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彤
【摘要】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個人思想道德修養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段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道德逐漸走向成熟,有很多道德觀念會陪伴并影響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見,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從小養成高尚的道德素質。本文將圍繞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這一話題,通過分析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強化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師;思想德育;有效策略
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是學生思想道德養成的主要實施者和推進者。一方面,小學思想品德教師直接承擔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師通過思想品德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崇高的內在修養,并教會學生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積極為社會作貢獻。
一、強化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緊抓學生德育工作,這與學生個人、學校、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一)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的必然要求
小學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正值自身生長發育時期,無論是心理發展還是情感建設都還處于逐漸成熟的階段,有些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還都需要在老師幫助下才能解決。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及情感發展狀況,并給予學生正確的道德引導,教會學生成為一個思想健康、道德高尚,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二)發展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隨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小學生的教育目標也提升至更高的層面。現階段,國家和社會大力提倡并普及小學生素質教育,提出對小學生的教學要著眼于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要求。德育作為五育之首,是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培養未來社會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小學時期,對學生未來個人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學生在小學時期形成的一些生活與學習習慣、思想道德觀念、行為舉止特點往往會伴隨其一生。因此,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務必把小學生德育工作放在各項教學目標之首位,不能過分重視學習成績和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個人品質的養成,要站在學生未來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否則便是得不償失、舍本逐末。
(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層面提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小學思想品德教師開展學生德育教學工作時,需要以次為指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講求誠信、友善待人,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的人。
二、強化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一)建立思想品德教師工作專業化培訓體系
在我國,教師崗位人員輸送的任務基本上是由各個師范類高等院校輸送的。筆者根據調查發現,現階段很多師范類高等院校在師范生專業培養方案上,還沒有專門針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能力培養專項開設的課程,也沒有圍繞小學生的德育工作而專門設置的師范課程。因此,很多小學思想品德教師,特別是剛剛入職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工作初期,還不具備去獨立挑起學生德育工作重擔的能力。鑒于這種情況,高等師范學校應該主動關注小學生德育工作開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師范生開設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教學技能專項教育課程,并把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作為師范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以此全面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德育工作能力。
(二)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合共育
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的養成,絕非小學思想品德教師一人之職責,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小學生養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相關研究表明,家庭對于學生的性格養成具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能夠幫助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特點,從而間接地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此外,良好的社會風氣及社會文化氛圍也是小學生高尚道德品質生長的沃土,因此相關教育部門需要高度重視凈化社會風氣,為小學生德育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將思想品德課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
小學思想品德的開設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學校要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這些德育教育課程。通過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自主甄別是非黑白的判斷力,知道哪些行為是值得學習和提倡的,哪些行為是不道德的、低俗無趣的。新時期,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全體公民的價值導向,這為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素材。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志做一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
三、結語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幾千年的儒家傳統思想提出修齊治平的教育理念,把個人道德的修養作為一個人一生的起點任務,決定了一個人人生走向。小學時期是個人道德養成的關鍵時期,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主動關注學生情感和人格的變化,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技巧,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教會學生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參考文獻:
[1]林松友.嚴與愛,是小學德育的陽光與雨露[J].教書育人,2018(35).
[2]金葉.尊崇學生天性,開展快樂德育——小學德育游戲的開發與應用探微[J].陳教書育人,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