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摘? ?要:當前造林事業是關乎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基礎工作。為了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必須要進一步思考林業領域發展的新趨勢,特別是林業育苗技術,對于林業種植的結果有著直接影響,決定著林木的成活率以及后續生長狀態。因此需要進一步思考林業育苗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通過思考與討論去尋找未來的工作方向。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發展方向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領域的發展也有了新的方向與目標。生態污染嚴重、資源緊缺的趨勢下,造林事業的開展迫在眉睫。而造林的結果取決于林業育苗技術的應用,因為關系到林木的成活率以及生長狀態。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方向,為后續的工作尋找重點,望通過探討有所發現。
1? ?技術更新速度快
當前的社會發展節奏越來越快,各個領域的技術發展也在不斷加快。林業領域作為當前備受國家關注的一個領域,更要重視技術的革新,這樣才能夠迎合不同時期生態環境的變化,去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并做好育苗工作。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也給林業育苗技術開發帶來了新的契機,信息技術的普及推動了育苗技術的更新,包括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都能夠大幅提升農業育苗的效率,保證苗木的成活率以及健康度。但是,新時代先進技術的更新速度遠高于以往的技術,所以為了保證相關技術能夠滿足新時代的育苗需求,做好育苗工作,相關部門與機構便要重視技術的更新。政府要提高對于育苗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激勵更多技術研究人員投入到林業新技術的研究與革新當中,這樣才能夠保證林業技術革新跟得上時代,這也是林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1]。
2? ?苗種選擇范圍更廣
在新時代的林業發展趨勢下,我國林業領域為了豐富林木品種,對于各國林木品種的引進是必然需求。但是隨著林木品種愈發豐富,不同品種之間也很容易出現無法預測的影響,甚至可能因苗木本身的特性而引發新的病蟲害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苗木的種類選擇空間更大,新品種越來越多,這是不可否認的趨勢,但與此同時,也必須注意到因品種增加而可能引發的問題。首先國外的苗木品種,也各自有不同生長環境要求,因此引入新樹種時需要首先考慮到該樹種原本生存環境,根據苗木原本的生長需求去選擇是否引進當地。在引入之后,還要考慮到不同苗種的育苗需求,包括當前引入的苗種與其他苗種共同栽種是否會相互影響,以及是否有特殊的施肥要求、是否存在特殊的病蟲害問題等。只有明確了新苗種培養的需求,才能針對性做好育苗工作[2]。
3? ?資源產出量越來越大
當前我國的林業種植一方面是為了修復生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林業資源的持續供給。各類林木會有各類不同的資源產出,包括果實、木材、天然樹脂、紙漿等。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口增加以及社會對于林木資源產出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造林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速生林越來越多。但是,生態環境的維系不能依靠短期成長的苗木去維持,而是要形成更加穩定的生態系統,環境才能得到真正改善。所以在資源需求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必須要尋求資源產出以及生態穩定之間的平衡。而采取間伐的方式,對于可砍伐的與可保留的樹種進行篩選,保留一部分,使用一部分,才能夠保證可持續發展,同時也保證有一大部分林木資源是能夠長久存活的。
4? ?人員專業度要求增高
林業工作涉及許多專業知識,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林業技術的專業度更高,對于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也更高。以往有許多承包方是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私人種植戶,在承包了林區之后,往往只是憑借自身的經驗去開展育苗工作,盈虧自負,顯然無法保證林區的苗木成活率得到真正提升,也無法讓林區的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在新時代為了盡可能保證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必須要對林業相關人員,包括林業機構內部人員以及私人種植戶的專業能力進行強化。各地政府必須要積極開展林業教育以及林業知識宣傳,要讓已經參與或有意參與造林工作的相關人員意識到林業育苗工作的重要性。除了實地開展知識講座以及宣傳活動以外,在微博、林業部門官方網站等信息平臺也要廣泛普及林業育苗知識,讓更多人了解農業育苗知識,并參與到造林護林的工作當中,體現出作為林業領域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3]。
總之,林業育苗技術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推動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各地政府,還是歸屬林業機構、有意參與造林的種植戶,都應當深入思考林業技術的發展趨勢。而育苗技術則是關乎苗木成活與成長的關鍵技術,因此通過展開討論,希望與同行分享,并共同尋找技術應用的發展新方向。
參考文獻:
[ 1 ] 柴艷紅.林業育苗技術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24):116,118.
[ 2 ] 許淑梅.新時期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21):75-76.
[ 3 ] 陳利.淺析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J].農家參謀,2019(19):93.
(收稿日期: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