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晃向
摘 要:企業應用融資租賃的目的在于規避風險,縮短資金占用周期。由此可見,融資租賃在企業經營與發展占重要地位,也是金融服務業的核心環節。融資租賃一經出現便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好的為企業保持了技術及設備上的優勢,為企業的資產管理創造了更為理想的條件。融資租賃包括簡單融資租賃、項目融資租賃和杠桿融資租賃等諸多形式。企業會按照自身需求和發展狀況選擇合適自己的租賃方式,不同的租賃方式取得的效果不同,也會給企業的經營及財務管理帶來不同的影響。
關鍵詞:融資租賃;企業經營;財務影響
融資租賃并不是由我國興起的概念,而是從國外引入,其特征較為特殊,具備雙重屬性,兼顧融資與融物兩種。企業的發展與建設勢必會涉及到盤活資產、資源配置等細節性的工作,而融資租賃的應用剛好可以幫助企業達成這一目標,完成技術與設備的快速更新。企業應用適當的融資租賃形式后,產品的換代周期不斷縮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也越來越理想,其優勢遠高于傳統的銀行借款。無論是在降低資產成本,還是在緩解資金流過程中,融資租賃都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們不能被融資租賃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完全局限于融資租賃的優勢當中。這是因為融資租賃也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應審慎對待,深入了解并掌握融資租賃的積極影響與負面作用,制定風險措施與防范機制,徹底消除因融資租賃而帶來的風險,維護企業運行安全。
一、融資租賃的內涵與類型
融資租賃的輻射面積相當大,作為一種非銀行金融形式,為供需雙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合作渠道。在融資租賃的模式下,出租人購買的設備需要滿足承租人的要求,合同由出租人和第三方機構簽訂,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間簽訂的合同為設備的租賃合同,包括設備租金和期限等。現有的融資租賃分為國際融資轉租賃、項目融資租賃、回租融資租賃幾種類型,還有簡單融資租賃和委托融資租賃等,承租人和出租人會按照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融資租賃方式。融資則與融資租賃不同,只能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形式。可將業務分類作為指標劃分融資,分別為出租回售、直接融資租賃和分成租賃等。作為一種新發展起來的產業,融資租賃快速搶占了金融市場的份額,覆蓋了融資、融物與貿易、技術等諸多內容。融資租賃具備較為特殊的特征,完成了融資與融物的結合,一旦發生問題,租賃公司可直接回收租賃物,并擁有處理租賃物的權利。與此同時,融資租賃不會對企業提出過高的要求,準入門檻較低,多用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當中,可以說為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建設贏得了更大的空間。
二、融資租賃的優勢與作用
如今,融資租賃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常用形式。對于企業而言,融資租賃可以縮短設備的更新周期,保障企業不會因設備老化和技術落后而失去競爭優勢,另外,融資租賃可以提升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促使企業以更快的速度盤活存量資產,防止產生資金缺口或資金鏈斷裂的問題[1]。合理應用融資租賃后,企業會擁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更新和設備改造,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更快的完成產業升級與資源配置,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位置。資金流動性的提升會給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流動資金,使企業資產以更加活躍的狀態為企業的建設與發展服務。最重要的是,融資租賃具備一定的選擇性,例如,租金比例或者留購方式等,都可圍繞企業的需求和能力適當調整。從而協助企業更好地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控制資產負債率,規避經營與資金風險。
三、融資租賃對企業經營局財務影響的研究
(一)影響企業的生產與經營
資金流動性會給企業發展帶來直接影響,所以企業總是在發展過程中想辦法盤活資金存量,提高資產流動性。售后租回是融資租賃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此種融資形式主要是針對承租方而言的,需要承租方在改變資產形式的基礎上降低對資產結構的影響。企業的資產是固定的,短期內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出售資產后企業的固定資產勢必會受到影響,貨幣資金隨之發生變化,但資產總量還會維持在原有的份額內。企業為了在融資租賃過程中達成增加貨幣的目標,會在完成租賃形式的選擇后延長租金支付周期。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的資產所有權會因為資產出售而發生變化,且多數采用融通資金的方式來優化財務結構。企業的生產運行情況始終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可能會隨著市場發展形勢而發生變化,也可能會受到設備與技術的影響,所以說在出售資產的過程中,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生產順序都會被打亂。實際進行融資租賃的過程中,出租人與承租人需要共同完成資產的核算,這部分工作以承租方的固定資產為主,但是融資租賃并不會改變企業的平均流動資產,會讓承租方以更高的周轉率完成流動資產的周轉[2]。
(二)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
承租方與出租人之間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相對于出租方而言,承租方處于劣勢位置,信息量更少,很難了解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環境等重要信息,只能以被動的狀態參與到融資租賃當中,因為信息不對稱,也因為收入不確定,企業的融資租賃面對重重阻礙,還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測的風險,例如,財務風險和資金風險等。值得注意的是,財務風險并不會固定發生在企業融資租賃的某個環節當中,而是帶有不確定的特征,租賃資產余值估計、租賃資產購買方式或者租賃期確定等,均是財務風險的高發環節。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余值風險、現金流動風險和利率風險三種。
1、余值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余值風險代表著公允價值,從融資租賃開始,一直到租賃期滿,都有余值風險的存在。一般情況下,雙方會通過轉移風險的方式來控制余值風險,余值風險的轉移需要在約定期滿后進行,由承租人購買租賃資產,從而降低余值風險帶來的威脅。
2、現金流動風險
融資租賃需要在承租方與出租人達成共識,并在雙方合作的前提下進行,在此過程中,出租人需要提供設備和技術,而承租方需要按照合同支付租金。如果在雙方交易過程中發生市場經營變化,可能會導致承租方無法按照規定支付租金。通常,出租方會通過提前回收投資的方式來規避現金流動風險。正常情況下,融資租賃的期間不會低于五年,不會高于十年,而大部分租賃資產的壽命不會低于十年,導致承租方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現金流動性風險的發生概率大幅增加[3]。
3、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多發于企業融資租賃過程當中,是因為利率變化而給承租方帶來的經濟損失。一旦發生利率變化,承租方需要在融資租賃中支付更多的租金。正常情況下,融資租賃會以固定的利率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承租方需要支付的租金。但是在市場利率的影響下,企業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利率風險。承租方也會直接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利率上升會給承租方帶來有利條件,利率下降則會給承租方帶來經濟負擔,還租壓力越來越大。
4、承租方和出租方的財務風險
從出租企業而言,不斷增長的租賃設備會增加出租企業的長期債務,雖然會在完成租賃后收到相應的款項,但是應收科目卻大幅縮減,長期資產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融資租賃給承租方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利息、資產折舊和支付所得稅幾個方面。尤其是早期階段,融資租賃涉及到大額的折舊費用和利息數量,直接影響到承租方的利潤、經營業績還有融資能力。
四、控制融資租賃風險的策略
(一)利率風險的控制措施
實際控制利率風險的過程中,應確定合理的區間,圍繞選取的區間采取浮動利率,而區間內產生的利率風險則需要由承租方和出租人共同控制并承擔。如果超出預定范圍,需要雙方就利率風險的狀況進行二次協商,順利轉移并分散風險。還要善于利用風險工具,購買保險,為利率風險的轉移打好基礎。
(二)現金流動風險的控制措施
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所以由市場環境而引起的現金流動風險并不意外。企業應做好準備,時刻防范現金流動風險。當前,發生于融資租賃中的現金流動風險主要包括項目內風險和整體風險兩種。所謂項目內風險是因為收入的因素而引起的風險,除項目內風險外的所有風險均是整體風險。應對項目內風險的方式是有效的彌補資金缺口,如果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還款壓力,致使企業流動性風險越來越大。事實上,租賃期限與現金流動風險為反比例關系,隨著租賃時間的增長,企業需要支付的租金則越來越少,反之,企業需要在短期內支付大額租金。而在融資租賃前,企業應就實際情況籌劃租賃期限。盡最大可能將融資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圍,維護自身的現金流,規避現金流動風險。
總之,任何事物都具備雙面性,融資租賃同樣如此。適當應用融資租賃,選擇合適的融資租賃形式,會給企業發展提供益處。如果選擇失誤或操作不當,會使企業面臨風險,嚴重時陷入破產或倒閉的僵局。企業應以更加客觀的態度看待融資租賃,深入了解融資租賃,以自身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為主,制定恰當的防范機制,做好風險預警,防控資金和財產風險。利用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等智能化技術搜集數據,建立計量模型,更好地應對財務風險,圍繞金融市場發展狀況強化經營與管理,徹底消除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和資金風險,令融資租賃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正向作用。除此之外,企業應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融資租賃的開展與落實開創更加便利的條件,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原林.中小型融資租賃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18(4):87-88.
[2]梁曉鳴.中小型融資租賃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基于平安租賃的案例分析[J].中國商論,2018,No.756(17):86-87.
[3]蔣小軍.“營改增”新政下的融資租賃企業財務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8(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