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岳穎
摘 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用人、用工、分配三者之間矛盾愈發凸顯。用人是否合情,用工是否合理,分配是否合規,關系到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企業能否持續高質量發展。鑒于此,本文對國有企業制度建設優化的實踐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制度改革;創新機制;激發活力
引言
企業在“三項制度”改革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的改革、尤其是“三項制度”改革任重道遠,下一步,我們將針對前期工作中發現的難點和薄弱環節,堅持市場導向和問題導向,進一步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穩步推進,將三項制度改革和更好地激發國有企業創新創效活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結合起來,不斷推進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1國有企業改制存在的問題
1.1內部管理不規范
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企業,其管理難度相對較大,這對企業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進行國有企業改制的過程中,一些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方式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缺乏正確的認識,產權也比較單一,對有關國有企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缺乏系統的學習。另外,有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原來長期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經營管理的水平不高,缺少現代企業管理的實際經驗,對現代企業制度缺乏深入了解,管理上依然喜歡采用行政的模式,沒有建立專業的管理架構;讓經營者通過轉讓的方式實現國有企業的改制,這種方式存在著很多的缺陷,極有可能損害個人、企業甚至國家的利益。
1.2監督執行不到位
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式包括混合改革、合并、重組、轉讓、出售等,在改革過程中對國有資產的評價尤為重要。非科學和不合理的評價可能會低估一些資產,相關員工利用工作從中獲益,同時會導致國有資產的損失和浪費。國有企業經營有內外監督機制,但目前內外限制不在原位,加重了國有企業經營的困難。從外部規制來看,理論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關提出了有利于政府和企業分離的條件,實現了國有資產監督和管理的分離,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國家歷史緯度國家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并未完全分離。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發揮國家地位的監督功能。此外,一些公共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經理們不重視審計工作。再加上審計鏈接的主觀性很強,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1.3意見傳達渠道不暢
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中都設有很多不同的分支部門,但由于整體組織結構比較復雜、冗余,所以導致了意見傳達渠道不暢。很多時候,當上級領導下達指令或者決策后,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傳達到一線部門,自然會導致整個企業的執行力較差。反之,也是由于國有企業的整體組織結構比較復雜、冗余,所以當一線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時,只能夠先報告給中層領導,再由中層領導反饋給上層領導,但很多中層領導或是因為怕承擔責任、或是因為對一線員工的事情不在意,而只給上層領導報喜不報憂,最終導致一線員工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給未來的工作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同時也使得上層領導對一線情況了解不足,影響了未來企業發展戰略的規劃實施。
2促進國有企業改制對策與建議
2.1優化考評標準,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
在國有企業改組過程中,內部規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評價標準,獎勵對工作積極、部門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員工,提供晉升加薪的機會,還必須豐富獎勵形式。對于違反欺詐和紀律、對企業資產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應予以嚴厲處罰,使部門和企業內部保持清醒。最終應該選擇以多種方式提高企業各部門主導的經營能力、經營能力和營銷能力。使企業具備應對這種激烈市場競爭環境的能力,能夠在這種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優勢,有效地吸取其他所有權市場主體的成功經驗。
2.2增強內部控制意識,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的生產運行,通過對財務、人員、固定資產、工作流程等實施的一系列有效的監管。內部控制的好壞是企業在經濟浪潮中生存、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改變國有企業現狀,先要改變管理者原有的思想意識,提升他們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使內部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全員參與到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提升企業凝聚力,形成自身文化。杜絕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一切以實際行動為準則,讓員工在參與內部控制過程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利益,提高他們的主動意識,自覺維護整體內控環境,發揮積極的宣傳作用。
2.3創新企業管理制度
鑒于目前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缺乏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企業管理制度,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創新管理制度,以給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具體來說,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國企領導人員應當要深入調查市場環境形勢,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形勢來對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對于原有制度中的一些不完善或者落后的條款內容進行更新修改。例如,在傳統的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當中,往往只有對員工的懲罰性措施,而缺乏獎勵性措施,也就是只對員工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的處罰措施加以明確,卻沒有明確如何獎勵,這無疑大大降低了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而在新的企業管理制度中,則需要完善這點,以明文規定的形式告知員工什么樣的行為會得到獎勵,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企業整體執行力。
2.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員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任何企業都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國有企業尤其如此。雖然受傳統影響,我國的國有企業一貫都比較積極地開展各類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大多都顯得非常形式化,只是一種面子功夫,而根本沒有充分發揮出應用的作用。真正的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并利用相應的企業管理制度來保駕護航,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的高效利用。
2.5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應根據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根本轉變,有效消除行政色彩,企業相關經理應研究現代企業管理體系,認識到現代企業體系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推進國有企業與市場之間的完全對接,各管理層應發揮自己的作用,充分反映企業家精神,培養或引進專業經理群體,以發揮企業家作用,培養或引進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善謀劃的職業經理人。
結束語
國企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規定》登記的非經營制經濟組織。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內容,所以對國有企業改制進行研究,有利于發現國有企業改革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及時有效的提出有針對性對策建議,有助于推動國有企業的長久發展,提高我國人民的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政.我國國有企業企業家選拔任用機制創新研究[A].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2018(第二屆)下卷[C].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2018:26.
[2]王建群.國有企業資產監管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3]付猛.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制度缺陷與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22):174.
[4]周麗霞.國有企業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管理辦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278-279.
[5]王儀成.國有企業辦公類固定資產及辦公用品管理制度研討[J].時代經貿,2018(2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