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偉
【摘 要】目的:探討在關節鏡下微創LISS內固定治療股骨遠端C型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通過關節鏡監視下有限顯露骨折端,間接復位技術復位微創LISS內固定治療股骨遠端C型骨折(觀察組30例)與切開復位內固定(對照組30例),比較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記錄骨折愈合時間及并發癥。骨折愈合以臨床癥狀及X線表現為評定指標。按根據(HSS)評分標準從疼痛、功能、活動度、肌力、屈膝畸形及穩定性等方面進行評估。結果:觀察組優良率為93.3%,對照組優良率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10.8±3.2(周),對照組13.1±2.6(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關節鏡下微創LISS內固定治療股骨遠端C型骨折愈合時間短,膝關節功能恢復較好。
【關鍵詞】股骨髁;關節鏡;LISS;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7.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83-01
股骨遠端骨折是膝關節周圍的一種嚴重損傷,鄰近關節面,臨床治療較為棘手,是骨科的一大難點,非手術治療難以達到關節面解剖復位 ,而且長期臥床和超關節制動,并發癥的發生率極高,而隨著內固定器材的改進和手術技術的發展,治療方法已從保守治療過渡到積極的手術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與方法:
本組60例 男 35例 女25例? 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為 34.3士 4.2歲,左膝 35例,右膝 25例,所有骨折均有一定程度移位,不合并韌帶損傷及其他骨折。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關節鏡下微創LISS內固定組30例 對照組:切開復位內固定組30例,均為新鮮骨折,兩組患者術前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
1.2手術方法:
1.2.1常規關節鏡檢查,處理關節內損傷,如交叉韌帶、半月板,骨軟骨剝脫等。關節鏡監視下點狀復位鉗復位股骨髁關節面,予以克氏針臨時固定。退出關節鏡。取股骨遠端外側切口,不切開關節囊,有限顯露骨折端通過間接復位技術復位股骨髁上骨折,糾正肢體短縮、旋轉及膝內外翻,以骨折長度將Liss接骨板經股外側肌下插入至骨折近端皮質旁,不剝離骨膜。克氏針臨時固定,C型臂透視下見骨折復位及鋼板位置均滿意,與骨折近端及髁部經皮分別擰入4-5枚AO自動型鎖定螺釘。放置引流1根,逐層縫合。
1.2.2對照組:采用股骨外側髕旁切口,切開關節囊,顯露股骨遠端關節面,直視下復位。
1.2.3術后處理: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時拔除引流管,麻醉過后即行股四頭肌功能練習,膝關節被動功能練習。術后定期復查X光片(每月1次),記錄膝關節功能及骨折愈合情況。
1.3療效評定
比較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記錄骨折愈合時間及并發癥。骨折愈合以臨床癥狀及X線表現為評定指標。按根據(HSS)評分標準從疼痛、功能、活動度、肌力、屈膝畸形及穩定性等方面進行評估。評分:≥85分為優,70 ~ 84,分為良,60 ~69分為可,< 60 分為差;其中≥70 分者,納入優良組,<70 分為非優良組。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資料和數據輸入數據庫,采用SPSS(Statistica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x)±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或Wilcoxon秩和檢驗(不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
2 結果
2.1骨折愈合時間:
隨訪60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兩組患者均無感染、傷口不愈合等并發癥。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10.7±3.3(周),對照組13.2±2.5(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2.2膝關節HSS 評分:
觀察組:優22例、良6例、中1例、差1例,優良率:93.3%。對照組:優18例、良7例、中3例、差2例,優良率83.3%。提示關節鏡下微創LISS內固定組膝關節功能恢復更好。
3 討論
AO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由接骨板和鎖定螺絲釘組成。LISS在骨折遠端提供良好的穩定性,尤其在骨質疏松及嚴重粉碎骨折的患者中,更顯示其獨特的生物力學特征。螺釘與鋼板鎖定為一整體,其固定形式相當于內固定的外固定支架,在股骨干骺端可由多枚鎖定頭螺釘以分散或匯聚方向與鋼板鎖定,提供角度穩定性,鋼板可由肌肉下植入,對軟組織干擾小。Mueller等比較了LISS和鋼板生物力學特征,結果顯示LISS在抗旋轉能力上明顯強于鋼板在骨折遠端提供良好的穩定性,尤其在骨質疏松及嚴重粉碎骨折的患者中,更顯示其獨特的生物力學特征。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鋼板作為一種新型內固定系統,正是迎合這一理念而產生的。
本研究采用關節鏡復位,采用關節鏡下復位,具有以下優點:一是避損傷關節結構,減少關節內粘連,早期恢復關節功能;二是可探查關節內結構,對交叉韌帶、半月板及軟骨剝脫等一并處理;三是反復沖洗,可以去除凝血塊、纖維素及骨軟骨隨屑;這些組織殘留在關節腔內極有可能引起關節絞鎖和軟骨磨損,刺激滑膜組織造成關節粘連、腫脹、疼痛;四是關節腔基本不暴露,感染機會小,有利于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Dhillon MS,Cheema US,Patel S. The outcome of unstable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treated with reverse LISS plates [J]. Injury,2017,48(2):563 -564。
[2] 章維新,孔 楊等 LISS 鋼板治療股骨遠端 C 型骨折手術技巧的探討西南軍醫 2017 年 9 月 第 19 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Vol. 19,No. 5,Sept.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