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當前創新3.0時代,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命題。近年來,云南省圍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推動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云南工商學院作為云南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院校建設單位,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合作發展新模式,積累和沉淀了豐厚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經驗,為其他本科院校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創新3.0;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
在當前知識經濟和創新3.0時代,為適應“一帶一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和關鍵價值取向。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為高校“轉設轉型”保駕護航,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等,學術界也對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但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性,各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云南省地處西南邊陲,受限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教育資源等因素,在高等院校數量、高等教育質量等方面與其他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云南省圍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推動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不斷拓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寬度、深度、廣度,積極推動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云南工商學院2019年獲批為云南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院校建設單位,學校通過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以創建一流應用大學為目標,按照“立德樹人、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培養“政治可靠、基礎扎實、專業過硬、特色鮮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培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合作發展的新模式,切實增強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云南工商學院在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做法和策略,值得同類院校學習、借鑒和參考。
一、優化專業結構,對接區域發展
云南工商學院制定《“十三五”專業建設規劃》、《本科專業建設管理辦法》、《本科專業設置與調整管理辦法》等,按照“分類建設、突出重點、培育特色”的原則,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學校現有專業建設條件、專業招生情況、畢業生就業質量等進行綜合分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專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加大對傳統專業的改造和調整力度,申辦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專業,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形成了現代服務類的新商科專業群、新工科類專業群、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群、教育類專業群、規劃工程類專業群、護理學專業、民族文化類專業群,較好地服務了國家“一帶一路”和云南“三個定位”戰略的實施,對接支撐了云南省“八大產業”、“五網建設”的發展。
二、創新課程體系,改革培養模式
為體現突出能力、強化應用、注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目標,云南工商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專業選修課”六個課程模塊,“軍訓與國防教育”、“社會實踐與認知實習”、“實驗實訓教學”、“工學交替專業實習”、“畢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六個實踐教學環節所構成的產教融合“六模塊六環節”應用型課程體系,加大了實踐教學比例和選修課程比例,并將社會實踐、職業生涯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同時多圖并舉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創新、強化過程考核,推廣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雨課堂”、“Seminar(研討課)”、“小組合作式”等教學方法,推行“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聯動,提升教學質量。
三、深化產教融合,構筑協同育人
云南工商學院堅持“依托企業、立足行業、圍繞應用、服務就業”的原則,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形成了“內部雙元,校企協同,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的育人模式。
“內部雙元,校企協同”是基于學校本位與企業協同的人才培養理念,由學校主導,企業協同,教學和實踐環節在校內共同開展的育人模式,主要由學校與企業共建學院和專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組建教師隊伍、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共同培養專業人才的育人模式。
學校經過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了以培養學生“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為兩個目標,以“學校和企業合作”為雙主體,以“專業實習和綜合實習”兩階段為載體,分層次搭建了學習與工作實習實訓相結合的“工學交替產教融合”模式,即“兩目標、雙主體、兩階段、學訓結合”的“工學交替、產教融合”模式。
四、堅持勵志教育,注重文化傳承
勵志教育,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云南工商學院高舉“應用型”大旗,形成了“以需定產、雙師團隊、精彩課堂、勵志教育、仿真實訓、聯合培養、職業管理、創新思維、體藝特長、名師講座、學術社團”等十一條應用人才培養要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樹立夢想,培養學生成為優秀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此外,云南工商學院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堅持文化引領、文化育人,形成了品牌化、高雅化、普及化、專業化、系列化、多樣化的特色校園文化。
在當前創新3.0時代,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命題,也是化解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重要舉措。但人才的培養與塑造,不能僅僅依靠高校的力量,需多方聯動,充分企業、政府、家庭、科研機構等在人才培養中的聯合效應,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唐術峰、李晶、何曉東等.構建“政、教、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本科生導師制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高教學刊,2019,(16):51-53.
[2]張鄂.應用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4-6.
[3]候振遠.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問題、原因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23):254、256.
[4]魏君英、黎東升.我國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38(3):82-84.
[5]張金萍、鞏義軍、楊慧瀛.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商業經濟,2014,(10):127-129.
作者簡介:
楊奎(1983—),男,河南信陽,云南工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企業戰略和消費者行為。
項目基金:
云南工商學院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級重點教改研究項目)《創新3.0時代云南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研究——以云南工商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8JG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