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瓊
摘 要:電力資源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能源資源,對整個社會的能源供應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護電力資源對于電力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但當前我國的竊電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對電力系統的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對此,本文通過探討和分析用電檢查工作面臨竊電問題及反竊電技術的相關環節,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存在的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用電檢查;竊電;反竊電技術
一、反竊電工作的重要價值
1.1可加強用電管理工作,凸顯社會責任。當前,企業用戶和居民用戶對于電力管理方面還未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對竊電的危害程度和嚴重性認識程度不夠,很多用戶認為竊電看行為不屬于違法行為,為了節省開支而使竊電行為的發生頻率增加。對此,規范化管理能促進用電管理工作,對企業和個人用戶的用電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對用電人員通過宣傳普及用電法律知識,竊電行為的危害性要及時告知用戶,使用戶在正確的指導下用電。
1.2可降低供電線損。目前,供電企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臺區線損,考核也最為嚴苛,臺區線損超過10%則為異常,而造成臺區線損不合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個臺區在智能表覆蓋率和采集成功率都100%的情況下,有部分時間穩定在線損合格的區間,部分時間線損增加變為高損臺區,我們將線損增加前后時間的用戶電量進行比對,可以通過分析用戶電量異常的用戶,鎖定偷電用戶。
通常情況下,我們取供電量大致相等的日期用戶電量的明細作比對,這樣可以得到一個相對精確的數據。根據篩選出來的可疑用戶,在采集系統用戶數據查詢模塊,查該用戶用電量是否有異常,進而判定是否該用戶偷電。
問題實例1:用戶偷電,我們在對用戶進行是否偷電判斷時,合理利用采集系統中的數據會幫助我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保和供電所育才4.5社臺區線損長期在合格和高損之間波動。通過采集系統發現線損在7月20日左右是合格的,從7月22日開始線損又變為變為高損。選取7月20日和7月23日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凌某這一戶用電量減少階段線損為高損,用電量大的時段臺區線損合格。鎖定此用戶為高嫌疑竊電用戶。8月23日上午到現場查該戶,確有接線問題,處理后線損長期合格。臺區總表計量問題互感器接線錯誤,老君供電所合義村3.4社臺區線損自8月13日農網改造后,線損一直為高負損,農網改造前該臺區線損合格,懷疑該臺區存在接線錯誤到現場核實計量接線,發現該臺區無功補償配電監測控制器未另加互感器取電量數據,而是直接在總表計量用互感器處接線。導致計量組線分流,計量失準。少線損就變為高損,我們可以將這一戶作為可疑用戶,為更進一步判定,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將該戶的用電量明細導出,發現只要該戶用電量少的時看致線損異常。常見高負損臺區,很有可能是互感器損壞,或者接線錯誤,如有分流現象會導致線損為負。8月28日現場處理接線后,線損合格。
問題實例2:迎接供電所前豐4社臺區,線損為負高損,用戶數據查現場核實發現接線盒處電流聯片短接。9月17日現場更改接線盒,斷開上段電流聯片后線損恢復正常。
因此,更大范圍的加大反竊電工作的力度,可使電力企業在線路能耗方面的損失大大降低,對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1.3避免違法行為。反竊電工作表面上看起來簡單但具體實施相對復雜,且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反竊電工作者在日常維護檢查過程中應及時的的抽查用戶的用電情況,如利用遠采集抄進行,根據相關制度對存在竊電行為的用戶按照竊電人員行為危害程度進行處理,按照竊電人員行為對已造成的經濟損失要及時追回,處理完畢后還須對用戶進行思想教育和用電法律宣傳,嚴懲竊電者的竊電行為,對已造成的經濟損失要及時追回,處理完畢后還須對用戶進行思想教育和用電法律宣傳,遵照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證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常見竊電方式
通常情況下,用電量較大的企業存在竊電行為可能性較高,這類企業為了節省電費支出才實施竊電行為。因此,在電力企業的用電檢查過程中應經上述企業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實踐得出常見的竊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2.1繞越法。在線路連接時繞過電力企業的計量設備的方法即為繞越法,此方法的優點是便于操作,方法簡單,缺點是缺少相關專業用電保護設備致使隱蔽性差且存在安全隱患。
2.2短接法。電功率較小的居民用戶常用此方法竊電,此方法是直接將電力計量設備出端線和入端線纜相連,此方法未通過計量設備,如使用大功率用電行為可能導致線路失火。
2.3高科技竊電法。當部分電力企業采用智能計量設備進行遠程自動抄表的方式替代以前的人工抄表方式,不法竊電分子采用虛擬計量設備上傳數據的方式侵入到電力企業內部系統網絡,通過篡改終端電量的使用數據來實現竊電目的。
三、用電檢查與反竊電工作存在的問題
3.1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當前我國竊電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的情況下,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電力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用戶的用電行為,但《電力法》對于某些不良的用電現象應該法律細化 ,當前還未建立完整的保證用電檢查工作的法律流程。
3.2竊電監測力度不高。當今是信息網絡化的時代,很多人利用互聯網進行高科技的竊電行為,不法分子通過篡改用電電流、電壓以及接線方式等相關參數是電表顯示的數據和實際用電數據不合,從而達到竊電目的,這種高科技的竊電方式因隱蔽性強而增大了用電檢查工作的難度。同時反竊電工作者也很難找到竊電者的作案證據,從而使懲治竊電者的難度也大大增加。
3.3相關工作人員配備不足以及素質不高。新形勢下開展反竊電工作對用電檢查工作人員的電力基礎知識、操作能力和反竊電技術等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多數電力企業用電檢查素質還存在不足,因此,電力企業要對用電檢查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其電力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進而在用電檢查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于廣大用戶。
四、用電檢查中反竊電技術的相關分析
4.1加強對相關專用計量箱以及電能表的運用。計量箱的選用對于用電用戶來說需要結合自身情形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開展反竊電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使工作人員能夠更好的履職,使企業利益得到保障。
4.2加強對計量裝置遷移的反竊電方式運用。通過電力企業將用戶的計量點轉移到變電站中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對于反竊電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該方式在法律中也是明文許可的。增大在變電站內安裝高壓計量箱的可行性。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科學合理的拆分專用電路產生的計量以及其他線路所產生的計量工作,這樣可以防止竊電行為的大面積發生。從而運用技術手段維護電力企業的經濟利益。
4.3創新型 、多功能電能表反竊電方法。傳統的竊電方法都集中在對電能表的應用致使電力企業反竊電工作的重點集中在對電能表的應用上。對于電能表的選擇,電力企業應充分考慮實現,則可使竊電行為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還能有效防止電流短路和脫鉤等現象,使企業自身利益得到維護。創新型的電能表具有便于安裝,操作簡單,能使電路失壓以及電路分流的幾率降低,從而防止竊電行為的發生。
五、結語
我國當前違章用電與非法竊電現象還十分普遍,作為電力工作者做好反竊電工作既是職責所在,也是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本文通過我所在工作中的的用戶竊電行為進行研究,從而進一步探討反竊電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維護電力企業的發展做出參考。
參考文獻
[1] 謝羚.試論用電檢查竊電與反竊電防措施[J].科技尚品,2017(1):209-209.
[2] 郭天水.淺析用電檢查中竊電與違約用電管理存在的問題[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00190-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