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維 戴穎 鐘蕓 姚暉
【摘? 要】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作為我國五大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國前列[1],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在中國,自2011年以來,由國家健康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國家癌癥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實施的“中國城市癌癥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項目[2],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我院自2015年起承擔“社區結直腸癌篩查”項目的結腸鏡篩查工作,本文報道了結腸息肉的篩查結果,并對不同性別、年齡的結腸息肉的檢出、病理及定位進行了討論。
【中圖分類號】R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98-01
1 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參加上海市結直腸癌篩查居民中糞隱血試驗陽性或結直腸癌高危因素調查表評價為高危因素者,在上海市楊浦區市東醫院接受結腸鏡檢查共有549例,剔除不能耐受結腸鏡檢查或因腸道準備差未完成全結腸檢查者(5例),年齡^50歲(3例)、年齡>74歲(27例)[3],最終514例被納入分析。所有受檢者均知情同意,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檢查器械、材料
日本Olympus CF—Q260AL電子結腸鏡,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商品名為恒康正清,國藥準字H20020031,江西恒康藥業有限 公司)行腸道準備。
1.3檢查方法
檢查前受檢者均按照《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草案)》[4]要求進行腸道準備,檢查者均由主治醫師以上能熟練完成腸鏡檢查的人員擔任,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任何可疑病變即予以NBI染色觀察并取材送病理檢查。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數據以比率或組成比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受檢者的年齡、性別分布
514例受檢者,年齡為50~74歲,平均年齡 (64.49±4.831)歲。其中男225例,平均年齡 (65.23±4.414)歲,女289例,平均年齡(63.91±5.065)歲。50~<60歲組83例(16.15%),男25例,女58例;60~<70歲組349例(67.90%),男162例,女187例;70~≤74歲組82例(15.95%),男38例,女44例。
2.2 結腸鏡檢查結果
514例受檢者共檢出疾病400例,占77.82%。結直腸息肉檢出335例、結直腸癌檢出3例,其他病變檢出62例。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高于其他病變的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5.982,P ≤0.05)。
2.3結直腸息肉檢出情況,男168例,平均年齡(65.24±4.53)歲。女167例,平均年齡(64.41±5.17)歲。男性的息肉檢出率為74.7%,高于女性的5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5.884,P<0.001)。50~<60歲、60~<70歲、70~≤74歲三組的息肉檢出率分別為57.8%(48/83)、64.5%(225/349)、75.6%(62/82),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X2=5.982,P≤0.05)。
2.4 單發、2—3個或^3個息肉的檢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6.925,P ^0.05)。左半結腸和直腸息肉檢出率80%(492/609)高于右半結腸(267/609)4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共有299例息肉患者進行病理檢查,其中管狀腺瘤182例,男性檢出率62.3%,女性檢出率56.1%;腺瘤檢出率在男女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腸癌早期最常見的癌前病變是腺瘤。高危人群癌前病變的有效篩查,能顯著控制和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5]。指南推薦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主要是糞便檢查加結腸鏡檢查的序貫篩查方法。目前被認為是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篩查方案[6]。在結腸鏡檢查中,陽性篩查的社區居民結腸直腸病變總檢出率為77.82%。結果表明,該檢測方法能有效檢測社區居民無明顯癥狀的大腸癌及其癌前病變。
本研究中結直腸息肉的檢出率為65.2%,可能是由于對糞便潛血試驗陽性和/或高危人群進行的結腸鏡檢查,使結腸鏡更有針對性。也可能與受試者的年齡和不同地區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有關。[6]性別、年齡與大腸息肉的發生率有明顯的相關性,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性腸息肉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男性發現各種大腸疾病的概率明顯高于女性,在社區衛生指導中應注意從各方面改善他們的生活習慣。左半結腸和直腸息肉的檢測率高于右半結腸。這表明左半結腸更有可能發展成癌癥[7]。在這項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多發性息肉。這進一步表明,男性更有可能發展為進行性息肉。管狀腺瘤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病理類型,與陶文武[8]的報告一致。
在社區問卷調查和糞便潛血檢查的基礎上,對高危人群進行初步篩選,并在區域醫療中心醫院進行進一步結腸鏡的序貫篩查。除發現結直腸腫瘤病灶外,還可發現其他腸道疾病,對于早期發現腸道疾病,早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萬青,鄭榮壽,張思維,等.2012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6, 25(1):1-8.
[2]?? 中國衛生部.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技術方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 房靜遠.中國大腸腫瘤篩查、早診早治和綜合預防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1,20(11):979-995.
[4]?? 萬德森.結直腸癌流行趨勢及其對策[J].癌癥,2009,28(09):897-902.
[5]?? 劉希永,鄭樹,陳坤,等.大腸癌序貫篩檢方案在人群中應用的前瞻性評估[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06):30-33.
[6]?? 郝捷,陳萬青.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55 -60.
[7]?? 李景南,趙莉,鄭威揚,等.結腸癌近20年臨床特點的變遷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0, 49(3):226-229.
[8]?? 陶文武,高峰.1970例健康體檢者結腸鏡檢查結果分析[J].胃腸病學,2014,19(04):221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