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虎
摘? ?要:生態林業屬于我國一項重要資源,在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改善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生態林業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優化管理措施,促其良性發展。從當前生態林業管理現狀入手,闡述了我國生態林業管理現狀及優化措施,最后進行總結,期待為提升我國生態林業管理效率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態林業;管理現狀;優化措施
1? ?我國林業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林業生態效益是指林業的良性發展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屬于正面影響。經濟效益指的是林業發展中的獲得效益,將林業作為一種生產原料,提升社會經濟效益。森林本身具有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效益,其中生態效益遠高于經濟效益。隨著人們生活條件不斷完善,環保意識也逐漸加強,生態效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兩者間的聯系。只有確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兩者相互協作、共同發展,才能夠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的科學性與穩定性。
2? ?我國生態林業管理現狀
2.1? ?管理法律的缺乏
在生態林業資源使用上,普遍存在目光短淺、利益當先的現象。過度開發生態林業資源,會導致生態林業資源不斷減少,缺乏可持續化發展觀念,亂砍濫伐現象嚴重,引發了水土流失等災害。由于未能落實生態林業管理工作,增加了防洪抗澇工作出現率,導致林業資源逐漸降低,無法有效提升生態林業資源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
2.2? ?重視經濟效益
目前生態林業還處于人工治理狀態,森林資源管理法規還不夠健全,為不法分子制造機會,導致有法不依的現象存在。不僅如此,還未能落實權利、職責、利益三者的關系,導致資源流失現象嚴重。
2.3? ?管理力度不夠
生態林業資源管理主要包括考察、計算、管制、策劃和監管等方面的內容。只有確保管理與實際有效結合,才能確保管理質量的良好性。但就實際情況而言,缺乏全面考察,因此,難以確保管理工作的精準性、策劃的優化性、管制的強硬性等,未能制定合理的開發管理策略,導致管理力度弱化,無法將管理工作效率發揮出來[1]。
3? ?我國生態林業管理問題優化措施
3.1? ?協調經濟與生態效益
當前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森林資源、森林生態的經濟利益過于重視。在實際工作中,只有不斷協調林業與農業的發展,配備科學的管制手段,創建林農聯合的運行方式,探索林業開發新局面,才能凸顯出生態林業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利益。并通過采取集中栽種方式,才能夠推動生態林業的穩定發展,同時確保經濟、生態、景觀的迅速增長[2]。
3.2? ?強化生態管理宣傳
結合相關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生態林業開采、管理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只有融入精細化管理方式,才能夠確保生態林業開采的合理性,及時發現開采中的各類問題與缺陷,針對性開展管理工作,對違法、違規事件需要加大懲罰力度,促使生態林業管理工作賞罰分明,確保林業資源保護的合理性和生態林業資源利用的有序性[3]。
3.3? ?定期更新設備及技術
隨著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有序性,為了確保其發展速度,必須要強化改革,逐步增加發展力度。不僅如此,還需要定期更新設備、技術,確保相關管理部門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確保權力的規范性、合法性,提升生態林業管理目標建設的民主性,全面提升生態林業管理效率[4]。
3.4? ?完善監管法律制度
我國屬于法治國家,法律是保障管理工作、監管工作的主要措施。我國當前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森林管理法規,但在生態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道路上,還需不斷完善森林資源利用、管理條例,完善生態保護策略、法律、法規、政策等[5]。
3.5? ?加大安全事故監管力度
基于生態林業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面臨的全部是樹木。因此,在清明節、春節期間,需要強化火災防范工作,針對重點區域需要強化防范,派遣專人把守重點區域,定期巡查重點區域,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及時上報隱患問題,確保生態林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生態林業管理工作必須強化生態管理方式宣傳,健全生態管理制度,確保生態林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適用性。生態林業在其發展中要不斷探索,堅決依據原則開展工作,確保管理制度的靈活性,以此確保生態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孟凡偉.優化營林管理機制? 助推生態林業建設[J].吉林農業,2016,20(15):107-110.
[ 2 ] 黃榮.林業的生產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綠色科技,2016,19(3):109-110.
[ 3 ] 劉亞儒.加強林業資源管理? 促進生態林業健康發展[J].現代園藝,2016,10(2):208-210.
[ 4 ] 劉穎.淺談新疆林業生態環境的現狀與優化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35(20):90-95.
[ 5 ] 秦繼承.淺談通化縣生態建設與現代林業發展[J].生物技術世界,2015,8(10):53-57.
(收稿日期:2019-08-13)