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

【摘 ?要】目的:觀察和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重癥膽管炎病人術后感染和術后疼痛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行老年重癥膽管炎外科手術的13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6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記錄兩組患者術后5周發生切口感染情況。結果:術后5周,干預組甲級愈合顯著高于對照組,丙級愈合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加強老年重癥膽管炎外科患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老年重癥膽管炎;術后疼痛;感染;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07-02
重癥膽管炎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是指發生在手術切口的感染,包括在手術期間病原菌進入鄰近組織而形成的深部感染[1-2]。涉及的范圍包括:切口皮膚、皮下組織、深層軟組織(筋膜及肌層)及手術所打開或操作的器官或腔隙[3]。本研究選取老年重癥膽管炎外科手術的138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肝膽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行老年重癥膽管炎外科手術的13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69例,其中干預組男43例,女26例;年齡62~83歲,平均(66.5±4.5)歲;對照組男42例,女27例;年齡61~82歲,平均(65.9±4.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類型等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病歷資料,并將其歸類進行統計與對比。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路徑。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1、2、3、4、5周發生切口感染情況。甲級愈合:切口愈合優良,患者無不良反應;乙級愈合:切口積液、血腫、皮膚壞死等,但未出現化膿,切口愈合欠佳;丙級愈合:患者切口化膿,需要切口引流或敞開引流。
1.4統計學處理
觀察的結果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率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顯著差異具有統計意義。
2 護理干預
2.1術前、術后感染的護理
2.1.1手術醫護人員消毒準備
進入手術室應嚴格按規定更換鞋、帽、衣、褲、口罩,并按規定方法洗手。患有癤、腫、濕疹、感冒、鼻咽部或腸道中帶有耐藥的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及其它具有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在未治愈前均不應進行手術操作。
2.1.2圍手術期的處理
首先要進行進行抗休克治療,包括補液、糾正代謝性酸中毒,以及抗生素、皮質激素和升壓藥的應用。在經過短暫積極有效的準備和清潔術區皮膚后,盡早手術,最好在發病后3~6小時。Chock報道在發病24小時內手術減壓者死亡率17%。24-72小時手術者達50%。老年人非手術治療死亡率達70%。
2.1.3手術室管理
手術室是醫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術室護士要提醒和幫助患者進入手術室須更換鞋、衣褲、戴隔離帽和口罩,手術室的鞋、外出衣應分區存放。設立潔凈手術室,消除飄浮于空氣中的細菌,盡量減少由此引起的手術后感染。手術間應達到規定的每小時換氣次數,確保有足夠的新鮮空氣進入手術室。手術室門窗應關閉,盡量減少人員走動。
2.1.4切口護理
切口感染是手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后果是切口延遲愈合,繼而有可能發生切口裂開,甚至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保持病室環境溫、濕度適中,清潔安靜,床單整潔,汗出時立即更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勿搔抓切口周圍皮膚;嚴密觀察切口敷料情況,每日換藥1次,日測T、P、R、BP每日四次連續3天,正常后改為每日二次;觀察切口情況若出現紅、腫、熱、痛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予TDP紅外線局部照射每次30分鐘,每日二次。在進行切口的治療和護理前后及不同切口之間必須進行手消毒,換藥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常規,先換清潔傷口,后換感染傷口。
2.2術后疼痛的護理;
2.2.1心理護理
有效溝通,尊重其對疼痛的反應,以文明,安慰,鼓勵的語言支持病人,減輕心理壓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供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通過語言溝通使其感覺溫暖,可一定程度減輕切口疼痛。
2.2.2藥物止痛
了解藥物的性質及不良反應,可適當給予非甾體類藥物對癥支持,肛塞雙氯芬酸鈉栓副作用小、止痛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禁忌少,可作為術后止痛首選用藥,對疼痛較嚴重、耐受力較差的患者,可以給予鎮痛泵止痛,使用鎮痛泵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并及時告知醫生處理。
2.2.3減少疼痛刺激
護士在操作、治療、檢查時動作應輕柔,勿拖拉,要協助患者半臥位休息,減少切口張力。并盡量減少疼痛刺激,讓患者盡量保持舒適體位。如更換床單、導尿等護理技術操作而必須移動患者時,應給予支托和幫助,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以減少疼痛刺激.
2.2.4引流管的護理
應固定好引流管及引流袋,注意要長度適宜,以利于病人翻身,翻身時可能會有牽拉傷口,引起疼痛,甚至將引流管拖出,提醒患者活動時要小心。對帶T管出院的患者要教會其正確使用和觀察引流液,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穩定的情緒,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適當鍛煉,保持心情愉快,并提醒患者必要時門診隨訪,根據病情及醫囑確定拔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