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橋鳳 趙鈞
摘 要: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立體化教學已經成為新形勢下的一種趨勢。立體化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全面探討了立體化教學方法的主要內容,對于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開展立體化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立體化教學;意義;內容
1.立體化教學的內涵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學生希望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原來以課本、粉筆和黑板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教學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教與學的需要,立體化教學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是在教學活動中能使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等得到協調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立體化教學”就是要根據課程的特點、規律和教學目標,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集成教學資源,形成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的全方位、多層次和網絡化的教學新模式。
2.實施立體化教學的意義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有利于開放教育、素質教育的發展;立體化教學有利于形成學生自主式、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的教學新理念;立體化教學信息源豐富、知識量大,有利于理想教學環境的創設;立體化教學的運用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體化教學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3.立體化教學方法的主要內容
3.1教學目標的立體化
立體化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要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采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2教學內容的立體化
教學內容的立體化有兩層含義:一是重新整合課程的教學內容,突出時代特征,吸收理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指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從教材的建設上,不僅要有主教材,還要有相應的輔助教材;不但要單一的紙制教材,還要有相應的PowerPoint電子教案,使用動畫、仿真和可視化技術的教學課件。教師應在選定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吸取其他各類教材的優點,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講到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以以學校周邊的工廠為例;同時,在課堂上應該開展一些實踐教學環節,比如說計劃方案的制定、激勵方案的制定、沙盤模擬等;建立精品課程網頁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答疑以及提供該學科前沿知識和相關的課外資料。
3.3教學手段的立體化
“立體化”教學手段是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結合,不僅有傳統的語言、文字、掛圖等手段,更要有效地應用幻燈機、投影儀、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 機、DVD 機、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及多媒體技術,使教學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把抽象的東西變具體,將用語言難于描述、表達的知識點輕松直觀、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來,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寓教于樂。在備課時應根據各種媒體的特點及師生互動的需要,選擇最佳媒體組合來實現目標。比如在《管理學》案例教學中,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詳細了解案例和案例的背景知識,加深學生對案例的理解和對案例展開討論、分析。
3.4教學方法的立體化
立體化教學促使了教學方法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同時應根據具體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用“講授法、誘導性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專題講座”相結合的立體化教學方法。
講授法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運用簡練準確的語言,向學生解釋概念、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管理學”課程中對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進行解釋、分析、論證時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理論講授中有些概念、原理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地講解,很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而采用誘導式教學法就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講得生動有趣和通俗易懂。誘導式教學法是在傳統的講授法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點撥、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而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一般來說是在講授的過程中,由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尋求答案,然后教師再歸納、總結。比如說講到計劃這一章,可以先讓學生回顧他們是如何制定計劃的,執行的情況如何,然后引導學生如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這樣就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生主動參與,利用自己所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對案例進行學習、思考、分析、研究和辯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對策,從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案例教學,不僅煅煉、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使學過的理論知識得以理解和鞏固。比如講完“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這一章,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相關的案例,然后讓學生分析在案例中體現了哪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企業沒有遵守的,應該如何改進。 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而且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圍繞教學內容所涉及的某些現象和問題,通過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探討、辨析乃至爭論,從而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達到共同研討、相互啟發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在于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利于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道德和社會責任”這一章中,筆者組織學生對“承擔社會責任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還是來自于道德的約束”進行討論,事先布置學生自學相關的知識和搜集相關的資料,并進行思考。結果發現,學生的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對相關教學內容掌握的很好。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其中只起引導、點撥、掌舵的作用,學生在商討和辯論中掌握知識。
情境教學法是指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情境教學法可考慮采取以下模式:第一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誘導學生進入情境;第二步,根據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第三步,學生討論、分析;第四步,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整理和總結。
可以邀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到學校講專題、作報告、談經驗、分析管理案例。讓學生了解企業管理的實際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強化和修正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的管理知識與技能。
3.5課程考核的立體化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指導和督促學生系統地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靈活運用的能力。鑒于學生考核的重要性,課程考核也應立體化。考核內容不僅要包括考試成績、上課考勤、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而且應包括課后閱讀筆記、實踐課成績等多項內容。
參考文獻:
[1] 孫晶言. 管理類課程立體化教學的理念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
[2] 張艷麗. 多模態理論視域下的高校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
[3]羅梅.商務英語“1+5”立體化教學構建[J].廣西教育,2015
作者簡介:
徐橋鳳,(1979-),女,畬族,廣東省南雄市人,本科,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講師,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
趙鈞,(1977-),男,漢族,青海省西寧市人,研究生,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講師,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