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珍
摘 ?要:在幼兒園的游戲和教學過程中,因地取材的一些自制玩具成為現在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科學教育更加得到人們的重視,它要求幼兒教師不光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以提高幼兒園小朋友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自制玩具來吸引小孩子的好奇心,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關鍵詞:自制玩教具;幼兒園教學
引言:
兒童都具有十分濃厚的好奇心,并且具有強烈的將好奇心轉化為探索能力的欲望。在幼兒教育中,要培養兒童的探究能力,必須要使用一定的教玩具來進行輔助。但是現階段有許多幼兒園,因為教學條件較差的問題,教玩具匱乏。所以自制玩教具的這一方法逐漸出現,它更直觀地展示出了玩教具產生的過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出兒童的科學探究熱情。
一、作用
幼兒園階段教學的主要目的,便是讓小朋友學習到一些簡單的常識和一些十分基礎學科知識。但是,幼兒教學活動中,同學們能夠接觸到的物品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導致他們難以理解教師所提到的一些物品和現象。只是通過教師的描述和教材中的圖片展示進行觀察,學生不能直觀感受到其中的奧妙。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的制造出一些教學需要的玩具。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夠參與到動手制作環節,還能夠更加理解不同的玩教具的設計原理以及其蘊含的生活常識。通過親手制作,使同學們的好奇心得到更大的滿足,吸引他們對于更多知識的求知興趣。這種方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來說,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學生們被激發的求知欲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也利于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可以促進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1]。
二、應用策略
(一)將玩教具融入探索過程
通過幼師和兒童一起動手來制作出一些玩教具,不光能夠保證提升兒童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主動獲取知識的思維,同時,還幫助其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通過幼兒所表現出的積極性十分強的探究意識,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活動情景,在此過程中準備一定的材料,引導兒童跟隨教師的指導,來自己動手的去制作一定的玩教具,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相關的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同學們的探索過程,能夠幫助他們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且加強其團隊合作理念。例如風車的制作,只需要兩張紙和一個小圖釘便可以完成,但是同學們親手參與進來的制作,能夠幫助他們了解到風是可以讓物體運動的一種動能。在鍛煉他們動手能力的基礎上還可以吸引他們的科學熱情,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基礎常識。
(二)注重玩教具的趣味性
在自制玩教具的這一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只關注到了玩具的操作性,并沒有體現其趣味性。他們僅僅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并沒有思考怎樣通過這些玩教具來激發出同學們的探索和思考的能力。這樣下去會導致幼兒在操作這類教具時,剛開始接觸時可能會因為新鮮感而投入興趣。但是在較長時間的接觸之后,他們掌握了這些玩具的原理,便會因為挑戰性降低而失去對他們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引導幼兒自制玩教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玩教具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只有較高的趣味性,才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這里,進而去探索其中的奧妙,不斷地培養其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此外,還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其對不同物品興趣程度,來選擇合適的玩教具,可以通過不斷的提出問題來保持他們的好奇心。
(二)通過玩教具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對于小朋友們來說,幼兒園是他們快樂學習和玩耍的樂園,因為在這里,他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小伙伴們更加快樂自由地玩鬧。同時,園區里還有許多可以供他們學習和玩樂的器材以及玩具,這樣他們更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但是因為兒童階段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他們在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時,不會注意到周圍的一些情況,這樣多多少少可能會受到一些傷害。而且對于小朋友們來說,這種痛苦是十分難忘的。在看到別的小朋友受傷磕破時,可能會回想到自己以前的痛苦。這樣雖然可以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但是這種體驗往往是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的。所以教師可以自制一些教具,例如一些充滿趣味性的小標簽,在園區內一些可能會發生危險的地方進行標記。然后可以將安全意識的培養和小游戲結合起來,讓他們在園區內尋找教師所貼的一些危險標簽。在自主尋找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掌握這些標簽所在的位置,在之后的活動中遠離。例如在活動室中,可以將這些標簽貼在水壺上貼在桌角上,貼在走廊的玻璃上等。通過自制的教具和小游戲,可以使幼兒在之后的活動中,避免對其身體所造成的損傷[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制玩教具對于幼兒階段的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這一教學過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的。幼兒教師在進行玩教具的制作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制作玩教具時,可以結合更多學科的基礎知識,教給他們更多的小知識,幫助他們建立系統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續潤笑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邱園媛.自然材料在農村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