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



【摘? 要】目的:探究產房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將我院產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產婦隨機均分成風管組(行風險管理)、常規組(行常規產房護理),每組各66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產婦、護理人員產房風險因素認知水平及產房護理質控情況、產房風險事件發生率、護患糾紛率及投訴率、護理滿意度相比,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結論:在產房護理中采取風險管理效果頗佳,可有效提高產婦及護理人員認知水平,改善管控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產婦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產房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195-01
產房是產婦分娩的主要場所,具有復雜性、變化快等特點,是醫院高風險場所之一,且產房多為急診,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強化護理工作,以降低風險發生率[1]。本文以我院產科收治的132例產婦為研究對象,探究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產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產婦隨機均分成風管組、常規組,每組各66例。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晰,不存在語言、聽力等障礙。其中,82例初產婦,50例經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7.63±2.51)歲;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7.48±2.09)周。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P>0.05,不存在差異,可行對比。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行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注意事項告知、疑問解答等。
1.2.2 風管組 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風險管理,即:制定風險管理制度,完善產房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各崗位職責,將產房風險事件應對措施制成手冊,便于護理人員學習及掌握,并定期考核護理人員掌握程度。定期組織會議探討本月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強化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水平及業務能力,激發其護理熱情[2]。在產婦入院后,應對其及家屬進行風險宣教,溝通時語言應通俗易懂且態度要耐心,以此提高產婦及家屬配合度,以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避免醫患糾紛。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人員產房風險因素認知水平及產房護理質控情況、風險事件發生率、護患糾紛率及投訴率、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對產房風險因素認知程度及產房護理質控情況對比
兩組產婦、護理人員產房風險因素認知水平及產房護理質控情況相比,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見表1。
2.2 兩組產房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產房風險事件發生率相比,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見表2。
2.3 兩組護患糾紛及投訴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風管組1例糾紛(1.52%),1例投訴(1.52%);常規組9例糾紛(13.646%),7例投訴(10.61%)。兩組護患糾紛率及投訴率相比,χ2=6.9246、4.7903,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
2.4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護理滿意度相比,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見表3。
3 討論
產科是醫院重要科室,也是高風險科室。因產科接收的產婦多為急診,一旦發生羊水栓塞、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極易升高新生兒及產婦死亡率,而因多數患者發病急驟,無法得到家屬理解,極易引發醫患矛盾。臨床經研究發現,不良事件的發生與護理人員未熟練掌握操作流程,且未嚴格按照制度進行操作,執行時未進行消毒隔離等,再加上不了解患者病史等,加大了產房分娩過程中風險事件發生率[3]。此外,部分護理人員可能還處于剛上崗階段,對于自身工作還不熟練,綜合素質較低,當出現風險事件時無法及時及時處理,使得治療時機被耽誤,進而引發更嚴重后果。若護理人員再缺乏責任感,更易導致各種錯誤頻出,進而增加風險事件發生幾率。而當風險事件發生后,產婦家屬自然無法接受并理解,醫患矛盾在所難免。因此,臨床認為有必要對產房護理進行風險管理,強化醫護人員風險意識,增強其責任感,進而提高護理質量,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
綜上所述,將風險管理應用于產房護理中效果明顯,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產婦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季慶玲,趙萍.風險管理在產房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4):546-547.
[2]??? 張莉,余莎.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校醫,2017,31(11):869-870.
[3]??? 石會靜,金蜜,張媛.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9):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