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瑋
摘 要: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礎,在當前的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及其后加工產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對玉米的營養價值進行分析和控制。本文主要介紹了玉米及其后加工產品的營養價值、玉米栽培技術,希望能對我國的玉米加工及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加工產品;營養價值;防治
Abstract:Cor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od crops in China, which supports the important grain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current corn planting process, corn and its post-processing products are easily affected by other facto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and control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current cor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orn and its post-processing products, hop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orn; Processed products; Nutritional value; Control
中圖分類號:S513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帶動了我國人口的增長。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需求問題也成為了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玉米是我國食用最多的作物之一,當前的玉米及其后加工產品的營養價值直接關系到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在玉米應用方面的高效性,一定要重視對玉米及其副產品的營養價值的研究和分析,不斷改進當前的玉米加工栽培技術,對后加工產品進行創新研發,增強其營養價值,從而促進我國糧食經濟的發展。
1 玉米深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的營養價值
在玉米的深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副產品,通過有效的轉化可提升玉米的營養價值,提高玉米的應用效率。玉米蛋白粉和玉米皮等都是營養物質十分豐富的飼料材料,在玉米生產過程中有1/3以上的飼料資源能被應用,通過將飼料資源的應用最大化,能夠促進我國牲畜和畜牧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整體的玉米產品做好把控,對不同的加工過程和不同的環節進行細致的分析,掌握玉米產品的發展方向,提高飼料資源的應用效果[1]。
當前玉米生產中通過多種加工資源的融合,能夠對其加工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省份有不同的玉米種子,這些種子的特性和營養價值都是不同的,所以生產企業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工方式保證玉米副產品的營養價值,同時也需要對原料來源進行把控,根據不同地區的玉米質量靈活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同時加工過程要與供應原料緊密結合,通過最佳的方案使原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要想使當前玉米資源的價值得到有效體現,就要做進一步分析。玉米中很多營養物質能夠滿足人類和家禽的需求,這些營養物質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不同的原料和加工工藝會對玉米的營養元素和物質內涵產生影響,造成分配不均和營養物質利用率低等問題,使玉米資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同時也不能更好地滿足當前營養飼料最優化的目標。需要通過更加強勁的技術手段和實踐手段,將玉米與加工手段進行匹配,從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營養價值產業鏈,使玉米及其加工產品能夠在正確的指導下產生作用,并且符合當前的市場需求[2]。
2 玉米及其副產品的常規養分含量
玉米的工業生產有多個加工環節,經過不同的加工程序之后,玉米原料的營養價值會產生變化,這些原料如何應用是之后的重點。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也要對飼料營養價值的高低進行分析,以滿足不同的營養需求。首先,對噴漿玉米與不噴漿玉米進行價值分析,這兩種玉米的營養物質和加工方式不相同,噴漿玉米的營養價值更高。這是因為在浸泡過程中,浸泡液內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鈣等,能夠使噴漿玉米外皮的營養更加豐富。同時玉米漿在玉米生產中的價值也非常重要,很多生產廠家都十分青睞,但是玉米漿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不均衡,CF和EE等物質的含量比較低[3]。
對于玉米及其副產品來說,一定要重視胚芽的選取,在加工時一般不會經歷浸提過程,因為玉米胚芽比較脆弱,浸提可能會破壞其表面,使內容物外流。但是,胚芽的殘留量比較高,很多物質需要保留,同時在加工過程中對玉米纖維飼料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細致的劃分,對其差別進行有效控制。很多玉米纖維飼料中存在較為豐富的營養元素,其中糖占70.97%,蛋白質占9.55%,脂肪占5%,其他養料占14.48%。,如果飼料中玉米皮的含量過高,可能會使營養成分下降,使玉米的正常物質含量發生影響。同時,對于不同種類的玉米來說,其最終營養物質含量不同,飼料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營養物質種類也有所差異。所以,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掌握其副產品和原料的營養情況,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保證玉米加工后產品的營養價值[4]。
3 提升玉米產品質量的有效措施
3.1 采用優良的玉米品種
在玉米種植前,需要根據當地的生長環境、氣候以及地質特點選擇合適的種子,同時根據當地的病蟲害等情況提高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保證玉米的產量,同時要根據自身情況、玉米的用途等選擇穩定性高、產量高和具有抗病性的雜交品種。優良玉米的種植不僅需要水分,更需要各種礦物質元素,通過定期合理的補充,能夠使玉米植株有足夠的營養,從而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3.2 合理設置玉米種植密度
玉米的種植密度直接關系到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所以在種植時要重視玉米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在播種時,需要對玉米種植密度進行科學的把控,對地理位置和地質情況進行有效研究,提前對土壤的肥力和光熱資源進行調查。同時對于玉米種植戶來說,一定要學習有關的種植知識,不能盲目種植,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種植方法下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對玉米進行種植,避免產生為追求高產而忽略玉米種植技術的情況。
3.3 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般病蟲害多出現在雨水較多的時期,加強病蟲防害工作必須從種植初期開始。在種植時期要注意玉米的生長情況,并嚴格對周圍的蟲害情況進行控制。在雨水季節過后,需要對田間的積水進行處理,提前做好病蟲的監測工作。對于病蟲害的防治,需要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在進行災害預防時,可以通過噴灑無毒害農藥和防蟲藥劑等進行生物防蟲,綜合全面的控制才是保證玉米豐產提質的重要方式。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玉米及其后加工產品的營養價值的相關分析,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玉米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當前,提升玉米品質是最重要的環節,加強玉米的選種與種植,提升玉米產量和質量,以更好地提升我國玉米的總體發展水平,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秋瑾.青貯對玉米秸稈營養成分的影響[J].農家參謀,2019(10):92.
[2]馬葉萱,王金升,霍小龍.小麥和玉米加工副產品的營養和飼喂[J].現代畜牧科技,2019(3):48,50.
[3]苗春瑞.玉米及其后加工產品的營養價值探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8(24):168.
[4]余 平.玉米濕法加工產品的營養特性及在飼料生產中的應用[J].飼料工業,1992(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