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
摘 要: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養老模式的選擇成為關系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問題。中日兩國有著相似的東方傳統文化背景,借鑒日本養老模式十分必要。本文論證老齡化背景下,保定養老模式借鑒日本經驗可采取的形式,對保定未來的養老模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老齡化;日本;養老模式;社區養老
一、老齡化的社會背景
老齡化是指因年輕人數量減少、老年人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態勢。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確定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說明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1982年的維也納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也明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時,表示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嚴重老齡化。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3.26%,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8.87%,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再加上生育率的降低,據相關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將接近四分之一;到2050年,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未富先老和家庭小型化、農村城市化的國情導致我國老齡化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等特點,養老問題異常嚴峻。
二、日本養老模式的發展
日本被稱為“銀發之國”,截至2018年10月,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共計3558萬,占總人口的28.1%,老齡化程度非常嚴重。由于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出現較早,養老模式的發展也日趨成熟、豐富多元,既有家庭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也有其他新興養老模式。家庭養老作為基礎養老模式比較常見,下面主要介紹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等其他養老模式。
1.機構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入住養老院等機構的養老模式。日本的養老機構種類繁多,分別針對高、中、低不同層次收入人群:有高級公寓、付費老人之家;有老年住宅、專用租賃住宅;有輕費老人之家、特養之家;還有面向孤寡老人的福利性養老機構,無需繳費直接入住。這些養老機構既有公辦性質也有民辦性質,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養老機構。日本的養老機構建立了全面的配套服務體系和規范的服務標準。
2.社區養老模式。社區養老模式是指以社區為單位向老年人提供生活、醫療等服務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結合了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的優點,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中,既獲得了家庭養老的精神慰藉,又得到了機構養老的專業服務。日本的社區養老主要包括四類內容:(1)提供家庭幫助服務:養老服務人員到老人家中提供家政服務;(2)提供日間托老服務:老人白天在護理中心接受照顧,晚上被送回家;(3)提供托老所服務:老人在托老所接受1天到3個月的照顧,特殊情況可以接受3個月以上的照顧;(4)提供咨詢指導服務:咨詢中心解答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為保障服務質量和方便監督,日本制定了社區養老服務
標準。
3.其他養老模式。近年來,日本出現了一些別具特色的養老模式。例如遠程看護模式,由老人所在地的專業人員代替異地子女陪伴老人購物、就醫等,這種模式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解決了年輕人在異地的擔憂。再例如以老養老模式,這種模式雇傭老年看護員照顧老人,既補充了看護人員不足的缺口,又發揮了健康老人的余熱,因為年齡相近,更容易彼此接近了解,是一種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雙贏的模式,極受歡迎。
無論何種養老模式都需要匹配相應的制度和大量的專業護理人才。日本推行養老護理保險制度,同時也非常重視培養養老服務人才。日本有健全的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和考核制度,不僅把介護士的培養納入學歷教育,而且專業更加細化,把老年護理專業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介護福祉士、社會福祉士、老年專科護士。此外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視發揮老年人的作用,鼓勵老年人延遲退休、擔任養老服務志愿者等,使老年人在安享晚年的同時還能夠發光發熱。
三、對保定養老模式的啟示
保定市人口眾多,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截至2017年底,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188萬,占人口總數的18.6%。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養老模式的選擇成為關系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問題。中日兩國有著相似的東方傳統文化背景,借鑒日本養老模式十分必要。
2019年1月至10月,通過問卷調查、現場訪問等方式對保定市26個生活小區及村鎮的老齡化相關群體進行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448份,回收率為89.6%;其中有效問卷423份,有效率為94.4%。根據調研,保定目前90%以上的老年人采取的養老模式為家庭養老。但隨著家庭逐漸小型化,傳統的家庭養老將不能滿足養老的需求,而且由于保定是人口大市,養老機構壓力大,面臨嚴峻挑戰。據調查,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更愿意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度晚年的老年人占95%,如何把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結合起來是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完善養老設施,逐步強化社區的力量,提供老年人需要的醫療、康復、護理、家政等各方面的服務,讓社區養老成為更多老年人選擇的方式。
1.完善養老事業政策法規。保定養老服務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加快健全養老服務相關政策立法,為社區養老模式建立支撐。建立健全護理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同時規范養老服務標準,加強行業監管力度,保護老年人的權益。通過制定崗位專業標準和操作規范,抓好在職人員職業道德,推動養老服務步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2.開展政府民間合作養老。養老服務既有公益性也有市場價值,政府部門既要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整體系統規劃,也要加大財政投入,修建更多的福利設施,同時鼓勵民間企業或社會團體等的積極參與,將養老服務適當推向市場。利用市場化機制,促進社會組織的參與,鼓勵企業大量投資,興建民間養老產業,為社區養老模式的發展注入活力。例如可以在社區建立鐘點托老所,向老人提供飲食、娛樂、圖書等。政府民間合作加快落實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建設,為社區養老模式的發展夯實基礎。
3.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保定的養老服務人員存在著年齡偏大、專業水平偏低等問題,大多缺乏較系統的技能培訓。應大力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教育培養,首先,保定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嘗試設置養老服務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培養養老服務人才。其次,建立相關培訓學校,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技能培訓,上崗人員需通過相關資格認證考試,保證持證上崗,為社區養老模式的發展提供保障。
4.弘揚愛老敬老傳統美德。保定作為一個文化古城,傳統文化深厚,要繼續弘揚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依法懲處殘害和虐待老人的行為,表彰愛老敬老先進典型。動員社會各界志愿力量,加入到社區養老的隊伍中來,為老年人做好服務。養老不僅僅是經濟供養、生活照料,更重要的是精神慰藉。關愛老年人在關愛老人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要關愛老人的精神世界。強調尊老愛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發展老年就業服務市場,組織老年人開展自助服務,為退休老人提供工作機會。提倡老有所為充分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四、其他養老模式的創新
保定處于發展社區養老模式的初級階段,可以嘗試并行發展其他新型養老模式,走出一條適合保定市市情,具有保定特色的豐富多元的養老模式發展之路。
1.探索醫養結合養老。調查發現94%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醫療保健或緊急救助,52%的老年人急需心理護理。建設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聚集區,整合多種服務,把醫療服務下沉到社區和養老機構,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2.增加社區養老功能。改造現有的社區服務機構,使其增加養老服務的功能,使老年人在社區中得到更加便捷的醫療、保健等服務。調查表明,通過改造熟悉的社區服務機構最能被老年人和家屬認同,接受率達到了92%。
3.發展合居互助養老。關系好的老人們居住在一起,合作購房或租房,結合成養老的生活共同體,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既降低了生活成本又消除了寂寞空虛感。通過調研,此種模式比較適合孤寡老人或留守老人。
4.開發異地養老。老年人可以從生態環境差生活成本高的大城市轉移到生態環境好生活成本低的城鎮或鄉村居住,或者可以做候鳥式老人,為尋求更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保定老人選擇到南方過冬,這也是異地養老的開始。
5.組建模擬家庭。獨處的老年人接納年輕人和自己住在一起,老年人可以得到年輕人的照顧,年輕人可以得到減免房租的優惠,通過簽訂契約組成一種模擬式家庭。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養老模式,接受率僅為32%,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相信會得到更多老年人的認可。
五、結語
保定市經濟發展欠發達,人口眾多,解決養老問題任重而道遠,應加強政府引導、規范養老服務,嘗試以家庭和社區為主的多元化養老模式,促進養老服務朝專業化、科學化方向發展,且應根據市情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分擔國家的養老壓力。使保定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使每一個老年人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是養老事業努力的方向。本文論證了老齡化背景下,保定養老模式借鑒日本經驗可采取的形式,對保定未來的養老模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元元.論日本介護理念對我國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模式建設的啟示[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2018(2):38-40
[2] 孟珈磊、杜海玲.借鑒國外養老模式發展遼寧省養老產業—以美國、日本養老模式為例[J].商業經濟,2018(2):39-41
[3] 紀曉寧、趙李韜.日本醫養結合模式對我國養老體系建設的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17(11):117-118
[4] 同春芬、景雪巖.日本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及啟示[J].社會福利,2016(7):56-57
[5] 尹文清、羅潤東.老齡化背景下日本養老模式創新與借鑒[J].浙江學刊,2016(1):174-179
[6] 李江霞、王金玲.日本社區養老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9):203-204
[7] 李麗麗.日本養老模式對大慶市養老事業發展的啟示[J].學理論究,2015(3):114-115
[8] 王海英、梁波.國家抑或市場:日本與香港養老服務政策變遷及模式比較—基于歷史制度分析的視角[J].理論導刊,2015(3):80-86
[9] 吳婷婷.日本“集中性養老住宅”對中國養老模式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4(10):74-76
[10] 安寧寧.談日本養老理念及模式對中國養老保障的啟示[J].遼寧師專學報,2013(5):128-129
[11] 萬江、余涵、吳茵.國外養老模式比較研究—以美國、丹麥、日本為例[J].南方建筑,2013(2):77-81
[12] 季曉鵬、王志紅.日本養老經驗對我國老年服務方式及評估模式的啟示[J].護理研究,2006(11):2908-29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老齡化背景下日本養老模式對保定的啟示性研究”(項目編號:201806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