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目的:探討手外科斷肢再植手術后的存活率以及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手外科斷肢再植手術的患者60例,對其進行臨床分析,探討手術后肢體的成活率以及術后肢體康復情況。結果:在60例手術患者中,有58例患者手術成功,2例手術失敗,手術成活率為96.6%,并且在術后半年內進行隨訪觀察斷肢再植肢體功能恢復的情況,發現術后大多數患者的肢體能力恢復較好。結論:通過手外科斷肢再植手術對患者進行斷肢再植,可以有效的提高鍛制的成活率,且后期肢體功能恢復較好,也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關鍵詞】手外科斷肢再植;臨床探討;成活率;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658【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44-01
前 言
斷肢再植就是將離斷的肢體通過手術將其與身體再次連接起來,就是指將斷肢重新結回到原處的手術。其實斷肢對人體的損害是較為嚴重的,尤其是對肌肉,血管,神經都有不同的損傷,所以短期再植是十分困難的。我國在斷肢再植的治療上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已經漸漸的處于領先的地位,相對來說斷肢再植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且術后患者的機體功能恢復較好,但是仍然遺憾的是高位斷肢進行恢復能力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次實驗通過研究院內收治的60例短期再植手術的患者,觀察其術后的活動能力以及生活狀況,并且為臨床上提供有力的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斷肢患者60例。其中男有40例,女有20例,年齡在19到54歲,平均年齡為(35.2±2.3)歲,60例患者當中有各種原因導致的斷肢,其中有交通意外,房屋倒塌,工傷等。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具有可比較意義。
1.2手術方法
在患者入院前進行指導,告訴患者積極的配合手術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率,放松認真的對待,積極的配合治療。當接收患者后,一定要先給予靜脈輸液,運用一定的抗生素來維持體內的機能,并且預防感染的發生。將斷肢橫截面用清水洗凈后,再用碘伏紗布加壓包扎,要用肝素鹽水灌注并且進行無菌敷料的包扎。一定要保證斷肢的干凈整潔,術中給予患者要麻醉,切除壞死的肌肉組織,將斷肢固定在身體上。在此過程中也要在顯微鏡下進行,一定要保證受損的神經可以完全的修復。在手術過后,一定要給予營養神經以及強心的抗生素,防止過冷的刺激等,防止斷肢再接處紅腫發炎,并且每天都要更換敷料。對術后一到三個月的患者積極進行功能運動的康復。
1.3評判標準
通過對60例患者斷肢再植術后進行評分,80-100為優,60-79為良,差為40-59分。觀察患者斷肢再植的活動情況,通過運動情況來斷肢的成活率。
2 結果
在60例手術患者中,有58例患者手術成功,2例手術失敗,手術成活率為96.6%,在60例患者進行術后斷肢活動情況的評分來說,有38位患者將術后評為優,有18位患者評為良,有4例患者評為差。優良率為93.3%。
3 討論
斷肢再植技術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外科手術。隨著歷史的發展,斷肢再植技術在我國已經有了很好的水平,并且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且斷肢的成活率非常高。斷肢再植指的就是通過外科手術在顯微鏡下降神經血管全部恢復,將斷離身體的肢體再重新接到身體上。研究表明斷肢再植的斷枝成活率很高,可以使患者的肢體盡快恢復。
其實斷肢再植手術對于患者心理上也許有一定的壓力,患者本就緊張焦慮面對自己失去的肢體本就焦慮不安,根本沒辦法配合,所以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積極的教導患者認真負責的告訴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努力的配合進行手術的治療。也要求手術醫師也要有豐富的經驗,這樣醫師的經驗加上患者的配合才可以使手術更成功。
術后的康復也是斷肢再植手術的重點之一。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術后的運動恢復能力,要及時的對進行完手術的患者進行運動康復,使患者盡快盡早的恢復運動能力。在術后六個月到十二個月內都要及時的讓患者進行復查,以免發生肌腱粘連以及關節僵硬等。
在進行斷指手術時一定要對傷者的情況距有所了解,進行綜合的判斷,嚴格的按照手術的操作流程進行,一定要先將創傷的橫截面清理下,然后再進行修復,修復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骨骼修復,肢體的重建要使肌肉肌腱完全的縫合修復。要在符合大眾不斷的調整張力,一定要在數后密切的觀察傷口,一定要保持創面的清潔,及時的更換輔料,一旦發現有滲血情況,立刻補充血容量,報告醫生。
在手術完成后,一定要密切觀察全身的情況,觀察是否有重度感染,已經腎衰竭的現象,如果一旦出現與身體機能不同的情況,要立即處理。肢體的位置應該高于心臟平面,觀察具體的腫脹顏色以及血管充盈情況。術后也一定要保持室溫在22到25度,防止室溫過低引起的血管痙攣。
斷肢再植術后的功能康復鍛煉是非常重要的。術后的功能訓練可以清除手術創傷以及術后固定帶來的骨關節和肌肉的變化,使手術達到預期效果。在功能鍛煉當中也可以配合理療按摩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提高康復的效果。例如在手部外傷后,應該在術后兩周內進行功能康復訓練,主要的目的是通過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減少肌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腱黏連,促進骨折的愈合。為恢復功能做好保障。
斷肢再植可以有效地將以分離身體的肢體完全的結合在身體上,減少了患者心理的負擔,也為患者以后的生活提高了保障,只要康復訓練的好就可以保證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斷肢再植手術在各種風險導致的斷肢上有很大的應用,應該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潘達德,顧玉東,侍德,等.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6,(03).
[2] 王棟,張海波,袁盼盼.18例斷肢再植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8(23).
[3] 張志敏,李俊明黃春觼,等.前臂斷肢再植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05).
[4] 黃宗銘.手外科斷肢再植手術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30).
[5] 張學芳.斷指再植30例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6(19).
[6] 王勇.手外科斷肢再植手術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