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陳安安
摘 要:本文通過案例分析,給出了在進行公知常識證據檢索時可采用的一些檢索策略,用以提高檢索效率。
關鍵詞:公知常識;高效檢索
審查過程中,經常需要引用公知常識,而在審查意見通知書中引用的公知常識應當是確鑿的,如果申請人對引用的公知常識提出異議,應當能夠說明理由或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說明。因此,審查過程中,經常需要針對權利要求中的某些特征進行公知常識證據的檢索,而對于不同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策略,可以更加高效、準確的獲得證據。下面就不同情況進行舉例分析。
1、直接使用專業技術用語
案例1:
舉證特征:通過繼承Thread類、實現Runnable接口兩種方式啟動線程。
舉證證據:繼承Thread類和實現Runnable接口都可以實現多線程(“11.2.4 比較繼承Thread類和實現Runnable接口”,歐二強,《Java編程手記 從實踐中學習Java》,清華大學出版社,第338-341頁,2013年6月)。
檢索策略:針對特征中出現的專業的技術用語,可直接使用其進行檢索。本例中,可直接使用“Thread”、“Runnable”、“多線程”進行檢索。
案例2:
舉證特征:在GPU上使用Point Add、Point Double運算實現點乘運算。
舉證證據:基本的點乘運算可以通過反復進行倍點和點加進行(《現代密碼算法工程》,路而紅,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全文,重點參見第199-201頁)。
檢索策略:針對特征中出現的專業的英文技術用語,可使用其對應的中文技術用語進行檢索。本例中,可直接使用“點加”、“倍點”、“點乘”進行檢索。
2、使用可描述特征實質的準確關鍵詞
案例3:
舉證特征:所述命令原型預先關聯一個匹配等級,如果存在匹配的命令原型,還計算所述目標命令與所存在命令原型的匹配等級。
舉證證據:在實際問題中,特別在一些匹配對象較為復雜的情形,要求“完全相同”才算匹配是不現實的;如果用某種貼近度來描述兩個模糊對象間的匹配程度,則要選一個接近1的數 ,當兩者的貼近度大于等于 時就稱兩者 -匹配;用戶可用一個“模糊關鍵詞集” 來進行檢索了,即逐步計算 與庫中各正文的模糊關鍵詞集 之間的語義關聯度 ,若對某個量 有 ,則稱 所代表的正文 ,和 是 -關聯的,不妨就取 作為用 從庫中檢索出的結果;這里可選取不同的 值來控制檢索的“精度”;顯然, 越大,能從庫中檢索出的結果越少,而且所得的結果正文的語義越能被檢索關鍵詞集 所近似地表示(“14.2 模糊匹配與檢索”,何新貴,《模糊知識處理的理論與技術(第2版)》,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年4月,第421-423頁)。
檢索策略:上述特征中使用的是“匹配等級”,通過上述針對“匹配等級”的描述,可分析出其實質即是類似于模糊匹配的精度,因此,本例中,可使用“模糊匹配”、“精度/匹配度”進行檢索。
案例4:
舉證特征:若所述交易請求超出最大處理時長,則向用戶終端發送信息,以告知所述用戶終端所述交易請求正在處理,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舉證證據:在關于可用性的文獻中,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建議是,除非系統能夠做到真正地即時響應,否則你可能需要一些反饋機制;一般來說,好的用戶反饋和問題/應用程序/系統的復雜性之間有緊密的關系;我的方式是將你能夠提供的反饋首先進行廣泛的特征描述;當你需要向用戶提供持續的反饋時,顯示完成的百分比進展情況是你最好的選擇;它讓用戶了解到系統正在處理他們的請求,更好的是,如果時間太長,他們可以取消這個請求(“10.4.3 對用戶的響應”,Luke Hohmann,《超越軟件架構創建和維護優秀解決方案》,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年5月,第149-150頁)。
檢索策略:通過上述特征的描述可分析出其實質即是在超時的情況下使用戶得到反饋,因此,本例中,可使用“超時”、“用戶”、“反饋”進行檢索。
3、使用特征的功能/作用
案例5:
舉證特征:獲取所述終端在預定時間段內在任意方向上產生的翻轉角度,并將最大的翻轉角度作為第一翻轉角度。
舉證證據:即使設備處于完全靜止的狀態,加速計所返回的數據仍會有輕微的波動,此外,我們通常不會直接使用這些數據,而會先通過某些方法來校準和過濾;當使用加速計數據來檢測設備的當前方向時,我們需要從原始數據中篩選出僅受重力影響的部分;當使用加速計數據來檢測設備的實時運動時,就需要把突然的運動變化數據從受重力影響的部分中獨立出來(“6.1.3 重力感應事件處理機制”,《Cocos2D權威指南》,王寒,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3月)。
檢索策略:通過對整個權利要求的分析可知,上述特征的作用為過濾數據中的噪聲,因此,本例中,可使用“過濾/濾波”、“加速計/陀螺儀”、“運動”進行檢索。
4、使用其他信息
案例6:
舉證特征:基于各像素的色彩分量值對當前logistic混沌映射的狀態變量進行擾動操作,得到擾動后的logistic混沌映射的狀態變量。
舉證證據:混沌系統具有遍歷性和對初值的敏感性的特點,因此,解決退化問題的另一種思路就是通過外加信號對混沌系統進行擾動,周紅等人和桑濤等人分別給出使用m序列和滿足均勻分布的偽隨機序列對混沌系統的狀態變量進行擾動的方法,Cermák提出了對混沌系統的參數進行擾動的方法,自此,基于擾動的補償方法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各種擾動算法不斷涌現,擾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程補救策略,可以顯著改善動力學特性(“5.3.1 數字混沌系統的動力學退化和補救”,胡漢平,《混沌保密通信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9月,第96頁)。
檢索策略:直接使用上述特征中的“混沌”、“狀態變量”、“擾動”等詞進行檢索時結果量大,且無法確保結果是對狀態變量進行擾動,檢索效率較低。在檢索對比文件過程中,發現上述特征出現在多篇期刊/論文章,而通常在教科書等的背景、引言等部分會介紹技術現狀等內容,因此,使用上述期刊/論文的作者或名稱進行檢索。本例中,可使用“周紅”、“混沌”進行檢索。
本文通過上述案例的分析,給出了在進行公知常識證據檢索時可采用的一些檢索策略,用以提高檢索效率。審查過程中,應堅持“正確理解發明、確定發明構思、牢固樹立證據意識、以證據為支撐形成審查結論”的審查思路,正確認定和使用公知常識,以證據審實質,做出令申請人信服的審查意見通知書,持續提升社會滿意度,為建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作出努力。
作者簡介:
劉暢(1990-),女,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存儲器、系統級程序控制、商業方法.
陳安安(1989-),女,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程序控制、編碼譯碼(等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