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企業的設備管理水平直接會對設備管理質量產生影響,所以,選用科學、有效的設備管理方法對于企業而言十分重要。本文針對現代化企業設備管理的新思維新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現代化企業設備管理;新思維;新模式
在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設備管理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水平、保障財產的安全,還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以此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由于設備管理的多樣化特點,致使現代企業難以實行有效的設備管理,從而造成工作人員在使用設備時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一、現代企業設備管理的相關概述
(一)理念
設備管理一共包括5個周期,依次是:建設、投入使用、穩定生產、正常生產以及維護更新。為了保證設備的平穩運行,會采用如下方法:生命周期評價法、PDCA循環模式以及過程控制法。通常而言,現代設備管理也可以概括為:設計制造同使用相結合,維護同檢修相結合,修理同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同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同經濟管理相結合。
(二)設備的前期管理
處于前期管理狀態下的設備,需對其未來的運行可靠性進行探究,推測其使用壽命。在設備的安裝階段,一定要嚴格按照圖紙以及相關章程操作,并且做好記錄工作。當設備處于試運行階段時,要實現規范化操作。
(三)設備的維修管理
設備的維修管理,即使其按照自身的生產經營目標,采取相關的技術、經濟等措施,對設備使用期限內的一切關于設備的物質運動形態與價值運動形態進行綜合管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業內的推廣應用,對于維修工作也產生了較多影響,例如,在智能管理方面出現了許多智能化的維修方法。
二、現代化企業設備管理的新思維與新模式
(一)打造設備管理中的人才優勢
由于企業的生產技術以及裝備水平在不斷提高,因此,對于社會管理人員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在實際生活中,企業應當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多種途徑,充分調動設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其參與到與設備管理有關的決策之中,推動決策變得透明化與全面化,促使決策得到有效落實。其次,企業要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例如:1.定期組織各類設備人員參與培訓。2.對從事設備管理操作與維修的員工,按照等級不同開展培訓工作,尤其是對軟件、檢測、診斷等方面進行重點培訓,以期提高相關人員認識問題的深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保證企業的技術水平位于行業內的領先位置。最后,將管理組織朝扁平化方向發展,模糊員工的具體工作界限,將其在工作中易出現的互相推諉轉換為主動幫助。
(二)推行全員設備管理的模式
設備管理不僅是一項較為復雜化、專業化與科學化的管理科學,還是一門匯集了較強綜合性與藝術性的管理技術。所以,企業已經難以僅僅依靠設備管理部門獨自推進設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而是要借助構建現代化設備管理新模式的方法,明晰個人崗位責任、完善考核體系、落實激勵機制,不僅如此,還要使設備管理立足于群眾基礎,真正使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好本職工作。由于操作人員每天都會同設備有所接觸,對于設備的各項技能也最為了解,同時還是最先感受到設備異常變動情況的人。因此,是否可以使操作人員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工作,是實現設備管理全員化目標的關鍵所在,此舉也是關于提升設備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尤其在設備呈現高速化、智能化發展的今天,令全員參與設備管理工作之中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三)設備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發生轉變
正所謂觀念影響思路,思路確定定位,定位指導實踐。現有的設備管理部門及工作人員應轉變原有觀念,擺正自身位置,將管理型觀念轉換為服務型觀念,主動幫助設備使用部門以及操作人員及時發現、協調與處理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種種情況,并且盡可能做到事前控制,以免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除外,還需勇于承擔服務設備與服務生產的職責,切實將服務理念牢記在心。
(四)規范化作業與科學化維護
伴隨著設備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操作人員以及維護人員均提出了較高要求,此時,培養一支技術過硬、操作規范的設備管理隊伍成為了設備維持正常運轉,降低事故發生率的重要保證。正確操作生產設備并定期對其進行科學化維護,在確保正常的生產運作之余,還可以促進生產流程的科學化,有利于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最終達到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合理維護設備是保證設備完好、實現較高利用率與較快生產率的基礎。為了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生產設備的使用安全,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使其重視安全工作,增強其對事故的預見與防范能力。首先,最有效的方式是日常點檢,以此確保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但點檢的具體頻次將視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而決定。其次,企業應對點檢實行標準化與規范化管理,此舉也是設備動態化管理得以實現的基礎所在。最后,企業需制定具體的維修計劃,借助具體的儀器檢測設備的使用情況,用以確定設備各項性能的完好度,保證設備的平穩運行。
(五)將安全管理落實到實處
安全管理是一項具有風險性、長期性的復雜管理工程。與此同時,這也是一項關于每個人生命健康的管理工作。在設備管理過程之中,企業需將安全管理放置首位,在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須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明晰個人職責,做到“人人有所管,事事有人管”。我們可以按照設備的替代性、對于生產的影響程度、修理難度等特點,對設備進行分類,依次劃分為重點、普通、次要,其中,應優先管理重點設備。當然,這個分類隨著設備特點的變化,也會發生著轉變。除外,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之中,要重點監管有毒、較強腐蝕性與放射性等特種設備,制定合理的危機處理預案,并使其處于不斷完善之中,以期全面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
綜上所述,設備管理涉及到了許多方面,而企業只有做好設備管理工作,才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強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秀民.淺談現代施工企業設備管理[J].科技信息,2013,33:161.
[2].梁朝根.設備租賃與現代施工企業管理[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4.09:187-190+56.
作者簡介:
陳德才(1982-)男,壯族,本科學歷,工學學士,工程師,高級技師,主要從事設備技術應用管理與維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