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霞

【摘 要】目的:分析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診科收治的11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對比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率較低、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控制護理風險,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診科;優質護理服務;護理風險;網絡服務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246-01
前言:急診科護理工作帶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起病急、病情偏重,需要快速進行疾病分析和處理,同時患者機體條件和病情的差異,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認為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程度也難以保證,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上述問題應對,我院研究結果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診科收治的患者中,選取11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男31例,女27例,年齡22-75歲,平均(42.6±8.3)歲。觀察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21-76歲,平均(42.5±8.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結合患者病情特點,給予急救藥物,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癥狀,監測生命體征,給予鎮痛護理,本組以基礎性措施為主。觀察組行優質護理服務,在上述措施基礎上,構建風險評估、網絡服務和延伸護理機制:
①風險評估。按患者臨床表現、既往病史、年齡三個因素進行風險評估,臨床可初步診斷為急腹癥、卒中、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或存在既往病史,年齡超過65歲,為1級風險群體,要求在急救的過程中做護理準備,包括補液、降壓以及溶栓、抗炎等,使患者第一時間接受對癥護理。其他患者為2級風險群體,常規進行護理和風險控制,包括導管固定、堵管預防等。②網絡服務機制。建立涵蓋護理人員、消毒供應室、醫師、手術室在內的物聯網系統,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快速進行信息收集,并將對應信息傳遞給物聯網內其他節點,其他節點均根據對應信息做好服務準備,包括藥品提供、手術準備、病情綜合評估、重點風險預防等。此外,也允許患者通過互聯網提出服務申請,簡單描述病情和護理訴求等,以便急診部工作人員提前做好護理準備。③延伸護理。在常規護理、風險評估和網絡服務的基礎上,額外引入延伸護理機制,重視結合患者個體特點提供急診護理服務。如患者入院后情緒低落、飲食不佳。可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病情并不嚴重”、“合理飲食有助于疾病控制”等,疏導患者情緒,提升其依從性。對于存在合并癥的患者,應重視對合并癥的同步護理,尤其是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給予綜合指導。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以10分制問卷進行調查,得分超過5分為滿意。護理風險包括患者病情惡化、跌倒、院內感染等。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率較低,護理滿意度較高,見表1:
3 討論
急診護理的工作壓力偏大,患者數目多、病情多樣且病情偏重、起病急,要求提供高質量的急救和護理,以保證患者預后。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偏高,可能達到15%以上[1]。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可下降5%-10%,且護理滿意度較高[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為5.17%,護理滿意度為96.55%,較對照組的17.24%、84.48%優勢明顯。
思路上看,常規護理規范有序,但在效率和細節上存在不足,優質護理強調結合患者特點提供服務,可應對上述弊端。措施上看,我院在觀察組工作中保留了常規護理工作內容,額外引入風險評估、網絡服務和延伸護理機制。風險評估以患者病情、年齡等重點因素為核心,有助于提升預防效果,老年患者、病情患者可得到更具針對性的護理。網絡服務強調現代技術的運用,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交互,保證護理規范性的同時提升了工作效率,確保患者在“黃金急救”時間內得到專業護理,避免病情惡化等風險。延伸護理使上述各項工作的補充,更重視根據患者個體特點提供差異化護理,包括心理疏導和知識宣講等,能夠提升患者預后,對慢性疾病患者作用明顯。從結果上看,觀察組各指標也均優于對照組。
后續工作中,建議在現有基礎上對急診護理和治療工作進行整合,將各環節工作納入到統一系統中,做到治療護理一體化,更有效的實現急診患者病情控制,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控制護理風險,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郭旭楠.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5):255+257.
[2] 劉文玲.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探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0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