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郭嘉出生于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他先依附于袁紹,后投靠曹操,為曹操建國大業立下汗馬功勞。他聰慧過人、思路敏捷、多謀善斷,其主要的秘書經歷為擇明君棄袁紹而去,提出十勝十敗論,獻計智取呂布,奉行法家思想,他的所作所為對我們后世秘書人員也有很大的啟示::秘書要學會運籌帷幄的參謀能力、秘書應該具備審時度勢的觀察能力、秘書還應該與領導的價值觀相匹配、應該建立一種秘書與領導之間進行雙向選擇的機制。
關鍵詞:郭嘉;秘書經歷;秘書工作;反思
前言
秘書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職業,有了文字和公務文書,秘書工作便應運而生了。自古以來,中國就出現了很多名垂千史的秘書。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本文通過對西晉時史學家陳壽所撰記的《三國志?魏書》中各種秘書的工作梳理后發現:郭嘉作為曹操的重要謀士,在曹操統一北方的征戰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通過研究郭嘉能夠看出,郭嘉具有獨特的人物性格,他的秘書經歷豐富,在秘書工作和秘書業績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對郭嘉秘書經歷和秘書工作的研究,能夠為現在的秘書工作提供很好的鑒戒的作用。
一、秘書的基本概念
通過查閱歷史文獻,我們能夠得知在漢代就有了“秘書”這一詞,但此“秘書”與現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秘書”截然不同。古代對秘書有兩種解釋,是指掌管宮中圖書典籍和機密文書的官職以官署名稱。秘書這一職位在本國已經存在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商朝時期就有專門的秘書官吏,俗稱史官,并對其非常重視,在商末還成立了專門的封建官僚機構——太史寮。從此之后,這一機構不斷發展,越來越完整,各項秘書工作跟管理辦法日趨完善,秘書所具備的職能跟要求也相應的流傳至今。
二、郭嘉的生平與秘書經歷
郭嘉(170-207),字奉孝,是潁川陽翟人,屬于現在的河南禹州。建安元年在其朋友荀彧的舉薦下成為了曹操的謀士,最大做到司空軍祭酒的職位,曾封侯。郭嘉自由出生貧寒,他勤學苦讀,從少年時期就有遠見的謀略,他預見到漢末會大亂,會出現群雄爭霸的局面,于是他就先歸隱起來,私下結交各類英雄豪杰,不問世事,于是很少有人知道他。
(一)擇明君棄袁紹而去
郭嘉作為當時最為優秀的謀士,各路豪杰都爭相爭捧,但作為謀士選擇合適自己認同自己的主公也是極為重要的,通過歷史文獻我們知道郭嘉最開始,他去投靠袁紹的時候,發現袁紹只是效仿古人廣結天下英才,卻不善于利用,雖說喜歡深謀遠慮,但是下決斷猶豫不決,如果想與他一起救群眾于水火,實現一統大業,確實是存在很大的困難。隨即離袁紹而去。所以說選擇明主,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二)十勝十敗論
郭嘉是在戲志才去世之后,缺乏謀士,在其好友荀彧推薦下加入了曹操的陣營。他們首次會談時,曹操就提出了“袁紹兵強馬盛,但卻對其不尊重。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郭嘉從十個方面分析論證了曹操必勝的原因,通過這十大論證,進一步加強了曹操打敗袁紹的想法,從根本上打消了與袁軍作戰的諸多疑慮,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原的信心。郭嘉在講出這十大理論之后,曹操感慨道:“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三)智取呂布
曹操將郭嘉收入麾下之后,為曹操北上征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郭嘉在曹操久攻不下呂布時,全面的評估了呂布有勇無謀,銳氣衰矣,獻上良策,智取呂布,這體現了郭嘉作為秘書具備了良好的觀察能力,這就說明良好的觀察能力是一個秘書必備的技能,我們要通過不僅要觀察周圍的事物,還要有大局觀念,通觀全局,對領導提出一個合理化的建議,在這一方面,郭嘉又為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
三、郭嘉秘書經歷的反思
(一)秘書應善于給領導人提意見
郭嘉在曹操面臨大敵當前時,沒有優柔寡斷,而是在對袁紹和曹操雙方做了全面的評估之后,在曹操猶豫不決的時候,向曹操提出了十勝十敗論,堅固了曹操的信心,為曹操消滅袁紹勢力,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從而看出作為一個合格的秘書工作人員,要善于給領導出謀劃策,像郭嘉一樣,敢于諫言,把自己的想法合理合情的,清晰的表達給領導,這樣的秘書才能讓自己的作用最大化,而不是只局限于去處理一些基本的瑣事,隨著我國秘書行業的發展對秘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與多樣化,所以要力爭做善于給領導提建議,并為領導所用的秘書。
(二)秘書應善于觀察,審時度勢
時代在變化,對秘書的要求也并不是一塵不變的,在研究郭嘉的秘書經歷時,筆者在曹操久攻呂布不下,郭嘉進言阻止曹操退兵時,發現了,秘書在協助領導做出決策的時候,應當對事務有一個全面的觀察與判斷,并在領導做出錯誤決定的時候,提出合理的意見,但提出合理意見的前提,那就是善于觀察,審時度勢頭,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速度日新月異,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優秀的秘書,我們也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善于發現細節之處的變化,并且盡量細致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可能并不能僅僅只站在一個秘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們應當用專業的眼光,有大局觀的去看待問題,從而給予領導最優的建議,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
(三)秘書與領導之間應進行雙向選擇
秘書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極為重要,因為要是秘書與領導磨合融洽,那自然對領導是如虎添翼,而要是兩者之間因為種種原因而隔閡較深,則適得其反。郭嘉在選擇主公的時候,對袁紹與曹操兩個陣營做了合理的分析比較,最終則明君棄袁紹而去,協助曹操一統北方。所以同理于現代社會的秘書工作中,一個好領導擁有一個好秘書當然是事半功倍,而要是領導能力不足,或者價值觀不正確,但擁有一個得力的秘書,可能會讓秘書無用武之地,才能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所以筆者認為應當建立秘書與領導之間進行雙向選擇,讓興趣相投和價值觀相匹配的秘書與領導可以充分的在工作中齊心協力的完成工作,這樣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一定的避免了秘書與領導之間,因為價值觀不符等分歧而造成的一些矛盾。綜上所述,秘書與領導之間進行雙向選擇的模式,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和局限性,但是也是一個秘書工作中的新思路,值得我們一起去學習思考。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自己所學習秘書學相關內容并結合裴注所著的《三國志》中郭嘉的秘書工作經歷作為基礎,再結合秘書學中秘書的基本職能與工作方法,然后對郭嘉的秘書工作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并結合當代的秘書工作,旨在探究其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目前在秘書工作中,還有許多要學習進步的地方,所以在現如今的秘書工作中我們既要發展創新,也要向古人學習。這既有助于弘揚中華文明,也能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有益于現實的秘書工作。
參考文獻:
[1]楊群歡. 秘書職業能力調查與秘書人才培養對策[J]. 教育探索,2005(11).
[2]楊群歡,吳新化. 新時期秘書職業能力調查與高職文秘人才培養對策[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1).
[3]陳晉.“跟毛澤東學歷史”系列文章之四領導干部要學習郭嘉多謀善斷——毛澤東讀陳壽《三國志》卷十四《魏書?郭嘉傳》[J].秘書工作,2008(04):47-48.
[4]胡敏寬.亂世出英雄——對三國時期謀士人才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8(07):121.
[5]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線裝書局,2008.
作者簡介:
黃天祺,出生年月:1997年1月19日,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云南省 昆明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秘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