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明
摘 要:作為一個非盈利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旨在為社會發展服務,為人們提供一個收藏、展示及探究人類與自然文化遺產的場所,從而實現欣賞、研究與教育的目的,但是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博物館的展現形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而虛擬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為博物館的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基于此,本文就試論虛擬技術在博物館建設中的應用為題,首先介紹了虛擬技術在博物館建設中應用的優勢,其次從四大方面詳細闡述了虛擬技術在博物館建設中應用的具體措施。以此來供博物館建設管理員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虛擬技術;博物館建設;應用
引 言
博物館能夠展現出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引發市民的情感共鳴,讓游客感受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魅力。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博物館事業也得到了較大進步,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博物館在現代化中健康、可持續發展。而由于虛擬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博物館建設中加入虛擬技術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兩者的結合還有待考究,這就需要博物館建設工作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促進虛擬技術在我國博物館建設工作中的應用。
一、虛擬技術在博物館建設中應用的優勢
(一)實現資源整合
虛擬技術能夠讓文物資源在較大程度上實現時間、地域的突破,讓文物資源的傳播更加迅速,不再局限于博物館之內,而是能夠被人們所了解,從而更好地實現文物資源的整合,讓文物的魅力得到展示。
(二)實現文物修復
虛擬技術對于文物修復工作有著較大意義,能夠提供部分修復依據與參考給文物修復者,也可以通過,模擬來發現修復中存在的細微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修復精確度。
(三)實現文物保管
通過虛擬技術來進行文物的數據化展出,減少了文物搬動的次數,也能夠讓文物待在其適宜保存的環境中,而在展出中只需要利用虛擬技術進行相關數據的采集,通過數據建立起與之相同的數字形式的文物,不僅能夠讓參觀者了解文物,還能夠實現文物的保存。
(四)提升文物展出效率
濕度、溫度等因素對文物的影響較大,因此,博物館為了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在進行文物展示時對于時間有著較大的限制,且只有在博物館中才能觀看,但是通過虛擬技術能夠讓人們通過互聯網技術參觀由虛擬技術建立的文物三維模型,從而增加文物的展出頻率。
二、虛擬技術在博物館建設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一)虛擬技術在古建筑中的應用
虛擬技術在古建筑的應用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古建筑的特色與風貌,部分古建筑很難在空間有限的博物館中建設,即使真正建設起來也只是殘缺的一部分,不能實現參觀者深入垃圾街古建筑的歷史,比如:挖掘了一部分的古遺址、棲云洞造像建筑、鑒江城堡、陳太尉宮等等,這些古建筑可以通過計算機虛擬技術來進行立體模擬,通過虛擬技術的展現來讓人感受到古建筑的宏偉、特色,同時也可以使用虛擬技術來設置一兩個古代人物,讓觀參觀者能夠實現與古人物的互動,最后讓博物館的層次得到較大提升的同時也激發了參觀者游覽興趣[1]。
(二)虛擬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工作中的應用
虛擬技術在博物館陳列中也有著較大的意義,一般來說博物館的占地面積有限,而其中涵蓋的文物遺產則較多,且部分的尺寸都較大,在游客參觀過程中,直接展示文物也容易導致文物產生損壞,甚至是被盜竊。因此,傳統博物館陳列工作中,參觀者主要通過相關的文字說明及圖片來了解相關文化遺產,這種形式枯燥且乏味,給博物館陳列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工作任務,需要不定期的去更換一些陳列的內容。而通過虛擬技術則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不需要提供實物文物,你不僅大大縮減了展館工作任務量,還能夠讓參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博物館在進行陳列工作前要進行充分準備,從整體出發來考慮文物陳列位置、角度與外在燈光環境等因素,通過虛擬技術來進行提前預覽,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調整,保證設計的整體效果最優化[2]。
(三)虛擬技術在博物館收藏研究中的應用
博物館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收藏文物,通過文物的收藏能夠為相關文物工作者提供參考與依據,讓文明進步與人類社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在博物館文物收藏研究工作中,由于文物容易因環境潮濕、陽光直射而損壞,也會在搬動過程中受到磨損,因此怎樣更好地進行文物資料收藏工作是極其重要的,是后期科研開發的基礎。通過虛擬技術能夠實現物品的數字化,讓人們在視覺上感受到文物的魅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較好地防止文物因搬動、陽光、水分等因素而損壞,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博物館對文物的收藏管理工作量,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3]。
(四)利用虛擬技術實現博物館數字化建設
大部分文物由于年代較為久遠,一旦長時間展出或者長距離移動就會導致文物產生破損,不僅不利于文物的收藏與研究,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使用虛擬技術建立數字博物館已成為當前博物館發展的重要前景,通過虛擬技術可以讓聲音、圖片、文字相結合,對一些文物進行模擬,讓參觀者能夠感受到文物的魅力,比如一些難以移動的古遺址、古墓、房屋、古建筑等等,而虛擬技術則能夠較好進行模擬,讓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除此之外,數字博物館還能夠打破傳統博物館的時間、空間束縛,通過計算機技術即可在網上進行博物館文物的瀏覽,也能夠參觀一些因特殊原因不能在博物館展出的展品,讓博物館參觀的互動性、隨意性與自由性大大增強,實現文物資源的共享,促進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4]。
三、結束語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技術有了較大的突破,在各個行業中都得了一定的發展,在當前博物館建設工作中也逐漸將虛擬技術作為建設重點,而通過虛擬技術在古建筑、博物館陳列工作、博物館收藏研究中的應用和利用虛擬技術實現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等措施能夠較好地促進博物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地進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管理,也能夠較好地滿足當前人們對參觀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席.展廳虛擬漫游與文物三維展示在數字化博物館建設中的實踐運用——以鄭州博物館為例[J].文物天地,2019(8):72-75.
[2] 石帥.虛擬現實技術在博物館展示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文獻,2019,000(004):126-127.
[3] 江昀潤.虛擬現實技術在文物遺產保護和博物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000(009):173,179.
[4] 吳濤,鞠愛霞,劉維麗.虛擬現實技術在中醫院校博物館中的應用實踐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000(00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