生從課堂中解放出來。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教師與學生要進行積極的交流,從而使教師對學生有較為全面的了解。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和教師就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討論,這樣才能發揮出課堂教學的作用。
二、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抓準學生知識盲點
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迅速準確地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部分。每個學生接收知識的能力不同,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制定不同等級的教學活動,從而使教學活動覆蓋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避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部分同學課堂參與積極性較高,回答問題主動活躍,而部分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邊緣,不能較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與互動之中。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展合適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地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可利用的教材圖片進行充分的解析,以避免錯過其中可提供的教學信息,從而引導學生們進一步完成學習任務,根據內容的不同來改變學習的具體步驟。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老師清晰明了的看到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點,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操作的過程中把握老師課堂教學的重點,準確地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看自己在成功地運用語文知識的道路上如何進行修正與改變。
三、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可以創造賞心悅目的情境,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眾所周知,我們不會在一件事情上長時間地集中我們的注意力。以一個成年人為例,我們在長時間地從事一項工作之后就會出現跑神、注意力不能集中、疲憊、厭煩等情況,這個時候我們會選擇出去走走等方式來緩解疲勞,從而可以使自己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可以更加集中精力。那么作為生理心理還未發育完全的小學生,久坐40分鐘對于他們來講也是一件很疲憊的事情。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就很好地緩解了這個問題,通過圖像的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還要找到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興趣,學習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會讓人感到精力充沛,樂此不疲。多媒體聲像兼備,特別是圖像、動畫、影像、聲音使教材變得更為生動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升華為動態美,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課程,老師要將現代化教學理念與傳統的教學理念相融合,增強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增強學生反思意識
教師通過學生對本節課的自我評價,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當一節課程結束時,老師應該如何判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是學生有效進行課堂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個判斷的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網絡起到了重要的反饋作用,信息技術的操作與應用是一個非常直接明了的過程,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地反應在學生的課堂互動之中,老師可以直觀地看出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點。其次,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對這些課堂知識內容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網絡來檢驗自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那些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地進行再次學習,以便加強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要打造高效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注重在教學目標、課堂參與以及課后反思的過程中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做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參考文獻:
[1]麻明輝.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64-165.
[2]張治輝.農村語文教育中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科技風,2019(17):77.
[3]付娜娜. 農村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