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目的:觀察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的護理效果。方法:將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兩組,兩組患者分別應用針對性護理和常規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功能Harris評分為(89.3±4.9)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8±8.4)分,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術后并發癥患者2例,其中感染1例,壓瘡1例,發生率為6.1%,對照組術后并發癥患者6例,其中關節脫位2例,感染1例,壓瘡1例,尿潴留2例,發生率為18.2%,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性護理應用與老年股骨轉子見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效果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肢體功能,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股骨轉子間骨折;髖關節置換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74-01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發生于股骨干與股骨頸連接處的轉子窩骨折,屬于關節囊外骨折,其病死率較高。老年人群由于身體機能衰退,且常伴隨骨質疏松和髖周圍肌肉退化等情況,在遭受意外傷害后,易發生股骨轉子間骨折,因此股骨轉子間骨折多發于老年患者[1]。目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方法以髖關節置換術為主。髖關節置換術雖能改善患者肢體功能,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但術后易給患者帶來諸多并發癥。為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我院選取6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兩組,兩組患者分別采用針對性護理和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33例患者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7.5±2.3)歲;對照組33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62-76歲,平均年齡(66.4±3.2)歲。從年齡和性別看,兩組患者差異不顯著,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
選入標準:患者年齡60-7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轉子間骨折診斷標準;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均已知情、同意。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圍術期衛生與飲食方面指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與手術重要性的的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方法。
1.2.1術前護理方法
有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睡眠、肢體情況、飲食、疾病史及相關藥物治療情況,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術前、術后護理計劃。由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前訪視,介紹手術環境、手術流程等相關注意事項,消除患者術前不安、緊張等不良情緒,建立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指導患者進行包括四頭肌的舒展收縮運動、關節屈曲運動、正確呼吸與咳痰及練習床上大小便在內的等術前訓練。
1.2.2術后護理方法
為加強患者的營養和鈣吸收,對患者髖關節進行針對性保護,不同體位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如平臥位時,患者需將患肢放于外展位,側臥位時,患者需避免盤腿或內旋,為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防止出現關節脫位情況,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
1.3觀察指標
應用Harris評分評估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情況,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關節脫位、壓瘡、尿潴留及感染,計算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軟件分析數據,評分等數據用計數資料(x±s)表示,并發癥發生率用計量資料(n,%)表示,用卡方及t檢驗,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功能Harris評分為(89.3±4.9)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8±8.4)分,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2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患者2例,其中感染1例,壓瘡1例,發生率為6.1%,對照組術后并發癥患者6例,其中關節脫位2例,感染1例,壓瘡1例,尿潴留2例,發生率為18.2%,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關節囊外骨折,也稱股骨粗隆間骨折,骨折位置為血運豐富的松質骨。由于老年人群機體功能衰退,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見的疾病。股骨粗隆位置血液運行較為豐富,雖容易愈合,但卻易引發髖內翻情況[2]。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主要采用內固定的常規手術治療。長期臥床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由于抵抗力差,易出現骨質疏松、呼吸、泌尿系統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心腦肺栓塞等疾病,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加強老年股骨轉子見骨折患者的護理是至關重要的。
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功能Harris評分為(89.3±4.9)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8±8.4)分,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通過術后康復訓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體功能。觀察組術后并發癥患者2例,其中感染1例,壓瘡1例,發生率為6.1%,對照組術后并發癥患者6例,其中關節脫位2例,感染1例,壓瘡1例,尿潴留2例,發生率為18.2%,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通過監測患者各生命體征,并進行無菌操作,有效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總之,針對性護理應用與老年股骨轉子見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效果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肢體功能,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扁江亭.探究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應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v.18(27):111+118.
[2] 張紅英,王芳平.針對性護理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療效的影響[J].海軍醫學雜志,2017(1).
[3] 李國麗.針對性護理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髖關節置換術療效的影響[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24):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