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祥
摘 ?要:體育被列為中考考試的項目,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這就導致初中生對體育學習和參與過程當中,產生動機異常的情況。所以本文基于體育應試教育背景下,對初中生體育動機發展方向進行思考。
關鍵詞:體育應試;初中生;動機
引言:
體育對初中生來說比較重要的,它主要能夠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巧。但由于現代體育應試背景之下,部分學生對身體素質要求與運動技巧并不感興趣,學生主要想通過體育學習提高中考成績。然而,這種功利化觀念不利于學生的體育學習與相關品德的發展。所以,本文將從體育應試對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影響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促進初中生體力動機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體育應試對學生體育學習產生的影響
(一)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體育應試措施主要是想增加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在追求學生基本身體健康的同時,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以及健康的行為意識,從而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以及高尚的體育品德。但是,在初中生眾多的學習壓力之下,又采取了體育應試措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在體育應試的背景之下,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觀念也隨之改變,不再以發展自身健康能力為目的,更多以應試學習為目的。而學生在教師與家長的督促之下,又獲得了更多的外在壓力,使得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產生了功利性動機,并且對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隨之下降,最終使得體育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二)不利于學生對體育健康知識的學習
新課標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當中指出,學生要學習和體育與健康相關的運動知識、運動損傷預防以及解決知識、衛生知識、營養知識以及自我保健和心理健康的知識,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素質,養成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學生自身內在的體育動機。但是,在應試背景之下,教師主要對中考應試的體育項目進行指導與教學,對體育課堂當中應有的體育知識與健康教育采取了忽略,這樣不利于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與學習,更使得學生缺乏自我保健與健康運動的知識。
(三)使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難以提高
初中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還尚未形成,所以,每一學科的教師都提倡對學生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相關的德育元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在體育教學中也應該如此,通過組織體育比賽或者開展體育活動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重視自身身體素質的意識,提升體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并且發揚相應的體育精神,以增強規則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但是在應試教育當中,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產生了偏差,難以正確對待體育學習,使得相關的學科核心素養難以提高。甚至更為不利的現象是,某些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中考體育成績使用興奮劑,這樣的方式不僅影響了初中生的道德觀念與品德修養,還傷害了青少年的身體,體育核心素養發展更無從談起。
二、促進初中生體育冬季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將體育應試作為學習導向
教師要善于將體育應試措施作為初中生學習體育的導向,用應試分數來刺激學生,從而對其產生引導作用。學生不斷提升對體育學習與鍛煉的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在體育運動過程當中體驗到體育的魅力。例如,在體育應試項目當中,有跳繩這一考試內容。在進行跳繩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其作為學習導向,讓學生認真學習跳繩的技術與動作要領,注意單人跳繩時,手腳配合與協調的技術方法。在練習過程當中學會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鼓勵并相互學習。在進行跳長繩與雙人跳的過程當中,訓練學生對節奏與速度的感知,從而提升跳繩的能力,逐漸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意義。
(二)重視相關的體育健康知識教育
針對上文中所說的體育教學影響使得學生缺乏體育健康知識,對此,教師應當對學生采取專業的健康知識教育,樹立初中生自我保護的意識,結合營養衛生以及保健等健康知識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將體育應試的壓力放在一旁,培養學生健康體育心理以及良好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在人教版初中體育教材當中,前四章都是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鍛煉意識,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進行教學。在體育應試背景下,對初中生進行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體育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教會學生調節自己的情緒,注意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在體育學習過程當中培養自身的意志品質,從而加深相關的體育健康知識學習與認識。教師一定要對這幾章的學習予以重視,只有讓學生掌握好這幾章的理論知識,才能夠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當中逐漸提高自身能力。
(三)加強體育教學中品德的教育
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對體育品德的教學,引導學生發揚體育精神體育道德以及相關的體育品格,不能夠出現考試作弊等違法道德觀念的現象,使得學生有正確的競爭意識以及考試認知,以此加強自身的品格修養。同時,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及師德風范發揮示范作用,以個人魅力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的體育品德修養。
結束語:
中考體育改革能夠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但是很容易使得初中生的體育動機不純,擁有過分的功利化觀念,不利于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教師要針對這一情況進行優化教學,將正確的體育教學策略運用與課堂當中,促進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由此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促進相關知識的學習,繼而培養具有深厚的體育健康知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耿常樂.體育中考對學生鍛煉動機、鍛煉行為影響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8.
[2]劉堅.不同時間中等強度體育鍛煉對初中生執行功能與學習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6.
[3]俞福麗.初中生體質健康與文化成績的相關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06):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