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曉麗?劉潔華


【摘 要】目的:探究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在下肢動脈閉塞癥患者介入術后留置動脈鞘管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在我科行介入術治療并留置動脈鞘管的48例下肢動脈閉塞癥病人隨機分2組,各24例,對照組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動脈鞘管留置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83%,較對照組的75.0%顯著升高(P<0.05)。結論:實施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減少下肢動脈閉塞癥介入術后留置動脈鞘管并發癥發生,縮短導管留置時間,同時還可改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醫護一體化;下肢動脈閉塞癥;動脈鞘管留置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07-01
下肢動脈閉塞癥主要是指下肢動脈形成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閉塞等病理改變的一種肢體缺血性疾病,臨床表現為下肢腫痛、間歇性跛行、組織壞死等,嚴重影響患者肢體活動。介入留置動脈鞘管溶栓是臨床治療下肢動脈閉塞癥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用藥量少、直接作用患處等優點,效果顯著。但在治療過程中,保證動脈鞘管功能正常是溶栓治療成功的前提,因此加強管道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1]?,F為探究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在下肢動脈閉塞癥患者介入術后留置動脈鞘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特作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科行介入術治療并留置動脈鞘管的48例下肢動脈閉塞癥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2組,每組各24例,對照組有16例男,8例女,年齡52~80歲,均齡(67.05±5.66)歲,病程4h~92d,平均(14.31±6.47)d,病變位置:15例雙下肢,4例右下肢,5例左下肢;觀察組有20例男,4例女,年齡50~80歲,均齡(67.81±5.24)歲,病程6h~88d,平均(13.98±6.90)d,病變位置:13例雙下肢,6例右下肢,5例左下肢,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未見有顯著的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每名責任護士管理8名患者,遵醫囑予以治療,并進行健康教育,且在管道留置期間妥善固定動脈鞘管、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下肢皮膚變化狀況,預防并發癥并及時予以處理。
在上述基礎上,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具體方法: (1)成立醫護小組:根據醫師、護理人員的專業、特長優化組合,將介入醫師與經過介入??谱o理培訓的護理人員組合起來構成醫護小組,全程參與患者溶栓治療。(2)醫護協作內容:①醫護小組共同查房,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其個體化需求,同時護理人員參與治療方案的制定,全面了解病人的治療經過,便于其及時發現病人病情變化,為醫師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而醫師也對動脈鞘管護理方案制定提出針對性建議,切實保障管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②醫護小組在查房期間就體位變化、飲食、運動、置管自護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問題一同與患者交流溝通,解答患者的疑慮,并發放動脈鞘管護理宣傳冊,同時注意病人的心理狀態,穩定其情緒,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③護理人員每日與查房后及時與醫生交流,就病人的疼痛程度、藥物使用種類劑量以及潛在的隱患等個體化情況進行討論,做好準備工作。④每日與意識一同評估患者動脈鞘管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必要時予以藥物預防干預,同時向病人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告知可能出現并發癥的原因、處理對策以及預防措施,引起病人和家屬的重視。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病人動脈鞘管留置時間;②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穿刺處血腫、過度灌注綜合征、出血、藍趾綜合征等。③對比兩組病人滿意度,選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從護理工作態度、護理宣教、護理專業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少于60分不滿意,61~80分尚滿意,大于80分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0.0軟件,計數資料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動脈鞘管留置時間對比
觀察組動脈鞘管留置時間(30.97±3.92)d,較對照組的(35.95±6.98)d要短,差異明顯(t=3.048,p=0.004)。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4.17%,較對照組25.0%顯著降低(x2=4.181,p=0.041),見表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83%,較對照組的75.0%顯著升高(x2=4.181,p=0.041),見表2。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予以責任制護理模式,只是遵醫囑實施治療,護理工作較為被動,既易導致護理風險事件,也易引起患者不滿。而醫護一體化是一種先進的護理理念,注重將護理人員以及臨床醫生充分關聯起來,將患者置于中心位置,通過相互配合、協作為患者提供更為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進而提高醫療質量[2]。本研究觀察組在實施醫護一體化過程中,通過醫護共同查房,使醫護患三者之間的信息互通,利于疾病的及時治療與護理,促進疾病早日康復;而且通過醫護協作可讓醫師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便于及早發現病情異常,提早做好相關預防工作,減少并發癥發生。此外,病人在醫護一體化的護理下可會對治療、預后等有所認識,心理處于主動配合狀態,有利于其身心康復,縮短治療時間[3]。結果也表明了,實施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減少下肢動脈閉塞癥介入術后留置動脈鞘管并發癥發生,縮短導管留置時間,同時還可改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楊潔.下肢動脈閉塞癥介入術后留置動脈導管溶栓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
2014,30(10):119-120.
[2] 唐小卓.醫護一體化提高危重癥患者管理質量[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5):70-72.
[3] 李巧玲,林大偉,于永紅,等.醫護一體化服務模式在改善醫患關系中的作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6,2(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