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林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因為,互聯網技術應用產生的新的經濟形態也給傳統實體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網絡金融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結合的產物。本文主要分析網絡金融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金融;互聯網經濟;實體經濟
網絡金融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網絡金融是互聯網經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過不斷發展之后同樣也成為了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金融的影響下,很多傳統金融業務都可以在網絡金融得到實現,并且效率更高,這使得網絡金融能夠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一、網絡金融的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強大了互聯網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購物方式、付費方式、出行方式。互聯網技術衍生的互聯網企業快速崛起,強力沖擊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也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革升級,力求發展。以網絡經濟為代表的新的經濟模式對經濟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經濟正對傳統經濟產業造成實際性的打擊,網絡零售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實體商店被淘汰。網絡經濟發展加速了我國產業的分化、轉型和升級,實體經濟產業迫切的需要改革轉型適應時代的發展[1]。
網路經濟主要的生產、分配及消費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依托于互聯網技術,以技術創新和知識運用作為武器,網絡產品、流通、支付為主要的內容。網絡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網絡金融已經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從最開始支付、對賬功能,到現在網絡貸款、理財、保險、證券功能等等。網絡金融是互聯網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網上購物產生的虛擬付費方式被應用到線下,支付寶、微信等手機付費方式成為主流,以支付寶為例,支付寶背后的螞蟻金服就是一個發展成熟的網絡金融代表,不僅提供支付寶付費方式,生活繳費、物流快遞等,還提供小額貸款、提前消費貸款、理財;與實體金融合作推出金融保險產品;研發金融產品相互寶等;用戶還可以線上參與各種公益活動。
二、網絡經濟存在的優缺點
(一)網絡經濟存在的優點
網絡經濟的快速便捷性是實體經濟給不了的,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任何想要的產品,只需要等待物流送達的時間即可,甚至隨著外賣行業的興起,用戶的一日三餐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這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約了時間,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便利。另外快速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功能,使得網絡經濟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大大縮減處理信息的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強勢的滲入到各個行業,不論是商業、金融、媒體、制造也等等,都已經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滲入升級改革,不論是銷售方式、辦公軟件、營銷模式這些都全應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有效利用,是產業升級改革的必須選擇,以合作融合的心態接受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影響和沖擊。
網絡經濟具有持續發展的條件。網絡經濟是社會和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本質上來說是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只要科學技術還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那網絡經濟就不會停止發展的腳步,這種不被時代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具備了蓬勃的生命力。
(二)網絡經濟存在的缺點
網絡經濟發展到現在,因其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增加了網絡經濟的風險性。互聯網交易買賣雙方都是通過網絡聯系,不用見面就可以完成交易,在此過程中由于無法當面確認很多事宜,導致網絡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網絡犯罪也頻繁發生。現在頻頻出現的小額貸款陷阱,就是網絡金融帶來的可怕的后果。另外,信息曝光風險也是網絡經濟存在一大隱患,在交易的時候網絡運營商會查詢用戶的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等,相當于所有接觸過互聯網的用戶都無條件上交給互聯網自身的信息。一旦出現信息泄露將會給用戶帶來人生財產的影響[3]。
網絡存在的風險會影響到實體經濟,現目前我國關于互聯網經濟風險的預防體制還不夠成熟,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經濟一旦發展嚴重的金融風險,后果也會很嚴重。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問題是網絡金融的重中之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網絡金融領域的體現。
三、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
網絡經濟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很多的沖擊,很多實體企業因為互聯網企業快速占領市場份額,來不及改革就已經被淘汰。但網絡經濟對于實體經濟也是一種機遇,互聯網的崛起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新興的科學技術,互聯網經濟的互聯網金融可以服務于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帶來資金和其他金融服務。從網絡金融的角度去探討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以從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個方面去分析。
(一)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
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產生的正面影響是主要方面,雖然實體經濟受到網絡經濟的沖擊比較大,但大多存在與服務行業,傳統的制造業受到影響比較小,所以,制造業不會被互聯網經濟所取代。而網絡金融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為這些實體經濟服務的。首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很多商業模式發展創新,網絡金融也大幅度的提高傳統金融的服務效率,金融的效率提高不但節約了金融的服務成本還讓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的優化。互聯網和金融持續不斷的融合,使得網絡金融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和服務也在不斷升級創新,線下的傳統金融模式都開始紛紛轉做線上金融。也就是說過去傳統金融的轉賬、理財、貸款、保險等所以金融業務網絡金融都可以實現了,那實體經濟想要融資貸款、投資理財也可以通過網絡金融實現,并且效率比以往傳統金融更快。網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質上是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的。
其次,互聯網經濟為傳統的實體經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實體經濟可以實現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共享兩個渠道的客戶來源。隨著互聯網與國民經濟的結合程度日益加深,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這些都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很多經濟幫扶政策也通過互聯網得到實現,例如,現目前如火如荼的扶貧政策,在互聯網的支持下,牽動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生產農副產品、地方特色產品,再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拉動貧困地區的人均GDP實現脫貧。這些都是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網絡金融的發展而產生的結果。在網絡金融的作用下,很多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尋求與實體經濟的深入合作,讓網絡經濟可以參與提高生產要素的效率,提高技術水平,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二)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網絡經濟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的沖擊力,很多人普遍認為實體經濟發展緩慢是因為互聯網的分割市場、搶奪客戶的原因。雖然這也是既定事實,但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其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運用使得很多傳統的實體經濟不得不進行升級轉型,而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不僅要敢于嘗試不怕失敗,還是開拓創新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另外,互聯網經濟對于傳統制造也的沖擊不大,但對于服務業、零售行業確實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很多低層次的分銷商甚至在網絡和終端的交易中都找不到自身的位置,從而被淘汰;而電商的低成本銷售使得很多實體店鋪難以存活,只能紛紛轉型做線上銷售,長此以往,確實不利于實體零售業的發展。
四、實體經濟的發展
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分流了大批的客戶,網絡購物商品種類繁多,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全球商品,而且網絡銷售相較于實體銷售成本更低,因而價格也更加便宜,由網絡經濟帶動起來的物流行業、外賣行業也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反觀實體經濟,由于實體經濟從生產加工到運營銷售,各個環節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大,回報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現階段的實體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很多企業步步為營,縮減成本,不敢貿然擴大企業規模。
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的發展不平衡,跟大量的資本在金融行業流通有關,資本一直在金融行業逗留,現實企業的融資就會比較困難,而金融行業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實體經濟與房地產經濟的資金不均衡現象也是制約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房地產經濟GDP一直居高不下,房價不斷攀升,投資者愿意把資金投入房地產,銀行也愿意貸款給房地產,大量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行業,可供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便十分有限了。而且房地產的利潤高很多企業都紛紛投資到房地產,在產品研發、新技術推廣上反而沒有投入這么多資金,企業實力得不到提升,自然競爭不過網路經濟。
實體經濟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網絡金融成為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讓互聯網技術成為改革創新的力量。而網絡金融也應該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充分了解當下的經濟金融形勢,理解實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建立網絡金融幫助實體經濟的體系,借助信息化技術,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降低生產成本的投入,使實體經濟能夠借助網絡金融創造價值。實體經濟需要在市場上找準自身價值,不因為市場的偏向而放棄創新做實業,踏踏實實的研發產品和技術,融合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改革升級,成為創新型企業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出路。
綜上所述,雖然,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互聯網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實體經濟,但更多的是為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科學利用互聯網技術轉型,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然出路。
參考文獻:
[1]姜媛元.網絡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探究[J].現代商業,2018(35):80-81.
[2]周子鈺.互聯網金融中實體經濟促進作用解析[J].經貿實踐,2018(01):144.
[2]靳晶.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