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初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新的高考改革中語文閱讀量明顯增加,這就要求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教育者重視語文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在小學階段讓學生越早樹立閱讀意識對于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對以后語文學習將產生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語文水平綜合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小學語文閱讀能力便成為教學中很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以便于學生可以產生閱讀意識。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逐漸滲入閱讀的習慣。由于語文是積累性學科,在日常作業的布置中老師要不斷滲透閱讀的積累與感悟,讓學生將閱讀作用高效輸出,對于學生的語文水平將會有一定提升。其次,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習生活環境有一定要求。學校應重視學生閱讀能力舉辦相關活動,師生共同建設學校閱讀文化。以此全方面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一)老師范讀學生朗誦
在語文中一篇文章的學習中剛開始接觸學生可能對于文章情感理解有一定偏差,也會降低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但老師對于文章的范讀學生在聽老師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于文章情感有一定理解,從而吸引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之后老師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朗讀,最后隨機幾位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朗讀。
(二)課文合作閱讀
在課堂上進行分角閱讀,將會讓課堂氛圍活躍,利于學生對于人物情感的理解,從而引發學生對于閱讀產生積極心態。如在《夸父逐日》這一篇文章中,可以讓幾位同學與老師共同進行分段閱讀。這樣在老師的引領下可以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讓學生更好融入課堂。要注意學生讀文章時的語氣情感“夸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準備出發了”學生在讀這一句話時語氣應由強變弱。讓學生在琢磨語言文字人物情感中加強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小組教學
小組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都有體現,它的應用對于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會起到很大幫助,學生在合作探究解決相應問題中,對于問題的探索逐漸滲入學生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如在《濟南的冬天》這一節課的教學中,由老師進行導讀。讓老師就這一節課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小組間討論進行問題探究。“《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中哪些優美的語言對你有觸動,找到這句話并將這一段內容進行朗讀。”“本文章從幾個方面對于濟南的冬天進行描述?”“將文章進行分段,并總結每一段所描繪的畫面。”讓學生加強對閱讀內容的深化,進一步提高自己閱讀能力。
二、老師合理布置日常作業,學生自主閱讀
(一)摘抄本的使用
在語文學習中,老師應要求學生準備摘抄本。讓學生在摘抄本中摘錄自己在閱讀中遇到感觸較深或文筆較好的句子。不僅可以用到學生寫作中,可以讓學生閱讀高效輸出。進而提高語文綜合水平。摘抄本應每一周上交一次讓老師進行檢查,查看其摘抄內容并對于學生摘抄進行一定建議。給予學生一些鼓勵,讓學生在摘抄過程中逐漸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寫日記
寫日記可以記錄學生日常心情,在語言文字運用中,可以將閱讀所學進一步輸出,進而加強閱讀能力。日記寫作中可以讓學生紀錄心情,也可以寫自己在閱讀中所得感悟但要進行標注。對于自己所寫的日記。一段時間過后也可以進行再次閱讀,體會當時寫作心情,閱讀能力在學生自己寫作或書寫閱讀感悟中逐漸提升。老師在這一過程中,不要強制學生進行閱讀感悟書寫,日記可以為自己簡單的心情表達。若是過于強制,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于教學效果產生相反的作用。
(三)課外閱讀
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視野,增強語文修養內化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老師可以在班級組建小型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課外讀物放置在圖書角,以便于同學可以進行閱讀,學生也可以進行課外書交換閱讀。其實老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像《昆蟲記》《一千零一夜》《世界未解之謎》《小故事大道理》等圖書,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閱讀能力。
三、學校舉辦相關活動,增強學校閱讀文化建設
學校需要對于學生閱讀有一定重視度,盡量完善老師教學設備,如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系統的應用。學校組織朗讀比賽、閱讀活動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閱讀重要性,即在閱讀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學校是學生生活的大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會對學生產生影響。
(一)書香校園閱讀活動
舉辦這樣活動目的是為加強師生閱讀概念,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在活動中要求師生進行閱讀展示將自己所讀圖書以及感悟進行書寫,并進行提交。最后讓老師整理以圖片的形式上傳到互聯網上。學生可以進行相互觀看學習,也可以借鑒他人讀物。將一些優秀作品在學校文化墻進行展示,更加方便學生的閱讀以及為自己閱讀做參考。
(二)經典朗誦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語文學習中有許多經典作品,可以讓學生在上早讀過程中進行朗誦。在語文教學的游戲環節中對于學生的懲罰可以換做對喜歡的文章進行朗誦。加強學生閱讀感,促進學生閱讀積極性。也可以進行閱讀比賽,對于學生閱讀中情感表述、所選文章內容、流利度進行比分評比,促進學生閱讀意識。
(三)學校閱讀文化環境建設
校園文化環境對于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需要學校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也可以讓師生共同參與建設校園文化的工作,師生合作創建班級板報。板報內容可以摘抄優美句子,讓學生對閱讀成果進行展示。校園文化墻的投入使用,每天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感悟粘貼等。建立閱讀優美句子投稿箱,并讓廣播臺對投稿內容內容進行朗讀播放。
結束語:
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從小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現今教育不斷發展中的覺悟。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老師學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師與學校關注時代發展敏銳察覺時代變革,做好教育者工作,為國家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科利.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課外語文,2019(34):150+152.
[2]陳葉.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 課外語文,2019(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