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慶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得素質教育階段探索出了許多的教學方法,這些方式方法極大地吸引了同學們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的效率。討論法便是這些方法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老師布置任務之后,小組之內先進行探討,然后全班將自己組內的討論成果進行分享。在討論中使同學們互幫互助,更好地理解問題、掌握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討論法
引言:
物理這門課程具有十分強的規律性,簡單的死記硬背很難有效掌握這門學科學習的內容。初中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要勤加思考,保證更好地理解有關的物理問題,并且掌握其所包含的規律。初中階段剛接觸物理學習,所以首先要保證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興趣,進而培養其物理思維水平。通過討論法則能夠有效保證這兩點的培養。
一、重要性
初中階段,同學們剛剛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還是有著一定的興趣和好奇心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建立濃厚的物理學習氛圍,那么很容易會使學生的這種興趣消磨殆盡。眾所周知:許多的物理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也貫穿著很多的演示實驗和一些分組實驗。在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和歸納實驗結論過程中,進行討論是物理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課堂討論法一能使得課堂氛圍更加融洽,二能將所有同學的興趣都吸引到課堂上來。通過激烈的討論,同學們都可發表其不同的看法,既可培養其發散性思維,又能加深物理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二、課堂討論法的應用
(一)創設良好課堂氛圍
要想保證初中物理課堂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提起精神,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最為基礎的一點便是要保證足夠融洽與積極的課堂氣氛。在應用討論法展開初中物理教學時,首先教師一定要全面充分的明確教材的內容以及課標要求提出的教學目標,然后在備課時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能力照顧到不同學生,依據教材內容找到和物理知識有關的一些實際中的現象或者一些生動簡單的物理實驗環節,在上課時通過這些知識和小實驗先調動初中生的積極性,激起他們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手段,在吸引其興趣之后,可以幫助同學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促使物理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和討論法相融合,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1]。
以八年級物理第八章《壓強》的教學為例,老師可以準備一小段動畫片在課堂中進行播放。視頻中兩個身高體重相同的小朋友站在一片厚厚的雪地上,其中有一個小朋友站在滑雪板上穩穩的在雪面上,而直接接觸雪面的小朋友卻陷進去了。讓學生們小組內討論為什么會出現兩種結果,同學通過討論得出:“因為其中一個小朋友是在滑雪板上站著的,滑雪板和雪的接觸面積比較大。”教師進而提出問題:“為什么那么大的駱駝可以在沙漠行走自如卻不會陷進去?為什么蚊子可以十分容易的刺破我們的肌膚?”在同學討論結束之后,大家都等待老師公布正確答案,教師可以先留一個懸念,引出壓強這一課題,讓同學更加主動去接受新知識。
(二)多角度進行思考
通過討論,可以了解到同學們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組內和全班的分享也幫助他們接受其他人的思考方式,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得物理思維可以更好地被樹立,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的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進行八年級《浮力》一章的教學時,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先自己進行預習,并且小組之間探討這一內容中的重難點,以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在同一片湖的兩條魚,其中一條說:“因為我在比較深的位置,我承受的浮力更大。”而另外一條則表示,因為自己的體積更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大。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使同學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討問題,加深理解。
(三)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在同學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以及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都要及時進行評價與反饋。不光要對同學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進行評價,還要分析其討論中所站在的角度以及思考的方法,討論的態度,以及小組討論中整體組員的合作情況,對這些問題也要一一評價并且進行分析[2]。
例如,在八年級第七章《力與運動》內容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提出問題:“物體的運動需不需要力進行維持?”然后給同學時間展開小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許多同學的關注點都放在“維持”之上,會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答案。這一問題討論結束之后,教師的評價過程不能僅僅只是關于問題的對錯進行一定的評判,還一定要關注到同學們組內所產生的一些分歧。一定要充分重視學生所存在的疑惑,對其耐心的解釋,保證他們弄懂問題出現的原因。此外,還要對于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整體表現,例如參與度進行一定的評價。通過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問題,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使其樹立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討論法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很好地協調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它在要求獨立思考的同時,將學生進行分組,促使組內之間進行溝通、探討,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與分享進而得到答案。它將課堂的主體放在了學生身上,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實際應用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彌補了傳統物理教學中的許多不足。
參考文獻:
[1]馬澤明.思考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60.
[2]趙志堅.中學物理課堂討論的有效性研究[J].教師,2017(3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