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韶棋
摘 要:金融危機的危害具有波及范圍廣、沖擊力度大、影響程度深等特點。2009年的世界級金融危機更是席卷了全球范圍內的各行各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珠寶行業也是迎來了最艱難的一短時間。但是,各國的企業家與行業組織機構卻表現出了應對危機的堅定信心,變危機為機遇,銷售總額反而增長了不少。本文就金融危機下珠寶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從而為我國珠寶行業在應對各種危機時提出合理性建議與幫助。
關鍵詞:金融危機;珠寶企業;挑戰;機遇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入影響,我國的珠寶企業進入了嚴峻的考驗期,面臨著諸多的風險與考驗,出現了出多問題:因消費者購買力降低導致銷售量連續下降、貿易保護措施導致出口量連續降低、失業率增加導致人才迅速流失、企業信心接連受挫等。但是擁有戰略性眼光的企業管理者們卻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看到了蘊含的商機,利用自身資源價格等優勢,迅速開拓市場領域,吸引散落人才,抓住市場導向,從而在金融危機中披荊斬棘,創造收益,并且實現自己企業價值的增長[1]。
一、金融危機下珠寶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市場經濟不景氣,珠寶銷售量下滑嚴重
金融危機直接反應就是各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生活水平下降自然導致購買力也會隨之下降,人民群眾的消費觀念出現了原則上的改變。大家對生活耐用品的大眾化消費仍保持正常水平,而對于高檔奢侈品,汽車、電器、珠寶、電子產品等消費品的購買則是能省則省,甚至在此方面沒有任何消費計劃,或在不得不消費的情況下選擇市場同等產品中價格最低的,或購買此產品的廉價替代品。而一些消費意向本身就不是很明確的消費者可能就直接放棄購買。
這些問題的出現就是由于市場大環境影響,市場環境的不景氣直接導致了人民群眾購買力下降,珠寶企業屬于高檔奢侈品,也是消費品,在各行各業中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金融危機來臨后,珠寶銷售量直線下滑,銷售額也面臨著斷崖式下降的情況,這使得很多珠寶企業的銷售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境期。
(二)國際經濟形勢惡劣,珠寶出口量下滑嚴重
金融危機發生以后,部分國家地區開始實行雙邊貿易保護主義,直接體現在制定各式各樣的貿易保護措施進行進出口貿易制約。為了維護本國珠寶產業的市場占有份額,部分國家直接禁止珠寶產業的貿易進入,導致國內很多企業丟失了外資合作方,外國訂單大批量減少,訂單積貨問題嚴重,國內的購買力不足以支撐每月的外資訂單份額。我國是珠寶加工大國,前幾年剛剛在世界珠寶企業中站穩腳跟,但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珠寶出口貿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2]。
而隨著部分發達國家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問題的出現,原材料價格瘋漲,哄抬超過市場正常水平,我國是主要原材料的生產地,貴金屬、翡翠、珍珠等珍貴原材料制成品丟失了合作方,訂單量銳減;而天然鉆石、莫桑石等我國稀缺材料也無從購買,導致國內生產鏈斷裂,雙向貿易均出現了重大問題。
(三)經濟效益下滑,企業發展受阻
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很多珠寶企業的銷售量銳減、銷售額急劇下滑導致企業利潤率逐漸減少,甚至入不敷出;國際經濟形勢惡略、貿易保護措施橫行導致本身以向供應國外原材量為主的中小珠寶企業舉步維艱,生存困難。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在市場經濟的作用力下已經出現了賬務赤字得情況。而我們都知道,一個企業如果已經不能創造收益,則面臨的一定是創造負債,經濟收益是每一家企業生存的命脈。金融危機的發生切斷了很多企業的命脈,導致很多珠寶企業的發展戰略受阻,無法跟隨現代化市場經濟的前進步伐,更不用提長遠發展和壯大市場規模。在國際經濟形勢與國內市場環境的雙重夾擊下,很多競爭力較差,風險承受力較低的珠寶企業直接選擇宣告破產。而很多大型企業也同樣陷入了發展危機之中。
(四)失業率增高,人才隊伍穩定性受到影響
金融危機勢必會帶來就業危機,很多專業人才在此期間就被埋沒,丟失了從業機會。而很多不堪經濟壓力重負的企業也在金融危機發生后調整了招聘計劃,調整后的招聘標準不具備吸引專業優秀人才的資格,導致很多專業人員無法配備齊全,企業運作鏈斷裂,在市場競爭中直接缺少了競爭資格;還有很多珠寶企業為了節約企業運營成本以度過經濟危機的難關,從而進行了內部員工裁員整頓,很多專業人才被直接辭退。雖然,裁員帶來的結果是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但從整體的角度上來說,人員的縮減,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隊伍穩定性變差,打破了目前現有的分工局面,生產、設計、銷售環節也需要根據現有人員配備進行重新調整,增加了時間成本。這樣專業人員的不斷流失,也不利于我國的珠寶行業人才培養,也不利于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
(五)行業前景受阻,企業信心受挫
面對金融危機產生的一系列困難,很多企業宣告破產,這嚴重打擊了珠寶行業的發展前景,使得僅存的珠寶企業進退兩難,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選擇“進”,又不知如何根據目前市場環境調整發展策略,避免失敗;選擇“退”,又會變成金融危機的無謂犧牲者,企業的發展信心嚴重受挫。
本文因篇幅有限,針對金融危機下珠寶行業面臨的挑戰與考驗僅僅分析了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世界經濟形勢非常嚴峻,任何一個全球性經濟問題出現,就會直接影響各行各業經濟的整體性,珠寶企業如果想在金融危機中順利度過,就不可以坐以待斃,而是利用戰略眼光驅認識金融危機,尋找到暗藏的商機,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爭取發展的機會。
二、金融危機下珠寶企業發展的機遇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或多或多的經濟問題,珠寶企業作為高檔消費品收到的波及最為嚴重,很多企業在這個期間宣告破產。而很多珠寶企業卻利用戰略性眼光去分析金融危機,從而發現了蘊藏的商機,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增強企業自身的危機應對意識,健全應對方案,不僅輕松渡過難關,還實現了企業的發展價值,贏得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本文就珠寶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可以發現的機遇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利用價格低位,加大原材料儲備
金融危機發生后,很多企業針對其他國家實行的貿易保護措施無可奈何,丟失國外訂單后,導致材料積壓,國內珍貴原材料供大于求,這時可以通過整合收購,以低廉的價格將原材料從類似企業中收購回來,以作儲備。大大節約了開采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并且,省去了粗加工的第一步工序,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3]。
并且,在金融危機剛剛結束以后,很多因貿易保護措施影響的企業會拋售原材料,大量積壓的原材料價格會大幅度下調,這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開采困難大的珍貴原材料進行批量儲備,因為,珍貴原材料不會由于通貨膨脹或貨幣貶值等問題就影響自身價值,反而在經濟平穩發展時期會暢銷脫貨。所以,做好提前儲備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在經濟回暖的過程中,也節省了采購原材料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所以,珠寶企業可以在金融危機引發的價格低位時期,加大原材料儲備。
(二)開發高性價比產品,降低價格促進銷售
雖然,金融危機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購買力,導致人們對高檔奢侈品以及消費品敬而遠之,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珠寶企業可以抓住消費者的這一心理,在金融危機的時期,不打價格戰,生產開發物美價廉的產品。例如,天然鉆石的價格昂貴,則可以采用同等色澤度的莫桑石,這樣不僅保持了美觀性,配合浪漫的文案宣傳,也可以激發人們的購買力。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求婚季鉆石的銷量是必然增長的,雖然,在金融危機的時期,人們的購買力降低,但是,這一約定俗成的習慣卻沒有被更改,多數人并沒有放棄對鉆石的購買,大體的趨勢沒有變。在這個時期,商家可以將更多的重心轉移在工藝制作上,減少鉆石的克拉,采用小鉆石降低價格,開發款式新穎的新潮飾品。并且,搭配永久免費更換同等價位款式的服務,先維系消費者,從而促進珠寶的銷售量,保證銷售額的穩定,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三)健全人才儲備,提高核心競爭力
很多企業在金融危機來臨時選擇大量的裁員,以此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而這個期間恰恰應該做好人才儲備,加大招聘力度。這個期間很多高級技術人才選擇重新就業,通過良好的福利待遇將散落人才整合到一起,建立完備的人才儲備庫,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出合格的珠寶人才,只有將人才發揮到最大價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提高。
并且,在此期間,穩定維系好公司的老員工,健全完備公司福利制度,保證公司凝聚力與穩定性,以面對每一次的金融風險。
(四)鞏固好已有市場份額,抓緊時機搶占市場
一些大型企業是具備完善的風險預警措施的,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不受影響或者影響不大。在這個期間,就可以抓緊時機擴大市場份額,對口碑不錯的中小企業進行并購甚至收購,不斷強化自己,擴大規模,提升市場影響力與競爭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好打算。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雖然帶來了很多風險,但同時也蘊藏著諸多商機,這是一把雙刃劍,就看各個企業是如何看待與利用的,企業只有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建立好完善的風險預防措施,并且積極面對,沉著處理,從而開辟出處于自己的市場份額,才是這場金融風暴中最大的贏家。
參考文獻:
[1]王蘇生.金融危機對珠三角地區的影響[J].特區經濟,2017,11:12.
[2]李曼,王明.金融海嘯中的中東—中國鉆石與珠寶行業峰會[J].中國黃金珠寶,2018,09:56-57.
[3]張松濤.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機遇與挑戰[J].國際貿易,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