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娟 王曉華
摘? ?要:當前臨夏州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4.2萬hm2,已成為臨夏州干旱、半干旱東鄉縣、臨夏縣路盤、民主、漫路等地區發展經濟、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作物。通過全膜覆蓋栽培,比傳統馬鈴薯平作覆土栽培方式產量提高10%~15%,增加了農民收入,對馬鈴薯產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旱地;馬鈴薯;全膜覆蓋;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3-0062-01? ? ? ?中圖分類號: S532? ? ? ?文獻標志碼: B
臨夏州海拔較高、氣候冷涼、病蟲害較輕、土壤疏松、富含鉀素,適宜馬鈴薯生長。生產的馬鈴薯表皮光滑、色澤鮮亮、干物質和淀粉含量高、商品性好、食味優良,深受農業市場歡迎。近年在農村經濟不斷發展下,馬鈴薯轉變的糧菜兼用型作物逐步向經濟型作物轉變,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已由過去的2.67萬hm2增加到現在的4.2萬hm2,成為全州第二大作物,在臨夏州農業生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臨夏州馬鈴薯生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需要加以改進和優化。馬鈴薯的栽培方式大多仍沿用傳統的平作培土栽培,造成馬鈴薯產量不高、品質下降、種植效益低等問題。為了提高種植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綜合利用脫毒種薯、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素,開展旱地馬鈴薯全膜覆蓋技術,實現馬鈴薯高產、高效。
1? ?選地
馬鈴薯起壟覆膜技術種植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地層深厚、土質疏松、土壤肥力中上、土壤管理性狀良好、保水保肥力較強的地塊。不宜連作,不宜與茄科作物倒茬,前茬最好選擇麥類和豆類,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茬、灌冬水,封凍前打磨保墑。春季播前結合旋耕,施腐熟純羊糞和純雞糞150kg/667m2,撒施3%克地蟲7.5kg/667m2防治地下害蟲[1]。
2? ?起壟覆膜
3月上中旬土壤晝消夜凍時早春頂凌覆膜。使用馬鈴薯起壟機進行一次性開溝起壟,標準起壟作業面幅寬100cm,壟底寬60cm,溝底寬40cm,壟高20cm。起壟后用厚度0.008mm、寬120cm的聚乙烯地膜去進行人工覆膜。在進行人工覆膜過程中,應在壟溝內膜相接處保留滲水的間隙,地膜張開平整后,應將兩側用力壓住,以防風雨造成損失。
3? ?種植薯準備工作
選擇株型緊湊、抗逆性強、產量高、品質優良、結薯集中的馬鈴薯脫毒良種,如新大坪、隴薯6號、隴薯7號、莊薯3號等高產優質品種。馬鈴薯切塊播種,切塊時應注意切塊不宜太小,每個切塊應切成帶有1~2個芽眼,重量一般在35~40g的塊狀,防止切成薄片。切塊時使用的刀具要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沾。種薯切塊后用草木灰拌種,拌種后不堆積、不裝袋,置于空地24~48h后即可播種。
4? ?適時播種
4月中下旬,當地表10cm溫度穩定在10℃時,采用人工破膜點播的方法播種。播種時用點播器將種薯點播在壟面兩側,然后覆土封孔,播種深度以12~15cm為宜,深播淺覆土為種子萌發出土創造條件。每壟種雙行,株距35~40cm,行距50cm,保苗數3300~3800株/667m2。
5? ?田間管理工作
馬鈴薯生長25~30d出苗,但春旱時期如果遭遇風雨天氣,覆土層容易形成結版,可能會導致幼苗出土產生障礙的情況。因此在出苗過程中要破土放苗,放苗后使用土封住播種孔。出苗后要及時檢查苗木,缺苗的要及時補苗,爭取整苗。經常檢查護根是否被風吹壞,如有損壞及時補壓。在馬鈴薯塊莖膨大期,旱地馬鈴薯葉片表面噴灑0.4%~0.5%磷酸二氫鉀溶液,每次7~10d,促進地上莖葉生長和地下塊莖膨大[2]。
馬鈴薯夏季主要病害是早疫病和晚疫病,蚜蟲是主要害蟲。在馬鈴薯病害防治初期,采用58%甲霜靈錳鋅wp(500倍)或75%百菌清wp(600倍)噴施,每次7~10d,連續2次,病害可得到有效控制。
6? ?及時收獲工作
當土豆的莖和葉大部分變黃枯萎時,莖就開始干了。當土豆很容易從塊莖中分離出來時,就進入收獲期。收獲土豆時,不要碰塊莖。進入地窖前,把土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失水。進地窖時,把爛土豆和病土豆挑出來。地窖中土豆的數量不得超過地窖容積的2/3。
7? ?廢膜清除工作
近年來,隨著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如果收獲后留在田間的農業覆蓋物不科學回收,將對土壤結構、耕地質量和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會造成農村白色污染現象,進而影響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馬鈴薯收獲后結合土地整理,將土壤中的廢農膜撿起來運出田間集中處理或交由廢農膜回收站處理,避免對土壤和環境造成污染。
總之,臨夏州干旱、半干旱區是馬鈴薯的適種區,馬鈴薯在耕地定植生長時間較夏糧作物長,耕地裸露時間相對縮短,可減輕水土流失。群眾具有長期種植馬鈴薯的歷史和經驗,馬鈴薯種植不但能滿足當地消費需求,還可以向外地提供種薯和商品薯。通過全膜覆蓋栽培,產量比傳統馬鈴薯平作覆土栽培方式提高10%~15%,可增加農民收入,對馬鈴薯產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 1 ] 侯慧芝,張緒成,王娟,等.半干旱區旱地馬鈴薯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9(3):95-97.
[ 2 ] 景衛國.會寧地區旱地西瓜與馬鈴薯套種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3):26-27.
(收稿日期: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