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安 劉暢

摘 要:深刻理解發明專利技術方案的功能原理,從技術方案中提取發明的實質性發明點,而不是停留在發明文件記載的文字,要充分地理解分析出該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點,才能抓住發明專利的實質發明點。
關鍵詞:實質性;發明點;改進點;理解分析
引言
通過對申請案件的發明理解和發明構思的準確把握,在對比文件的檢索時,不要局限于本申請的應用領域和本申請中的關鍵技術的文字表達,通過對背景技術的了解加強對現有技術情況的掌握,反過來進一步的理解申請文件,對關鍵技術的應用領域和關鍵字進行擴展并檢索。
一、案例分析
1、提取技術方案的發明點,不限于其應用的技術領域。
案例一
技術方案:一種省去外置芯片Flash的方法,涉及帶外置ME/MC、3D芯片的電視。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外置芯片和支持其工作的內存DDR;將外置芯片的軟件打包于電視控制軟件中,作為電視控制軟件的一部分,寫入電視控制模塊的Flash中;電視機開機的時候,電視控制CPU開始工作,給外置芯片和內存DDR供電;將電視控制軟件中的外置芯片軟件數據通過通信協議,傳輸給外置芯片;外置芯片再將其接收到的軟件數據導入到內存DDR中,以供其運行。
技術問題:目前技術,通常需要設置外置芯片的LVDS接受、輸出模式、ME/MC的效果、3D的效果等等,為確保外置芯片正常運行,內存DDR和Flash是必備的元器件,導致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構思:本發明可以使電視機減少一個Flash,從而帶來了成本的降低,改善了生產開發對軟件的控制。
【發明點的提取與檢索】案例1在電視領域中充分檢索了專利文獻和非專利文獻的情況下,沒有找到合適的對比文件。而考慮Flash作為外置緩存裝置是數據存儲領域常用到的技術,因此,在檢索時容易想到將省去外置芯片Flash的方法擴展應用于電視機以外的領域,同樣通過節省外置芯片Flash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于是檢索類似電子設備,如手機等領域,檢索到對比文件1(CN101217735A),其檢索式為:CNABS 33 (手機 or 移動終端 or 手持設備) S (外置 or 外部) S flash 。
對比文件1(CN101217735A)是一種基于應用處理器架構的手機,它的主要特點在于,在實現應用處理器架構手機完全相同的功能時,巧妙地利用手機基帶處理器的外部啟動模式,通過應用處理器控制基帶處理器進行啟動,而省掉了原來基帶處理器需要外接的用于存儲程序和其它數據的Flash,其省去外置Flash的步驟與該專利申請的步驟幾乎相同。從而在保留應用處理器架構的手機軟件靈活性和繼承性的同時,降低了整機成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概括技術方案的發明點,不限于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內容。
案例二
技術方案:本發明公開了安全監察系統操作軌跡記錄方法,用戶端和安全監察系統通過第一會話通道連接,安全監察系統和IT設備通過第二會話通道連接;第一會話通道用于把安全監察系統與后臺IT設備的通信內容顯示在用戶端的屏幕上;錄像模塊記錄第二會話通道的通信內容。本發明采用以上方法,不僅能夠記錄用戶的文本輸入內容,而且能夠記錄當時的屏幕內容,可以完整再現用戶的所有操作。
技術問題:現有的IT安全監察系統,如:安全監察系統等,都只能記錄鍵盤錄入,從而只能監控文字類型的應用程序,無法支持圖形界面的操作錄像,導致安全監察系統系統無法真正擔負起IDC機房安全運維管理的責任。
發明構思:本發明在安全監察系統引入了操作軌跡記錄功能。用戶在登陸安全監察系統后,只要操作用戶開始通過安全監察系統來操作IT設備或應用系統,安全監察系統中的錄像模塊就開始進行操作軌跡記錄,不僅會記錄所有的鍵盤操作,也會記錄鼠標的操作以及屏幕的變化情況。
【發明點的提取與檢索】案例2安全監察系統操作軌跡記錄方法,剛開始針對獨立權利要求1中的安全監察、操作軌跡、記錄、IT設備、通信等多個方面進行檢索,不但檢索結果量比較大,噪聲比較大并且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對比文件,后來通過對申請文件背景技術知識的深入理解,發現本申請的內容實質上與現有技術中的堡壘機極其類似,于是轉而檢索權利要求、說明書中從未提及“堡壘機”,迅速檢索在非專利和專利庫中到相關的對比文件“IT安全管理與綜合審計系統應用探討”以及專利文件CN102821161A。
對比文件1(“IT安全管理與綜合審計系統應用探討”,林秀,電信技術,2011年第6期,2011.06.30)公開了一種基于堡壘主機概念的運維審計系統:系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員以及第三方維護人員(相當于該權利要求中的“用戶端”)必須先登錄到邏輯網關(相當于該權利要求中的“安全監察系統”)經身份認證后,才能看到并訪問其事先獲得授權的目標主機和網絡設備(即公開了該權利要求的特征“用戶端和安全監察系統通過第一會話通道連接,安全監察系統和IT設備通過第二會話通道連接”)。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對比文件1公開了本申請的全部技術特征,即被審查的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文件1的技術方案相同;兩者都是涉及安全監察系統技術領域,即兩者技術領域相同;兩者都是解決如何彌補安全漏洞,完善系統安全防護體系的問題,即兩者解決的技術問題相同;兩者產生相同的技術效果。也就是說,本申請權利要求1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和對比文件1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四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本申請權利要求1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不具備新穎性。
二、結論
上述兩個案例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通過案例一,我們知道在常規檢索中,主要是在本申請的所屬技術領域內進行檢索,在主題所在的主要技術領域內進行檢索,找到密切相關的對比文件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在本申請中,在充分檢索了電視領域所有相關技術方案后,并沒有找到合適的對比文件,因此,可考慮到需要把檢索擴展到功能類似的電子設備領域,在重新確定技術領域后再進行檢索,并最后檢索到對比文件1,可以于評述權利要求的創造性。
通過案例二,可以再一次看到對于申請案件的發明理解和發明構思的準確把握是極其重要的,對權利要求的理解與檢索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由于審查初期,我們在最先拿到一份申請的時候,很難一下子就將申請文件理解透徹,這時,需要首先對案件的背景技術進行檢索,通過對背景技術的了解加強對現有技術情況的掌握,反過來進一步的理解申請文件。在正確的理解申請文件之后,我們才能準確的把握住發明構思以及申請人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才可以形成準確的檢索思路,提高檢索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2010[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153-183.
[2]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人事教育部.發明專利審查基礎教程 檢索分冊[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72-97.
作者簡介:
陳安安(1989-),女,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程序控制、編碼譯碼。
劉暢(1990-),女,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存儲器、系統級程序控制、商業方法(等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