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玲
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為了實現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需要將農機和農業進行有機整合,以往我國小麥播種都是通過人力和畜力的方式完成播種,技術水平較低,播種的效率也較低,很容易受自然條件所影響,因此,小麥播種的質量并不是很高。由此可見,農機和農藝的整合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針對影響小麥播種質量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探究與分析,提出了基于農機農藝整合的小麥播種質量提升策略,希望有助于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農機農藝;有機整合;小麥播種;提升質量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3-0160-01? ? ? ?中圖分類號: S233.72? ? ? ?文獻標志碼: A
農機農藝整合就是指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為了實現農作物生產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應該將農業機械化設備和生物科學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以此形成一種新的生產模式。農機農藝整合在小麥播種中應用廣泛,機械設備逐漸代替了人力,不管是小麥的產量還是小麥的質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因素影響著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針對基于農機農藝整合的小麥播種質量提升進行深入思考。
1? ?影響小麥播種質量的主要因素
1.1? ?小麥播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小麥播種前需要先耕地,讓土壤更加松軟,這樣更加有利于小麥的生長,并且可以提高小麥成活率。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采用機械化進行小麥播種,雖然降低了勞動力,提高了播種效率,但小麥的成活率并不是非常的可觀。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不夠正確和規范;第二,機械設備老化,在粉碎土壤時存在粉碎不均勻的現象,這對小麥種子的生根和出苗非常不利。
1.2? ?播種時間不科學
我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區其自然環境也不同,自然適宜播種的農作物也有所不同。針對小麥來說,通常可劃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春小麥的播種時間通常都是在每年3—4月份,這僅僅是一個大概的時間范疇。近些年,我國環境污染程度比較嚴重,臭氧層出現漏洞,大氣層被破壞,氣溫開始逐年升高。因此,每年小麥播種的時間也應該隨之進行調整,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地區在播種小麥時,依然按照往年的時間進行播種,播種時間不夠科學,這種僅憑主觀經驗的小麥播種時間選擇,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的成活和播種質量。
1.3? ?播種方式不夠恰當
小麥播種的主要方式包括穴播、撒播和條播。其中穴播方式工作量較大,但出苗相對比較整齊,在大規模小麥播種中不適合采用穴播。撒播方式操作比較簡便,并且播種消耗的時間相對較短,但出苗不夠整齊,中后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1]。條播方式不僅操作簡便、出苗整齊度較好,比較適合在機械化小麥播種使用。在小麥播種的實際過程中,播種方式的選擇存在不夠恰當的問題,這將大大降低小麥播種質量。
2? ?基于農機農藝整合的小麥播種質量提升策略
2.1? ?做好充分的小麥播種前期工作
基于農機農業整合,若想提升小麥播種質量,需要做好充分的小麥播種前期工作。在進行小麥播種前,需要確保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肥力,這樣更加有助于小麥的前期生長。因此,在實際進行小麥播種前,應該對土壤進行粉碎處理,確保粉碎的土層厚度與小麥種子的出苗相適應。恰到好處的土壤粉碎程度,有助于小麥播種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正確規范地操作機械設備,以此保障土壤粉碎程度的適宜性。除此之外,還應該為土壤澆灌充足的水分,確保小麥生根、出苗和生長的過程中有充足的水分補給。同時還應該改善土壤環境,對土壤適當地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以此為小麥的出苗和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實現小麥播種質量的提高。
2.2? ?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小麥播種
基于農機農藝整合的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若要提高小麥播種的成功率,就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小麥播種。在進行小麥播種前對播種地的自然環境以及土壤性質等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結合播種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和小麥品種。例如,全面了解小麥播種地土壤的濕度、硬度以及酸堿性等,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選擇最為適宜的時間實施小麥播種,最終達到高生產和高出穗率的目的,從而實現農機農藝整合下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
2.3? ?注重提高小麥生產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
若想更好地實現基于農機農藝整合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就需要注重提高小麥生產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
首先,我國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實現農機農藝整合,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強節能型、高效、多功能小麥生產機械設備的引進,并展示如何正確規范地操作這些機械設備[2]。
其次,加強對烘干機、噴霧劑、深松機及免耕播種機等先進機械設備的推廣,從而實現小麥生產機械設備技術水平的提高。
最后,注重加強對農機農藝整合的投入,各地區應該加大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力度,以此不斷地研發出符合當地小麥播種和生產的農用機械設備和工具的需求。
2.4? ?注重加強對環保節能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
基于農機農藝整合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應該注重加強對環保節能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3]。
首先,對以往小麥播種大耕大翻的方法進行改革,并加強對保護性土地耕作方法的推廣,以此促使土壤秸稈腐解和自我疏松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降低機械設備的使用率,進而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
其次,在實施農藝操作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簡化小麥生長期間耕作的程序,從而達到節約資源和降低消耗的目的。
最后,對農業機械設備的結構進行優化,大力推廣環保節能型、多用途型、高效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4]。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麥播種前期工作不充分、播種時間不科學以及播種方式不恰當,是影響小麥播種質量的重要因素。若想實現農機農藝整合下小麥播種質量的提升,就需要充分做好小麥播種前期工作,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小麥播種,并注重提高小麥生產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同時加強對環保節能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
參考文獻:
[ 1 ] 楊濃濃.淺談農機農藝融合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J].農家參謀,2019(10):39,75.
[ 2 ] 齊雷.農機科技創新中的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123.
[ 3 ] 呂明杰.農機與農藝相融合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8(11):75-76.
[ 4 ] 靳秋生,劉駿,李天富.小麥生產農機農藝融合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8(8):12-14.
(收稿日期: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