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狄

【摘 要】目的:探討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受診治的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n=58)采用常規植皮術對患者治療,研究組(n=58)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患者實施治療。結果:對照組的創面愈合時間比研究組顯著較長;術畢后對照組創面感染等不利事件均高于研究組發生的例數;對照組的治療療效也明顯低于研究組采用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效果者的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清除細菌及壞死細胞,加速創面愈合,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
【中圖分類號】R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27-02
常規方式是換藥及加壓包扎等來處理植皮術后的創面,由于在愈合過程中,表面有大量潰爛滲液滲出及需頻繁換藥處理,使患者極易進行一步感染,影響其修復效果。所以研究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1]。基于此,學者通過對照試驗采用VSD對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患者進行治療對臨床效果的影響,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應。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治療的106例患者進行對照實驗,隨機分為研究組(n=58)和對照組(n=58),燒傷面積2%~18%TBSA,均為深Ⅱ度燒傷。其中研究組患者為男35例,23例,年齡18~59歲,平均(43.51±5.28)歲;平均燒傷時間(5.42±2.61)h,其中化學燒傷10例、熱液燙傷17例、電灼傷8例、火焰燒傷23例。對照組患者為男37例,女19例,年齡20~68歲,平均(43.71±5.43)歲;平均燒傷時間(5.86±3.09)h。經檢驗,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時均嚴格清創,徹底止血等輔助性治療,為觀察組進行下一步的常規植皮術做準備。研究組將VSD敷料按創面大小修剪貼附于創面并縫合,覆蓋范圍應大于植皮區域1cm左右,確保敷料與創面充分接觸。進行透明敷料固定處理,連接負壓引流裝置,壓力保持在-10.67kPa上下,觀察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治療7d左右除去泡沫敷料及紗布觀察患者愈合情況。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后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無效例數,通過對比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感染等不利事件發生例數作為觀察指標[2,分析其治療效果。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進行t檢驗和x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x2=6.58,P=0.01)。見表1。
2.2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在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手術治療后的愈合時間:研究組(12.68±
7.91)d,對照組(18.62±10.54)d;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3創面感染等不利事件發生例數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圍術期內有2例,對照組有12例,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有效修復燒傷的的新型治療術[3],相比傳統的治療方法清潔傷口,頻繁換藥,待組織細胞生長在進行植皮術修復,其能完全隔絕周圍微生物的進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且營造一個負壓環境,減低傷口周圍腫脹,促進了局部的血液循環,防止積血,有效提高深Ⅱ度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給予常規植皮術進行治療,研究組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深Ⅱ度燒傷患者實施治療,其研究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術后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感染等不利事件發生例數來作比較,研究組的愈合時間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發生的感染事件均低于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對深Ⅱ度燒傷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效清潔創面、加快了創面組織的自我修復速度、治療時間短及感染率低等優點,使病癥得到緩解甚至痊愈,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魏漢濤.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7,6(1):38-40.
[2] 楊艷霞.深Ⅱ~Ⅲ度燒傷創面病人削痂植皮聯合負壓創面治療技術的回顧性分析及臨床可行性研究[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8,40(4):397-400.
[3] 徐建軍,李林輝,張鵬,等.薄層削痂及井網劃痕術聯合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早期中小面積深Ⅱ度創面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醫生,2018(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