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書麗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實際問題必須借助于科學的知識才能得以解決,這也在無形中拉近了科學教育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能一味地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教材知識的講解上,而是應當結合高中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去思考和處理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高中化學是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高中階段要接觸大量的化學知識,給學生的科學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的情緒,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師應當積極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展開教學,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與化學現象,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知識。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
一個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讓學生產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取得較高的學習效率。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結合“教育回歸生活”的理念以及化學學科的特點,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方法,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經驗、社會事件等引入到課堂上,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產生深入了解的沖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在課堂上,還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一舉多得。
比如,在學習“物質的分類”中膠體的知識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的一開始是一片大霧,過了幾秒之后,學生感到奇怪,教師讓自己看一片霧是什么意思呢?之后,視頻開始出現了變化,畫面的重心突然出現了一道光亮的通路,學生自然地會產生好奇心,之后,隨著視頻的播放,學生看到是有人拿著的激光燈造成的。之后,我再引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視頻上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熟悉本節課的內容,有助于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膠體的性質。
二、生活化的知識講解
化學教學中涉及到的某些知識是較為抽象的,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繼而給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實際應用也帶來了困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生活的實際現象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讓學生從具體的現象中抽象出化學知識,將知識變得更為形象和具體,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比如,在學習“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這一節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全面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我在課堂上引入了一個場景:84消毒液和潔廁靈是我們家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清潔用品(多媒體設備出示兩種液體的成分),有一個人誤將兩種液體混在了一起,結果出現了中毒的事故。在講述完情景之后,我向學生提出問題:“結合你學到的知識,將兩種液體混合在一起,可以提升清潔的效果嗎?為什么會發生中毒的事故?”這樣,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去處理具體的問題,比起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讓學生學會如何用化學的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形成積極的化學學習態度。
三、生活化的實踐活動
化學的學習不應當被局限在課堂上,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開發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在課下展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化學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活動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確保學生可以充分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
比如,在學習“非金屬以及化學物”這一章節的內容之后,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化學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精神,我組織學生展開了一次板報繪制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在課下搜集更多的有關于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知識,結合自己的觀點,首先在紙張上設計出板報的規模和具體內容,展示小組的思想,之后再在班級上進行展示分享,選出最好的作品。在學生的這次活動中,我注重讓學生自主地去操作,不限制學生獲得資料的來源,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課外書或者網絡。這樣,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還可以鍛煉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豐富學生的高中學習經歷,有助于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化學探究活動中來,形成自覺的學習習慣。
本文針對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化學教學展開了一番探索。高中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不斷得到完善的年齡階段,具有很強的發展潛能,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觀念帶來的功利心理,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利用學生熟悉的方式去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化學學習動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曉娟.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調查及實施策略[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謝倩.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D].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