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森皓
摘 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農村進入快速的發展階段,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期間,對農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破壞,主要體現在農村的水資源、土壤以及空氣這三方面。其中,水資源和空氣污染將會直接威脅到當地農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而土壤污染則會影響到糧食作物的質量,影響到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須要利用先進的環境檢測技術,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農村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檢測技術;結合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飛速發展階段,隨之帶來的是農村和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大部分地區是農村,而一些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是不可逆的,嚴重威脅著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也對農村的土地、河流、周邊環境等造成了嚴重污染。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目前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迫切需要環境工作者尋找一條解決路徑。
一、我國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現狀
1.農村水環境污染嚴重
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農村的水資源污染已經十分嚴重。目前,很多農民的飲用水都不能達到安全標準要求。在農村導致水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在農業耕種活動中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而化肥和農藥的主要成分很難被降解,當化肥和農藥被土壤吸收后,再經由雨水被帶入到水流中或者滲透到地下,就會嚴重影響地下水資源;第二,為了提高收入農民會大量的飼養牲畜,很多農民會將牲畜的糞便和垃圾直接排入到河流中,由于河水在地面四通八達,很容易就會擴散到飲用水層,污染水資源;第三,伴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為了減少對城市居民的影響,很多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污水的化工廠、印染廠等都選擇在農村周圍建設工廠。現階段化工廠的污水排放是影響農村水資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農村居民長期飲用的都是不達標的水質,導致很多農民的身體出現問題,特別是當被污染的水源中含有重金屬或有機污染物時,在進入人體后無法被分解就會導致爆發疾病,因此希望環境工作者能夠高度重視農村水污染問題。
2.農村土壤資源環境污染嚴重
通過對我國土壤進行監測發現,水稻、蔬菜等糧食作物都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這主要是土壤受到了嚴重污染導致的。在耕種期間,農民會使用大量的化肥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化肥中的大量化學元素長期沉淀在土壤中會嚴重影響生物的多樣性。例如:在農村常見的地膜就屬于無法進行降解的有機物,長期埋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就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目前,我國還有一部分農村發展的比較緩慢,并沒有指定的垃圾投放點,因此很多村民會隨意亂丟垃圾,也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3.農村空氣污染嚴重
現階段的農村也普遍存在著空氣重度污染的問題。在農村,嚴重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尾氣和工廠產生的廢氣。隨著我國工業化的發展,很多化工企業都搬移到農村周邊,這意味著將污染帶到了農村周邊。空氣的重度污染對農民的身體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同樣需要引起環境工作者能夠高度重視。
二、環境監測技術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中的作用
1.提供準確的環境數據
農村作為我國糧食蔬菜的重要產地,對其進行環境監控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環境監測工作時,要對監測的數據進行總結和收集,相關工作人員和有關部門要對環境監測過程中所記錄的數據進行檢查和整合。對于目前的農村來講,影響其生態環境的因素諸多,因此在這種環境監測時要加大對細節進行掌控和分析的力度,以便更好地維護農村生態環境的質量。
2.加大環境監測力度
對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來講,環境檢測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中的環境監測工作。要根據檢測工作的特點不斷地對環境檢測工作進行管理和規范,使其在農村環境保護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更大的價值。在對農村環境進行檢測時,也要結合農村的地勢地貌和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提高監測的質量。
3.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國家和國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深度認識,使得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當下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在治理過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對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對環境問題進行改善。在改善過程中需要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不斷從細節出發,提高農村環境的質量,而對農村環境進行環境監測就是為了對污染的環境進行監管,為后續的有效環境治理奠定基礎。
三、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結合
1.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
為了使環境檢測技術和農村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的結合,要先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通過環境檢測領導小組的建立,來實現對農村各個地區環境資源的檢測。所檢測的內容主要有:環境保護、畜牧業、農業等。通過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然后根據部門進行明確的分工,以便提高環境檢測小組的工作效率。
2.完善環境檢測的制度
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劇了農村環境污染的問題。為了盡快恢復農村的生態環境,必須要加大對污染問題的治理力度,因此在環境監測上也需要進行檢測制度的完善,才能不斷的提高環境檢測和治理的效率。完善環境監測制度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它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水平,根據所要達到的檢測目標來制定檢測方案。同時環境檢測工作還需要一定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撐,只有在保證以上前提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對農村的每種資源都進行基本特征的檢測,為環境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規范環境檢測程序
環境檢測工作直接影響著環境治理的效果。因此,在對農村環境進行監測時,必須要加大對監測內容的控制。此外還要對監測的內容進行規范和管理,以便政府部門在進行環境問題分析時能夠得到準確的數據。在進行環境檢測工作前期,要對檢測地區進行充分了解,主要是地理條件、人文因素等。掌握該地區的資料之后,才能夠科學合理地確定采樣的地點和方式以及頻次,提高環境檢測中采樣數據和分析數據的準確性。此外,對于環境檢測技術所分析的數據要進行妥善的處理和管理,避免將結果公諸于眾引起恐慌。最后,根據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對其進行科學的指導,避免生活中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檢測技術對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十分重要,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因此,政府必須對環境檢測技術部門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農村的環境保護,減少因環境污染給農村人民生命帶來的威脅,實現農村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林珊.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監測技術的有效結合研究[J].鄉村科技,2019(16):103-104.
[2] 馬乾.關于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的研究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05):28.
[3] 王世峰.關于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的研究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6(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