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婷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其中產業振興是基礎,是關鍵,而休閑農業是農村產業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 發展休閑農業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增強農村經濟的活力,沅江市自然資源獨特,具有發展休閑農業良好的資源條件和環境優勢。針對當前沅江市休閑農業發展狀況,尋求機遇、科學規劃, 謀求沅江休閑農業發展的最優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 ;休閑農業
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農業、旅游和休閑為一體,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發展旅游觀光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一、沅江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
1、交通便利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的北部,益陽的東北部,地處八百里洞庭腹地,東北與岳陽縣交界,東南與汨羅市、湘陰縣為鄰,水路交通發達,路陸南接長石鐵路、長常高速公路,擁有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更有一級公路與市相連,在長沙一小時經濟圈內,這就有助于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度假休閑,從而促進本地休閑農業的發展。
2、優勢特色資源豐富
沅江市作為農業大市,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耕地面積廣闊,境內丘、崗、平地貌類型齊全,以平原為主,河網縱橫,豐富的旅游資源也是沅江突出的優勢。悠久的歷史使沅江擁有璀璨豐蘊的人文古跡,獨特的自然環境賦予沅 江麗質天生的山水美景。南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擁有亞洲較大的天然蘆葦蕩,是中國中南部待開發的風景名勝之一。湖中島赤山島 、明朗山上的漢墓和原始社會遺跡表明了洞庭湖區悠久的人類文明,特別是赤山“礫石三棱大尖狀器”的發現將洞庭湖人類文明上延到十萬年以前。城區附近,面積達18.6平方公里的胭脂湖、后江湖,岸芷汀蘭,魚翔淺底,春夏秋冬景色各異,晴雨風雪各有情致,使沅江成為游覽勝地。
3、自然條件適合休閑農業發展
沅江市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湖區氣候特色。光熱充足,降水適中 ,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降水適中,四季皆宜旅游。
水果種類也比較多,比如說葡萄、橘子、柚子、火龍果、梨子等,可以舉辦一些水果采摘項目,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沅江市發展休閑農業的重大意義
1、增加本地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收益問題。發展休閑農業,能夠進一步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在農村地區大部人是依靠種地或者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傳統的方式帶動經濟增長的速度是緩慢的 ,發展休閑農業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使得很多人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提高了幸福感,農業的功能通過休閑農業得到了拓展,使得農業產業鏈延長,成為農民創業就業的重要渠道。
二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主要是依靠第一產業,而休閑農業是充分有效的開發利用農業資源, 促進農業與旅游業的合理結合,集吃、住、行、游、娛為一體,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讓產業結構得到了合理優化, 促進了農業、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
三是推動了現代農業建設。
休閑農業帶動了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和農業標準化生產,成為展示現代農業科技、先進農業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等的重要平臺,詮釋和豐富了現代農業的內涵,開辟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加快了現代農業的建設步伐。
四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優化農村環境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得到了一些改善,但還有一些地區的基礎實施較差,發展休閑農業,重要的一步就是強化基礎設施,大多休閑農業發展地區,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較為高,許多地方的政府和農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為休閑農業發展創造條件,農村發展環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五是統籌城鄉發展,力推鄉村振興
休閑農業使得城市與鄉鎮之間的溝通更加密切,鄉鎮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娛樂放松的場所,與此同時,城市居民為鄉鎮帶來了人流、消費也把城市發展的先進理念帶到了鄉鎮,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發展休閑農業可以實現城鄉需求與供給的有效對接,城鄉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為環境,加快了城鄉經濟文化融合,縮小了城鄉差別,有力地推動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三、沅江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1 、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
人才是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在本區域經營休閑農業產品的人員以及業主,大多都是以前從事農業生產的,他們大多缺乏專業的培訓,受自身條件的影響,管理能力較差,有的地方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許多游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更有少部分人過分注重盈利,服務意識較差,導致地區形象受損,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些也采用了新的營銷方式,但絕大多數人存在等客上門的思想,嚴重的制約了休閑農業的發展。
2、農業休閑配套服務基層設施有待改進
有些地方周邊農村的設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比較偏僻的農村,與休閑農業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還嚴重不足,需要改進。有些鄉村的水處理系統還不完善,飲用水的安全問題難以解決,衛生條件可想而知。并且信息服務項目建設落后,通訊時斷時續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致于出現緊急情況也難以與外界溝通,導致突發風險加大。
3、休閑農業資源缺少特色
當前沅江農業休閑多數項目還處于常見的以 “農家樂”為主的階段,這種 “農家樂”曾經風靡一時,由于其消費價格實惠而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但這種形式僅僅是對鄉村旅游休閑資源的一種非常簡單的開發利用,是一種比較低端的經營模式,難以發展壯大成當地的特色休閑農業開發項目。在沅江,有些鄉村還是具有較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但由于開發中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開發中沒有準確定位,僅僅停留在吃住和旅游接待方面進行簡單粗糙的開發,從而導致農業休閑旅游資源的特色逐漸喪失。
4、休閑土地流轉問題
家庭聯產承包制曾在我國土地改革中發揮中重要的作用,這種模式也曾極大地提高了農戶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資本不斷引入,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這種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日益凸顯。另外,休閑農業發展中由于停車場地,相關的餐飲娛樂在起步階段有較大需求,而有些農戶在利益驅使下,在沒有正規手續審批的前提下匆忙開始建設經營,導致一些違規建筑出現,這些不良現象會進一步阻止土地的合規流轉,由于缺乏整體規劃,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也就會受到很大掣肘。
5、缺少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不足
當前,部分群眾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有的鄉鎮和部門 沒有制定優惠政策,沒有出臺相關的方案加強引導,對于農家樂、民俗文化等管理辦法未出臺,使得發展保障不足,農產品的宣傳與營銷都需要政策扶持。
四、沅江市休閑農業的的路徑
(一)打造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產品
創新是休閑農業發展的生命力,增加休閑農業的活力必須對產品進行創新,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要,首先休閑農業產品的主題要鮮明,更要突出個性,增加一些體驗、度假、康復療養、體育等功能的項目,使得游客體驗更加豐富多彩,其次,要挖掘沅江本地的民俗文化與風土人情,把其應用到產品的設計上,賦予休閑農業文化靈魂,休閑農業產品的創新離不開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沅江休閑農業產品的創新就是要把農村民俗和風土人情與旅游創意思維與本地的特色農業農事生產結合起來,從而做到豐富沅江休閑農業產品創意內涵,整理和挖掘沅江區域獨有的鄉村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同時,將沅江區域獨有的洞庭漁歌、竹馬舞、燈調等提煉出來融入到休閑農業品中,讓廣大游客在體驗沅江農旅風情的同時,也能此體驗到沅江獨特的歷史人文特質和民俗風情。最后,為了滿足不能游客的需要,設計多人參與的娛樂設施,如采果區、游戲區、親子互動區、美食區等,同時可以打造特色的采摘節、美食節與文化節,發展休閑農業,傳承農耕文明只有這樣沅江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才會有其獨特性和新穎性,才能具有蓬勃發展的生命力。
(二)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發展沅江的休閑農業必須要統籌規劃和做好政策引導,協調各方資源促進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政府等相關部門對本地的休閑農業進行充分的調研,根據每個地區的特色,進行不同的規劃,突出個性,推動不同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形成一鎮一特色,一村一品,打造多樣化、科學化、特色化的新業態,避免不必要的競爭,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其次,土地是制約休閑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經濟的發展舊的土地制度已經不合時宜,因此,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利用好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合理規范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完善農村相關土地流轉制度,通過行之有效的流轉平臺,探索新模式,比如。通過土地入股模式,合作社模式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土地利用率,解決用地難等問題,通過浩的政策使得經營者與投資者能夠切實做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并能合法地將資金地投入到沅江的休閑農業建設與開發當中。
(三)拓寬休閑農業發展的融資渠道
資金的不足嚴重制約了沅江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在休閑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許多的地方都需要資金作為支持,鄉村振興需要發展產業,而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產業,也是新時代下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抓手,必須把休閑農業作為切入點。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各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另外更需要營造良好的休閑農業投資環境,出臺相關的政策,完善好法律法規,吸引外來資金加入這種新型產業的發展中來。嚴格按照市場規律來進行休閑農業的開發與經營。做到投資主體明確,誰投資,誰受益。要做好政策引導,鼓勵當地農民積極參與其中,這其中政府要起主導作用。同時也要積極規劃制定相關項目進行招商引資。在市場規律下,著力培育一批休閑農業的重點企業進行宣傳,從而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對一些重點項目要進行包裝,要與周邊區域旅游的發展加強協作,協同發展,加強沅江休閑農業旅游產品與周邊其他類旅游產品的組合,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加大宣傳力度,做好休閑農業產品的品牌建設。
宣傳能夠擴大沅江休閑農業的知名度,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組織對沅江休閑農業進行統籌宣傳,一方面,可以通過報刊媒體對其進行宣傳;另一方面,可以組織特色農業企業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展示會、推介會等公眾參與度高的宣傳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品牌文化建設,將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內涵融入到農產品品牌文化建設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文化,充分利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農村電商與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的有效對接,推動特色農產品“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融合,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作為休閑農業的經營者和業主要積極開展企業和自身產品宣傳,特別是當前互聯網經濟時代下,可廣泛利用電商、微商等方式做好產品的宣傳與推廣。休閑農業經營者要樹立長遠的眼光,積極創新休閑旅游農產品,著力打造品牌建設,也需要誠信經營,從而樹立良好的形象。
(五)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培訓與引進相關專業人才。
人才興則產業興,人才的缺失已經成為了制約沅江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休閑農業經營人員的管理水平是產業發展的根本, 當前沅江區域的大多休閑農業產業的從業人員都是由原來當地農民轉變而來,受自身等因素的影響,在專業素養上有明顯欠缺。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努力打造一支沅江休閑農業優秀從業人員隊伍。首先,政府部門可以協調跟旅游部門和農業部門以及相關組織、協會組織定期對本區域從事各類的休閑農業人員進行進行短期的培訓,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從業人員的服務與管理水平。鼓勵從事休閑農業與行業協會建立誠信檔案,規范行業管理形成相關的規章制度,其次,可以通過組織休閑農業的從業人員到一些成功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舉辦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 最后,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政府可以協助從事休閑農業的企業與高校進行相關的合作,在高校內采用定向培養的方式為休閑農業輸送人才,還可以聘請相關專家學者進入實地指導講學以及其他形式合作,讓休閑農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能深入了解休閑農業的發展趨勢,開拓視野,增強理論修養,創新發展經營產業。
(六)堅持生態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的振興,美麗的人居環境也一直是我們所向往的精神文明家園,這就需要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應把生態理念貫徹到休閑農業之中,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因此,發展沅江休閑農業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是根本。首先,在開發休閑農業旅游時,要堅持綠色環保理念,美化鄉村環境,保持好地方的水土、在周邊投放適量的垃圾桶,處理好廢棄物,并定期對公共區域做好衛生清理等工作。其次,要將沅江村莊環境整治、美好鄉村建設和發展鄉村旅游統一起來,沅江作為湖區城市,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水域環境,要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禁止家庭生活污水的亂排亂放,并設立污水處理廠,凈化水域環境,實現沅江休閑農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成,劉盛和,觀光休用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A).鄭健雄,郭煥成.2004海峽兩岸休閑農業與觀光旅游學術研討會].臺灣,200
[2]陳昭郎.臺休閑農業發展策略[A].鄭健雄,郭煥成.200海峽兩岸休閑農業與觀光旅游學術研討會[C].臺灣:2004.
[3]朱鳴,郭風典,闌雅晗.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探折一對湖北秭歸縣廟旅游開發的初步研究[].特區經濟,2004,1l
[4]徐慶國,黃豐.關干培養新型農民建設新農村的思考.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229~232
[5]張文雄,探索農業信息化助推湖南新農村建設之.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83-86.
[6]李長健,伍文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創新研究].東南學術,2006(6):21.
[7]段兆,體驗經濟與休農業[.臺灣農業探索,2003,2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