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琴 陳昱伶

【摘 ?要】目的:了解重癥監護室患者的睡眠障礙與有效護理方式。方法:將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重癥監護室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采取優化睡眠質量護理。比較兩組滿意評分;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護理前后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睡眠障礙發生率。結果: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滿意評分、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睡眠障礙發生率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患者實施優化睡眠質量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有效護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12-02
80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from Febr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ptimized sleep quality nursing group took optimal sleep quality care. Optimized sleep quality nursing group satisfaction score, sleep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anxiet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dex,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dex, nighttime sleep time, intensive care unit monitoring time, incidence of sleep disord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timized sleep quality nursing group had an advantage ove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implemented the optimized sleep quality care effect.
因重癥監護室患者通常發病迅速、進展快,因此,針對患者及時的搶救治療和護理至關重要。而睡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睡眠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理現象,是緩解疲勞的有效方法[1]。睡眠具有緩解疲勞和恢復體力的作用,患有睡眠障礙的人容易出現生命體征波動,容易誘發高血壓和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將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重癥監護室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采取優化睡眠質量護理。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將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分組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年齡31-76(56.26±8.21)歲。男20例,女20例。對照組年齡34-75(56.57±8.71)歲。男21例,女19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采取優化睡眠質量護理。(1)養成良好的睡眠模式,幫助患者提高對聚類護理的認識,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促使患者接受護理人員的指導,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并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參加睡眠健康教育和相關培訓,以防止睡眠障礙的發生,從而加強重癥監護室的管理,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2)環境管理:為了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有必要在重癥監護室內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因此,護理人員可根據需要調節病房的溫度和濕度,調節室內光線,維持室內安靜,最大限度降低室內噪音和操作聲音。(3)加強病理生理因素的干預措施,如疼痛患者,可以服用鎮靜鎮痛藥,以減少疼痛對睡眠質量的影響。(4)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對存在負面情緒的患者需要及時給予疏導,如采取音樂療法緩解焦慮,通過轉移注意力減輕患者不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評分;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護理前后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睡眠障礙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SPSS15.0軟件中t檢驗、卡方檢驗進行計量、計數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滿意評分
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的滿意評分更高,P<0.05。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的滿意評分是95.21±3.78分,而對照組的滿意評分是81.45±2.67分。
2.2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
護理前兩組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比較,P>0.05;護理后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3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
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分析(x±s)
組別 例數 夜間睡眠時間(h) 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d)
對照組 40 4.34±0.21 8.41±2.27
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 40 5.24±1.01 6.56±0.23
t 6.245 7.101
P 0.000 0.000
2.4睡眠障礙發生率
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睡眠障礙發生率更少,P<0.05。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睡眠障礙發生率有5例,而對照組睡眠障礙發生率有14例。
3 討論
改善睡眠質量的護理主要是致力于患者的身心全面護理,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以此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通過環境管理,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通過加強鎮痛和鎮靜來促進患者睡眠[2];通過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焦慮,緊張,恐慌等情緒,使其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從而更好入睡和改善睡眠質量。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采取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結果顯示優化睡眠質量護理組滿意評分、睡眠質量評估指標、焦慮心理評估指標、抑郁心理評估指標、夜間睡眠時間、重癥監護室監護時間、睡眠障礙發生率和對照組比較均更有優勢,P<0.05。
綜上,重癥監護室患者實施優化睡眠質量護理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 劉東俠.重癥監護室患者的睡眠障礙與有效護理方式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2):1513-1515.
[2] 羅琳.集束化護理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