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晞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互聯網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我們已經來到“互
聯網+”時代。在新的時代,國有企業工會的基層建設也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充分掌握“互聯
網+”的思維方式,來進行工作上的創新。本文從當前國企工會基層工作的不足入手,研究“互聯網+”時代對工會基層建設的影響,從而提出相關的建議,促進國企工會的基層建設,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工會;國企基層建設
與第三次工業革命隨之而來的信息革命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社會模式,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所有存在的事物都被聯系了起來,“互聯網+”的含義就是互聯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逐漸深入融合。因此,國企工會的基層建設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把握“互聯網+”的特點,融合到加強工會的基層建設當中去,推動工會工作方式與工作思維的創新,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促進石油企業文化建設的與時俱進。
一、當前國企工會基層工作的不足
(一)保障員工利益有待提高
隨著國有企業的深入改革的進行,在國有企業進行企業重組以及企業轉型時,員工由于企業身份的轉變,員工的權益難免會發生一些變化,無法得到完全徹底的落實。比如企業在進行升級轉型的過程中,過分追求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基層員工的一些利益,使得基層員工的合法利益無法得到完全的保障,員工難免會對企業有所怨言,如此一來,不僅員工的利益得不到保護,也會阻礙企業自身的改革進程。而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則是在于國有企業的工會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沒有協調好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目前,國有企業的工會成員大多在企業當中身兼數職,無法將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工會的工作中來,使得工會的工作無法完全落到實處,工會的參與權與監督權也沒有得到真正地貫徹落實,工會在維護企業員工的正當利益中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二)工作方式有待轉變
目前,國有企業的工會依然延續著傳統的工作方式,在傳統的工作方式的管理下,工會的工作效率很難得到提高,也不利于進行國有企業工作方式的創新以及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工會的工作人員的管理思維方式的理念也比較落后,無法完全同步上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工會的管理模式很難得到進步,也無法充分發揮出工會應有的作用。而且,工會的管理理念與方式無法跟上新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不僅不能推動企業建立起新的發展途徑,而且也無法密切地團結群眾,充分發揮群眾在企業歷史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二、“互聯網+”對國企工會基層建設的意義
(一)增強工會工作的內涵
工會是將國有企業基層員工聯系起來的紐帶,它所代表的是廣大職工的利益,通過工會的工作,可以對基層員工的思想動態以及工作、生活以及學習狀態進行及時地了解,把握員工的發展方向,從而能夠更好地根據員工的需求,保障員工的利益,將企業員工更好地團結起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與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員工們的智慧。在“互聯網+”時代,將“互聯網+”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對國有企業工會的管理當中去,逐漸實現基層建設的智能化與現代化,將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對話距離縮短,加深員工對企業的感情,同時也能夠更快地將企業的發展動態以及戰略思想傳達給企業員工,減少了信息傳播的滯后性,打通企業的交流通道,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員工內心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二)提高員工工作的熱情
運用“互聯網+”的模式來加強國有企業工會的基層建設能夠使得工會的管理重新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使得基層的建設得到創新,重新煥發出生命力,員工的工作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以及主觀能動性,推動企業基層的建設,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互聯網+”時代工會加強國企基層建設的措施
(一)尊重員工的權益
“互聯網+”時代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國有企業工會基層建設,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員工,要引導員工樹立起企業主人翁的意識。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員工的,而員工要想得到發展,也需要企業來推動,員工與企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企業需要對員工進行引導與支持,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上的指導,提高員工的企業主人翁意識,使得員工提高自身的責任感以及工作的積極性。同時,要鼓勵員工多多參與工會的活動,去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企業也應當暢通與員工之間的交流渠道,使得員工能夠更好地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來,為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如此一來,既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得員工能夠對企業產生家的感覺,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員工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與保障,同時員工將個人與企業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也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創新職工培訓教育方法
在“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的精神——創新、開放、自由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與了解,因此,企業在加強工會的基層建設時,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去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那么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目前,石油企業的員工更加趨向年輕化,大多都是80后、90后,這些員工已經是被網絡重重包圍的新時代的員工,對于網絡的態度更加開放,因此,在對這些員工進行培訓教育時,選用互聯網教育的方式,開拓多種形式與多種渠道的學習平臺,將培訓的課間上傳到企業特定的網站,比如慕課之類,讓員工直接下載,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站學習的交流平臺互相交流學習上的問題,如此一來,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學習的時間與地點,給予員工更多的便利,線上的交流也可以促進員工之間的感情,彼此之間相互鼓勵,從而不斷推動員工自身的進步。
(三)加強工會平臺建設
工會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職能就是了解企業基層員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學習上的動態,傾聽員工的呼聲。在傳統的工會工作方式中,進行群眾了解的方式是定期召開職工大會,來收集員工的想法與建議,從而調節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維護員工的利益。但是這種方式的弊端也在于此,這種方式會使得員工的訴求表達產生滯后性,不利于及時獲取員工們的各種動態。因此,將互聯網運用到工會工作中去就顯得非常具有必要性。企業工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比如微博、工會的網站來了解員工的工作與生活,關注思想動態的變化,而且通過網絡平臺可以更直接地為員工們提供幫助與指導,甚至可以根據不同員工的特性提供不同的服務,加強工會的信息化管理,縮短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距離,使得員工可以更了解企業的發展,企業也能夠更加明確員工的利益需求。
(四)重視石油企業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大慶精神”“三老四嚴”這些石油企業傳統的企業精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斷推動著石油企業的發展,在以后的企業發展中也應當持續發揮著它們的作用,促進企業以及石油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互聯
網+”時代,工會依然要致力于堅持與發揚這些優秀傳統精神,在優秀的傳統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途徑,將企業文化的建設與企業的發展密切地聯系起來,建立起優秀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吸引優秀的員工,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關注通過信息平臺了解到的員工信息,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將企業與員工之間密切地聯系起來,推動企業工會的基層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志萍.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基層工會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6(4).
[2]高原.淺析如何做好國企工會基層工會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114.
[3]張寧姝,盛獻飛,徐忠蘭.電力工會"互聯網+"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6(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