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郭麗娟?郭冬梅

【摘 要】目的:研究系統護理干預模式在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4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在隨機分為實驗組、對比組之后,對兩組患兒采取系統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的各項護理指標做統計學處理,評價系統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以及各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實驗組優于對比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臨床上在針對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實施護理干預期間,系統護理干預的整體效果優于傳統護理模式,該護理方法有助于在短時間內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并縮短住院時間,滿足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需求,值得推廣。
【關鍵詞】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系統護理干預;住院時間;癥狀緩解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91-01
輪狀病毒腸炎是兒科常見病,該疾病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其中秋季發病率最高,發病后臨床表現包括惡心嘔吐、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等,加重患兒痛苦。針對上述情況,我院兒科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干預期間,對傳統護理手段進行改善,采用了系統護理干預模式,發現該護理模式具有滿意的近期效果,具有先進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擇42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所選患兒的入院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并遵照隨機原則平均分為實驗組、對比組。其中實驗組患兒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齡(3.6±1.7)歲。對比組患兒21例,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齡(3.4±1.6)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可以比較(P>0.05)。
1.2方法
對比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根據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的喜好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并向家長介紹相關藥物用量用法等。
實驗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接受系統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包括:(1)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在接觸患兒之后,首先觀察患兒的輪狀病毒腸炎疾病發展情況,在確定臨床癥狀后形成檔案;同時向患兒及家屬介紹醫院科室的相關資料,并根據醫師的方案簡單介紹我院輪狀病毒腸炎的治療內容,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2)飲食護理。護理期間按原則不予進食,但是需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對飲食方案進行調整,其中暫停食用乳類食品等,叮囑多食用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飲食期間堅持少食多餐,必要時可以根據營養師建議控制每日飲食量,避免因為大量飲食加重消化系統負擔。(3)臀部皮膚護理。輪狀病毒腸炎患兒主要臨床癥狀為腹瀉,隨著腹瀉次數增加會造成臀部紅腫、疼痛等情況,部分情況嚴重者可能發展為泌尿系統感染。因此在護理期間應該定期用溫水擦拭患兒臀部皮膚,并合理選擇無刺激性油膏涂抹;定期指導患兒翻身并對臀部相關部位進行按摩,強化血液循環效果。(4)細菌管理。在整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遵照無菌操作的相關內容,在接觸患兒前后做好手衛生;對于病房內的座椅等設備定期使用過氧乙酸熏蒸處理,降低交叉感染發生率,保證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治療效果。(5)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根據輪狀病毒腸炎的發病機制、傳播途徑、注意事項等幾方面進行宣教,采用一對一宣教方法,結合醫院以往成立案例,向患方介紹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飲食、關注飲食衛生、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等,從源頭上抑制輪狀病毒腸炎發生,保證兒童安全。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的住院時間以及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輪狀病毒腸炎患兒的護理資料進行處理,以t值檢驗差異,當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本次研究發現,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期間,系統護理干預的整體效果優于傳統護理模式,P<0.05,資料如表1所示。
3 討論
輪狀病毒腸炎在兒科較為常見,該疾病具有發病急的特征,發病后患兒臨床癥狀包括腹瀉、發熱等,病情加重會出現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等,對兒童成長不利。因此在臨床上需要積極尋找一種可以有效改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臨床癥狀的方法,進一步鞏固臨床治療效果[1]。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期間采用了系統護理干預手段,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兩組患兒在接受不同的護理干預后,其各項護理指標存在數據差異,其中實驗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發熱改善時間等指標優于對比組,P<0.05,證明系統護理干預滿足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需求。
根據我院實踐經驗,認為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期間,系統護理模式的先進性表現為:(1)系統護理模式能夠為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提供一個全面的護理干預環境,這種護理從患兒入院時就已經開始,護理人員通過評估患兒具體情況,確保各項護理手段符合患兒需求[2]。(2)系統護理模式體現預見性要求,護理人員重視通過健康宣教等方法引導患兒及其家屬正確認識輪狀病毒腸炎疾病,并對該病癥的發生發展、臨床干預等進行指導,有助于增強患方自我保健能力。(3)系統護理符合當前臨床的各項干預要求。護理人員考慮到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可能存在臀部皮膚紅腫等問題,加重患兒不適,影響依從性,因此護理期間重視對患兒的干預,通過擦拭、按摩等方法緩解患兒痛苦。
綜上所述,系統護理干預在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護理中具有滿意效果,因此應該成為臨床護理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余曉.護理干預對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治療效果、依從性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7):114.
[2] 楊利芳.系統護理干預在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4):2673-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